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7-06-19王文芳朱晨曦任婷玉

大经贸 2017年5期

王文芳 朱晨曦 任婷玉

【摘 要】 随着货物贸易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作为货物贸易派生需求的运输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对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贸易状况和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5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现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竞争力仍较弱。

【关键词】 交通运输服务业 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货物贸易迅速发展,由此也带动了作为货物贸易派生需求的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2000-2015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出口贸易额从36.71亿美元增至385.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9.69%;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进口贸易额从103.96亿美元增长到756.1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29%;同时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贸易逆差也在逐渐增大,2014年逆差额到达峰值579.15亿美元,特别是在2009-2014年间贸易逆差额迅速增长。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进出口貿易在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增大,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如何变化?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S)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标对中国交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1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或地区)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该产业(或产品)总出口贸易的比率。

根据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了评估,参见图2。2000-2008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近似于线性增长,2009-2015年间呈波动性增长,从2000年的0.92%增长至2015年的4.94%,年均增长率达12.89%。

2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76)提出,他认为一国(或地区)某产业(或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情况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表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同时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 可以准确地反映一国(或地区)某产业(或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情况。一般而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与国际竞争力水平具有以下关系。

2000-2015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的0.53渐增长值2015年的0.87,期间2013年达到峰值1.21。2000-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情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2000-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近似线性增长,从0.53增至1.14;(二)2008-2013,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比较优势指数呈现W形波动性增长,从1.12增至1.21;(三)2014年至今,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

3 结论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大,国际竞争力水平在逐渐增强。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自2003年起渐表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国际竞争力一般。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显示,2000-2015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在逐渐增强。同时2014-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反的增长趋势表明中国整体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大于交通运输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王鹏,梁鸿旭.基于竞争力数据的运输业发展国际对比分析[J].中国物价,2015,(06):73-76.

[2] 王闪.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3] 韩超.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4] 窦建华,胡凤云.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08):65-69.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文芳(1992-),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第二作者:朱晨曦(1993-),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国际贸易。

第三作者:任婷玉(1994-),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