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
2017-06-19魏安娟
魏安娟
摘 要:自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执行以来,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必须以内部控制具体要求为基点加以优化完善,是其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内控角度,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探讨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途径。
关键词:内控视角 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 管理体系 构建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
在运营管理中,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结合自身各方面发展情况,将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巧妙引入到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同时提高自身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效率,这是因为事业单位和其他行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具有某些相同点,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目标一致,注重全员参与
就预算绩效管理而言,其目标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降低运营成本,加大预算管理力度,最大化利用各类资源,而在内部控制方面,和其有着相同的目标,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整体质量。也就是说,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有着某种必然联系,预算绩效管理效率的提高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上。同时,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明确不同部门岗位职责,将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避免处于孤岛状态,促使财务部门、预算执行部门等相互沟通、交流,協调配合,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比如,绩效跟踪管理与审核,需要全员参与其中。而在开展内部工作中,也要求全员参与其中,加大内部控制建设力度,确保制定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对策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二)注重流程控制
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根据各方面主客观影响因素,明确绩效管理具体要求,将其融入到预算管理各个方面,其运行全过程,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相关人员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将内部控制贯穿到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各环节中,比如,决策、监督,为实现全方位动态控制做好铺垫。换句话说,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意识到流程控制的重要性,开展的各项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特点,要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紧密相连,确保日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降低运营成本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益。
二、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途径
(一)加大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宣传与培训力度
在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二者的重要性,要将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通过不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比如,网络媒体、政府网站,大力宣传预算管理理念、预算管理文化等,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准确理解内控规范,促使预算绩效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有机融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使其得以优化利用。同时,事业单位管理者正确认识财政资金过程,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培训,将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层层划分,加大对所有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仅仅是内控机构、财务机构,引导他们学习内控与绩效管理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尤其是执行能力,准确把握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确保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顺利实施。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要将其放在核心位置,明确预算评价指标,为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埋下伏笔。具体来说,事业单位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自身运行情况,制定合理化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将风险管理考量融入到绩效评价指标中,采取适宜的评价方法全面、准确评价、识别日常运营中极易发生的内外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事业单位要多角度优化完善已有的项目决策机制,集中分析新增加的各类项目,在权威专家有效认定基础上,多和相关单位沟通、交流,进行必要的技术咨询,确保自身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能够满足立项评审方面的具体要求,还要健全已有的采购机制,量化分析各方面预算情况,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整体水平。
(三)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方法
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站在内控角度,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方法,有效解决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者必须准确把握相关概念,一旦开展的活动和资金运转紧密相连,必须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管理者要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其他部门作为辅助,将全员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定期对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化培训,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学习预算绩效管理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养,正确认识预算绩效管理,规范操作,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准确把握预算绩效管理、内控管理二者间的关系,将内控管理理念有效融入到预算绩效管理中,统筹规划,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注重预算控制、预算执行与监督过程
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客观分析内控具体要求,明确内控管理理念,将其和预算绩效管理相融合,贯穿到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也就是说,相关人员必须准确理解编制预算,严格进行预算执行,动态监督经济活动各环节,加强预算控制,降低其运营成本。在日常运营中,事业单位必须根据预算绩效与内控管理具体要求,科学设置预算一系列部门与岗位,制定可行的责任制,层层划分,明确不同部门与岗位人员职责,有效防止出现“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现象,避免“权、责、利”混淆,确保预算执行顺利进行。事业单位要优化完善监督机制,分离不相容岗位,比如,预算执行、预算编制,使其处于相互监督与制衡状态,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同时做好预算执行与审计工作,加强预算控制的基础上,提高自身预算绩效管理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意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内控管理的核心组成元素,结合自身预算绩效管理现状,构建全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力度,注重信息化建设,有效控制预算业务风险等,以此,促使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二者有机融合,将其落到实处,确保事业单位一系列经济活动有序开展,降低各环节运营成本,提高自身“经济、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雯.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
[2]安广实,周文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业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
[3]于廷永.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