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2017-06-19陈敏陈利华田小平陈兴良
陈敏,陈利华,田小平,陈兴良
穴位埋线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陈敏1,陈利华1,田小平2,陈兴良1
(1.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都 610016;2.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成都 610075)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门诊就诊或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35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西药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4%、72.2%,与对照组0.0%、5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血清FSH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血清LH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较好。
卵巢功能早衰;穴位疗法;埋线;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
卵巢功能早衰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卵巢功能早衰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O岁之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雌激素(E2)降低的综合征[1-3]。患者常伴有阵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症状,可导致不孕。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40岁以前发生率为1%,30岁以前发生率为1‰,原发性闭经患者中发生率为l0%~28%,继发性闭经患者中发生率为4%~18%。中医学并没有“卵巢功能早衰”这个病名,而将其归属于“闭经”“血枯”范畴。西医主要用性激素替代或皮质激素治疗,中医主要用补益肝肾药物,但其效果均不理想。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方法治疗18例,并与西药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共收治卵巢功能早衰患者35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40岁,平均37岁;闭经最短3个月,最长6年,平均2.5年。全部病例按门诊就诊或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配到治疗组(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西药组)。治疗组18例,平均年龄(37±1)岁;平均闭经时间(2.5±0.9)年;脾肾阳虚型5例,肝郁肾虚型7例,阴虚火旺型6例。对照组17例,平均年龄(36±1)岁;平均闭经时间(2.5±0.7)年;脾肾阳虚型5例,肝郁肾虚型6例,阴虚火旺型6例。
1.2 诊断标准[4]
①40岁以前出现6个月以上的闭经,多伴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②激素水平测定,FSH>40 U/L(2次检查间隔1个月以上),E2水平<73.2 pmol/L,LH正常或升高。③排除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性腺发育不全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无严重心、肝、肾脏疾病,能配合检查及治疗的住院或门诊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项研究者。必须同时符合以上3项的患者,方可纳入。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②不能完成基本疗程,不能坚持治疗及难以随访者。③意识不清,合并心血管、肝、肾、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易合并感染及出血者。④计划怀孕妇女。⑤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⑥瘢痕体质、过敏体质者。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的患者,即应予以排除。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①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应予剔除。②未按规定治疗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者应予剔除。③受试者依从性差,疗程中自行退出者,或合并使用本方案禁止使用的治疗方法,或自行中途更换治疗方法。④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而被中止试验的病例。
1.6 终止标准
①研究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参加研究者。②研究期间受试者出现其他急重症,需采取紧急措施者。③受试者中途提出退出临床研究。④患者不合作、不服从治疗,经临床医生反复解释无效。⑤研究者应详细记录退出研究的原因及时间,超过1/2疗程者应进入疗效统计。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肝俞、脾俞、肾俞、关元、中极、子宫,均双侧。脾肾阳虚型配太溪、足三里、阴陵泉;肝郁肾虚型配太冲、太溪;阴虚火旺型配三阴交、地机、太溪。采用注线法,使用有针芯的专用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将磁化的蛋白线胶原蛋白线剪成0.8~1.2 cm长度,浸泡于75%乙醇溶液内备用。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选定穴位,做好标记,再用碘酊及乙醇棉签常规严格消毒。取出适当长度昀载体胶原蛋白线,用0.9%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入针头内,不用局麻,像注射一样直接快速破皮进入穴位及至一定的深度,待患者局部得气后(有酸、胀、麻感后)用针芯推入蛋白线后出针,用消毒棉签局部压迫止血并常规消毒后,用无菌创可贴外贴。然后患者取仰卧位,在腹侧的穴位上埋线。疗程分为埋线治疗期(15 d埋线1次,共治疗4次)和埋线巩固期(1个月埋线1次,共治疗4次),治疗期与巩固期之间休息1星期,总治疗时间为6个月。
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埋线24 h内局部禁沾水,以防感染。②避开大的血管和神经,腹部腧穴应避免损伤脏器,所有穴位均沿经络循行方向与皮肤成30~45°角度进针埋线。③埋线后局部穴位可出现酸、胀、麻感,常持续2~5 d,属于刺激穴位后针感得气的正常表现。局部若出现青紫、小硬结、微肿,要注意观察,一般5~7 d就会缓解,不影响疗效。④埋线后禁酒和辛辣燥热之品,避免情志刺激及过度劳累。
2.2 对照组
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即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 mg,每日1次,连服20 d,10 d后加服安宫黄体酮4 mg,每日2次,连服10 d,平均用药6个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变化。FSH、E2和LH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
3.2 疗效标准[5]
治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停止治疗后恢复自然月经并且月经稀少表现明显改善。
有效:头晕神疲、腰酸畏寒、带下稀少和闭经、性功能低下等症状好转,血清E2水平低下、FSH水平上升和B超所示子宫和两侧卵巢较小等状况改善,停止治疗后有月经,但月经周期长(>40 d以上),月经量少。
无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停止治疗后无月经。
3.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4%、72.2%,与对照组0.0%、5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SH、E2、LH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血清E2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血清FSH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H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FSH、E2、LH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FSH、E2、LH比较 (±s)
组别例数时间FSH(U/L)E2(pmol/L)LH(mIU/mL) 治疗组18治疗前75.65±7.97116.05±13.9758.69±13.24 治疗后44.79±5.961)3)159.25±16.741)40.05±15.76 对照组17治疗前75.65±7.97118.09±14.7357.96±14.21 治疗后57.53±4.282)142.25±15.781)43.97±14.39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2)<0.05;与对照组比较3)<0.05
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卵巢功能早衰,无论在临床症状还是在血清激素水平改善上,与西药治疗相比更具优势,且治愈率高。
4 讨论
卵巢功能早衰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5]。导致卵巢功能早衰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内分泌、基因遗传、代谢等因素被认为是有效致病原因[6-8]。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可先出现经量减少,逐步发展为闭经,并伴有卵巢功能衰退(FSH>40 IU/L,E2<73.2 pmol/L)导致的生殖器萎缩、围绝经期等症状,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患病风险也随之增加[9-10]。卵巢功能早衰发生率约为1%,但近年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1]。目前卵巢功能早衰仍无针对性疗法,但其并非不可逆。《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中医除辨证中药处方口服外,针灸以其快速反应性、简便性、安全性等特点,正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卵巢功能早衰的病因病机多在基因、免疫、医源、环境等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各方因素致使卵母细胞质量及数量下降、卵泡期缩短、卵泡闭锁加速、相关激素反应性降低,最终发展为闭经。临床常伴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如潮热、多汗、情绪不稳定、性欲低下、阴道干涩等)症状。中医学中与此病类似的记载散见于“闭经”“血枯”“经水早断”“不孕症”等病中。《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二七经行、七七经止为女子正常生理变化过程,为何会出现女子月经不循其常,经水早绝的现象呢?《景岳全书》:“正因阴竭,所以血枯。枯之为义,无血而然,故或以羸弱,或以困倦,或以咳嗽,或以夜热,或以食饮减少,或以亡血失血,及一切无胀无痛,无阻无隔,而经有久不至者,即无非血枯经闭之候。”《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然禀赋不齐,行止皆无一定之候,柔弱者。年未不惑而先绝。”
目前西医对卵巢功能早衰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激素周期疗法,该种治疗方法需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在患者停药后容易复发,且具有较大的副反应[12-13]。
还有部分妇女对激素的使用有心理障碍。因而探讨中医药治疗取代激素治疗很有必要,针灸疗法是一种自然的、疗效好、无副反应的治疗方法,而经络满布周身,深络器官,浅行体表,经气维持机体各部相对稳定。冲任督带上联十二经下起胞宫,与月经关系密切。针灸主要通过刺激穴位作用于冲任督带、激发脏腑功能,达到双重调节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傅山提出“经水出诸肾”“肾气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然《傅青主女科》亦有:“肝气郁而肾气不应”“经水早断……心肝脾俱郁,即肾水真足,尚有药而难吐之势”。故其在治疗方面提倡“必须散心肝脾之郁,而大补其肾水,仍大补心肝脾之气,则精溢而经水自通矣”。
肾主生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对女子天癸、冲任、胞宫的平衡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实的肾精是实现排卵的物质基础,肾虚少精是卵巢功能早衰的主要原因[14-15]。卵巢功能早衰表现为生殖功能的低下与消失,同时由于病程长,无论何种病因病机均可出现瘀滞,或因虚致瘀,或因实致瘀。可见肾虚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脾的运化以旺盛气血,肝的疏泄使血海蓄溢有度,均对月经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病治疗大法是补肾健脾疏肝活血[16-17]。《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骨中央指小腹部的胞中,相当于关元、中极穴深部。又按现代医学,卵巢乃子宫之附件,是维持妇女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部分,而子宫穴深部恰好为卵巢部位。故治疗卵巢功能早衰注重病位所在,局部取关元、中极、子宫。气冲乃冲脉所出之处,关元、中极乃足三阴与任脉交会处,而关元又是冲脉与任脉交会穴,这几个穴既在胞宫附近,又是调冲任的要穴。足三阴经,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藏精,与妇女生理关系密切,是治疗妇科病的要穴,所以用关元、中极、子宫、肝俞、脾俞、肾俞为主穴再辨证配用其他穴位,主穴中子宫穴是经外奇穴,主治妇科疾病[18-19],不仅能够调理月经,而且对卵巢功能早衰能起到很直接的局部治疗作用。中极穴是任脉腧穴,《医学源流论》:“冲任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受孕和胎儿发育成形需要冲、任二脉的调和顺畅,带脉的约束有度,又赖肝肾精血的充盛滋养。《针灸甲乙经》载中极为“足三阴、任脉之会”,又为膀胱的募穴,补可起到健脾补肾、固摄冲任,泻能清热化湿、疏肝解郁。《针灸大成》:“绝子,商丘、中极。”故主穴中子宫穴、关元、中极穴起到了调经养血活血的作用,脾俞、肝俞、肾俞起到健脾疏肝补肾的作用[20-21]。
研究发现针刺可促使原始卵泡及初级卵泡形成,增加成熟卵泡,提升E2水平[22-24]。b-内啡肽(b-EP)、多巴胺对H-P-O起重要调节作用,实验表明针刺可提高外周血及下丘脑b-EP水平,调节卵巢早衰紊乱的NEI网络系统,且研究认为针灸能激活脑内多巴胺系统[25-26]。更有研究证实低频电针刺激可增加卵巢血流量[27]。因此研究[28]认为,针灸对脑-垂体-卵巢的自身功能具有调整作用,促使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恢复正常的生理动态。结合上述内容,针灸治疗可有效激活卵巢早衰相关脏腑机能,调节冲任督带,使经水得通,改善伴随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埋线疗法将针刺效应、埋线效应、后作用效应等多种效应融于一体,可使针刺作用持久[29-31]。此外在埋线治疗期间,可配合舒缓情志、注重饮食、加强运动等辅助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E2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01);血清FSH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血清LH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0.05)。这一结果说明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周期 疗法,在降低E2、LH方面两者效果相当,在降低FSH方面优于西药周期疗法。在远期疗效上,目前研究为小样本,本课题尚未观察,这是以后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1] 贾素红,朱维培,钱志红,等.卵巢功能早衰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江苏医药,2016,(4):468-469.
[2] 叶春珍.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的综合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495-496.
[3] 和平,张艳婷.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早期的临床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2):3-4.
[4] 徐苓,宋亦军.卵巢早衰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195-196.
[5] Goswami D, Conway GS.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J]., 2007,68(4):196-202.
[6] Sükür YE, Kıvançlı IB, Ozmen B. Ovarian aging and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J]., 2014,15(3):190-196.
[7] 张俊萍.卵巢功能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44):83-85.
[8] 张丽娟,陶仕英,赵丕文.卵巢功能早衰中西医病因病机与治疗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4,(10):205-207.
[9] 杨舒盈.卵巢早衰的病因及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1,22(8):1-4.
[10] 常素玲,董彩英,李秀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致骨质疏松症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 34(11):1670.
[11] 杨冬梓.妇科内分泌疾病检查项目选择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2-83.
[12] 王晓静,腰向颖.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4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16):386-387.
[13] 刘新军,刘明媚.中西医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2,(9):87-89.
[14] 方庆霞,邹萍,陈瑞雪,等.补肾疏肝方联合电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32例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6,(4):294-296.
[15] 柴丽宏,李燕,任蕊蕊.补元汤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8):38-39.
[16] 滕秀香,李培培.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早衰脾肾阳虚证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1):119-122.
[17] 衣尚国.补肾健脾方配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97-298.
[18] 刘英含,钟峰,石文英,等.子宫穴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现代理论依据[J].上海针灸杂志,2015, 34(4):364-366.
[19] 徐光明,王新凯.子宫穴穴位注射阿米卡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1): 39-40.
[20] 周晓玲,谢胜,侯秋科,等.背俞穴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58-59.
[21] 董艳.针刺背俞穴治疗更年期抑郁症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5,(3):306-308.
[22] 张毅敏,于斌,陈佳,等.针刺治疗对卵巢早衰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5, 35(1):53-58.
[23] 马晓芃,戴明,施征,等.针刺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形态学及血清E2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8,40(1): 80-82.
[24] 马瑞芬,陆海娟,陆金霞,等.针刺促排卵与血FSH、LH、E2的关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1): 711-712.
[25] 王浩.益肾调周法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b-内啡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59-63.
[26] 沙桂娥,黄文川,马仁海,等.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不孕症84例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1998,14(6):16.
[27] Stener-Victorin E, Kobayashi R, Kurosawa M. Ovarian blood flow responses to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intensities in anaesthetized rats[J]., 2003,108(1-2):50-56.
[28] 王飞.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29] 杨才德,包金莲,李玉琴.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二)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机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68-71.
[30]张树伟,高素军,王苍松.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35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0,(5):499-500.
[31] 刘宁,王琳,许婧.穴位埋线结合中胚层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3): 163-16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for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1,-1,-2,-1.
1.’,610016,; 2.,61007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in treating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Method By following the visiting or admission sequence, 35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the levels of follicle stimulation hormone (FSH), luteinizing hormone (LH) and estradiol (E2)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respectively 44.4% and 72.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0.0% and 52.9%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The level of serum E2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0.01); the serum FSH dropp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with a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hange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extreme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0.01) and the change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erum LH presented a tendency to decline but without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0.05). Conclusion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can produce a satisfactory efficacy in treating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Acupoint therapy; Embedding, Thread; FSH; LH; E2
1005-0957(2017)06-0697-05
R246.3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6.0697
2016-11-20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6jy0051)
陈敏(1972—),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
陈利华(1977—),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相关研究,Email:459560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