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教育转型初探

2017-06-19洪霞

祖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学校

洪霞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一时间, “互联网+”开始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最具想象空间的议题之一。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也使各级教育应时而动,教育智慧和互联网捆绑一起,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那么,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向“互联网+教育”的转型对教师提出什么新要求?学校在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的运用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互联网+”引发教育变革

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已经远远突破了“以教師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的教与学也在各方面产生了变化。首先,学生学习资源无限扩大。各种慕课、微课在互联移动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在线教育、指尖课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无比丰富的优质资源。其二,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发生改变。传统的“跟着老师学”已渐渐转变为“我要自己学”,学生从接受传统的大锅饭式教育逐步发展到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其三,教育工具更加丰富多样。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到“多媒体平台”再到“大平台多接口的数字教室和云端教学”,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电子书包、电子白板、无线网络、数字化教学、平板电脑、APP终端等教育技术和工具广泛应用。其四,教学方式产生变化。线上线下结合、及时交互研讨使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具有个性化、多样性、共享性、灵活性、交互性、拓展性等特点;而课下教学不会因为课时所限而停止,持续性、便捷性、可操作性、及时性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将教育触手伸得更长更远,最终达到对人的终身教育的目的。

二、“互联网+”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互联网+”把教育品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就给学校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互联网教学教育工具,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做一名现代化教师的敲门砖。

首先,对教师的教育技能提出更多要求。面对全球化、碎片化、庞大的资源体系,教师应该具备判断、搜集、选取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全面转化并提升知识结构、基础技能、认知水平、审美素养、思维模式、导演能力;对“智慧校园”等新型教育环境的运用能力等。

其次,对教师跨学科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不仅能够熟练使用各类信息化教育平台,掌握“互联网+教育”的各种教育工具,也要具有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现代的学科之间竖起的围墙已经逐步被大数据、多维度、相关联的信息潮冲垮,广泛通识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越来越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越来越趋于学科大融合,作为教师,引领学生适应新的知识体系的前提就是自身提高多学科综合知识水平和跨专业综合素养。

再次,对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能力。包括对学生新的学习行为的洞察和引导能力;对新型课程(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的设计能力;在线课程及教育APP的开发能力;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产品)的运用能力等。

三、学校教育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环境引起的教育的转型,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而深度的使用,引发更多对新的学校教育模式的思考,也促成了更新的教与学的模式的尝试:在线教育、指尖课堂、反转课堂、云教育等新形式教育和学习平台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在形式上虽然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但对于学校教育,在运用时要注意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学校教育要将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将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互联网教育无法彻底颠覆传统教育,然而传统教育在互联网冲击下不变则将陷入一潭死水。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传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教育为学习真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结构、系统的理论支撑、直观真实的教育场景和及时的师生互动,而互联网教育为学习者增添了一个操作简单便利的学习渠道、提供了更多形式的资源补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将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才能最大化“互联网+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只有传统教育才能更突出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教育中,师生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传授知识,更能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言行表率都有利于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品德塑造,教育以“德育”为先,完全摒弃传统学校教育势必造成德育的弱化。

其次,学校教育要对互联网教育资源和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整合和创新。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长期性,而互联网教育资源虽然内容丰富,但是零碎、浅层次,有些甚至有纰漏,不利于学习者深度研究,也不利于学习的专注性。作为学校,不能对其照抄原搬,应该发挥专业教育权威的优势,将各种资源及学习方式根据各自学生学习层次进行合理、科学地甄别、选用,甚至创新,再帮助学生与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知识关联,建立系统的学习网络。

另外,学校教育要强调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全面育人,终身育人。教学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习者主动的、个性化的、全方面的、可持续的终身学习成为主要特点,学校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作为学生的伙伴、引导者、服务者而参与他们的学习,要注意互联网不良信息及学生的网络沉迷对教育的破坏性影响,也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全面素质的提升和终身教育观念的养成,让“互联网+教育”在学习者身上体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互联网+”为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育变革应运而生,也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学校作为“互联网+教育”的领跑者和前沿阵地,要适应新形势要求,主动作为,努力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的教育高地。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传统学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