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收获数学课堂精彩
2017-06-20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教育局教研室张晓民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晓民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学中如果能主动的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这一环节下了很多功夫,有许多收获。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呢?
一、通过趣味性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教师要善于用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创设和谐、欢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1:在学习《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下面问题:
问题一:同学们知道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吗?
问题二:如果车轮做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你坐车会是什么感觉?
下面我们用这节课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来说明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教师画出如下四种车轮的形状:
问题三:上述四个车轮中,中心与边缘的距离、中心与路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分析:如果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或椭圆的,由于车轮中心与边缘的距离不相等,中心与路面的距离也不相等,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坐车的人会感到颠簸。如果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到非常平稳,这就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路。由此得出结论: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就是圆的半径。
教师通过趣味性问题创设情境,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想弄懂其中的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研究探讨,列举验证,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有关圆的概念及性质。
二、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发学生的思维
精彩巧妙的问题情境,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能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去发现和创造,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案例2: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以它的两组对边为直径向正方形内画半圆,求图中阴影部分(即花瓣)的面积。
由于本题的图形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解答。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进行引新、设问激疑来创设问题情境。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简单的图形的面积。
问题一:如图1,以AB为直径画半圆,点C是弧AB的中点,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S两个弓形 = S半圆 -S△ACB
问题二: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以它的一组对边为直径向正方形内画半圆,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S阴影=S正方形—2S半圆
问题三:如图3,正方形AOBP的边长为a,分别以点O、P为圆心,a为半径向正方形内画弧,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S阴影= S半圆-S正方形
待学生完成以上三个问题后,我再让学生认真观察案例2中的
图形阴影部分的构成与这些基本图形面积有什么联系?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解答呢?
问题四:如图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以它的两组对边为直径向正方形内画半圆,求图中阴影部分(即花瓣)的面积。
解法一:(求余法)欲求“阴影”,先求“空白”:
S两个空白= S正方形—2S半圆
解法二:(构造弓形法)连接AO,BO,则有:
S两个弓形 = S半圆-S△AOB
解法三:(覆盖法)阴影部分是四个半圆的重叠部分,因此得:
S阴影 = 4S半圆 - S正方形
这三种解法的共同点是先弄清阴影部分的构成,再将其转化为基本图形面积的和差,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利用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问题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
案例3:在上《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时,利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一: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校长给我们班一个任务。在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矩形草地上,沿着长边修一条路,剩余的种花。使种花的面积为450平方米,请你设计这条路应该修多宽呢?
问题二:如果在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矩形草地上,沿着长边和短边各修一条路,路宽相等,剩余的种花。使种花的面积为450平方米,这条路又应该修多宽呢?
通过创设的这些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学生就会更加关注,兴趣大增;而且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眼睛”;也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