浅谈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
2017-06-20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学校胡长玲
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学校 胡长玲
整理复习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小学数学一种基本课型,它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是把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过程。新课程下,复习课的主要针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深化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相关联系,把知识形成链条形成网络,形成知识网,使书越学越薄,提高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做好这一阶段的反思,完善认知系统,发展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注重知识梳理,梳理知识,融会贯通
复习课首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归类。在每一节的新授课和练习课时也应该做好知识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在复习课中梳理知识时容易很多。例如在做分数的认识和分数与除法这一复习课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写出分数4/5,让学生说出,看到五分之四这个分数你能想到什么?有的学生会想到它的分数单位是1/5,还会想到它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也就是分数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会想到这个分数表示4÷5。老师因势利导,画出一条直线,能否在这直线上表示出4/5呢?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争论后得出结论必须先在直线上标出一条线段作为单位“1”,然后才能把这个单位“1”平均分成五份,取其中的4份。再一次强调单位“1”与“平均分”的重要性。在复习分数这一章时,与学生一起梳理出知识脉络。
在复习多边形面积时,先把基础知识夯实,把知识点,图形的特征,基本公式,基本练习明确后,让学生认识到构造这种网络学习的好处,在复习时更要关注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能让学生死记公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复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提升的过程。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先一起找出三者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现其实最后都可以统一成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来表示,只不过三角形的上底为0,在平行四边形里上底和下底相等,上底+下底=2×下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典型变式习题,在变中求联
复习知识主要是通过练习和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教师要在练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一是练习设计有坡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二是练习形式要多样,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同类知识系统练、易混知识对比练、易错知识反复练等,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调整部署,提高教学效果。 练习设计要精选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注重习题的综合性和代表性。
三、复习课要注重查缺补漏
重视复习内容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整理和复习课中,要注意设计一些与所学知识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平时训练时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好,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课上再次复现,加深理解。概念梳理后,为了更好地查缺补漏,设计一些综合类习题,提高学生能力。例如整理因数与倍数这一章时,我设计了以下平时学生易错习题,更好地查缺补漏。
(1)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
(2)12的所有因数有( ),50以内5的倍数( )。
(3)1 8的最大因数是(),18的最小倍数是( )。
(4)在6×8=48中,( )是6的倍数,( )和( )是30的因数。
(5)在7,9,12,15,43,59,99中,奇数有( ),偶数有(),质数有( ),合数有( )。
概念性较多的章节中,用典型习题的方式查缺补漏,效果很好。
总之,“整理与复习”课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时机,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尤其在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知识就像一粒粒宝贵的珍珠,只有把它们串起来才更有价值,从整理复习课中,关键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及时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