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青稞、小麦秸秆栽培平菇配方试验
2017-06-19廖志敏茅文俊鲍大鹏
廖志敏 茅文俊 王 莹 谭 琦 鲍大鹏
西藏地区青稞、小麦秸秆栽培平菇配方试验
廖志敏 茅文俊 王 莹 谭 琦 鲍大鹏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 201403)
选用西藏当地丰富的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以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培养料中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青稞秸秆配方的栽培效果普遍优于添加相同比例的小麦秸秆配方,筛选出最适宜当地条件的高产配方为青稞秸秆45%,棉籽壳44%,麸皮10%,石灰1%。
平菇;西藏;青稞秸秆;小麦秸秆;栽培
平菇是我国栽培非常普遍的食用菌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消费量极大[1],其种植技术较易掌握[2,3]。而西藏地区因生产原料资源匮乏,常用的棉籽壳等必须从内地长途运输进入,成本高,且藏区食用菌种植户大多规模小而分散,不利于批量采购,极大地限制了平菇种植发展。研究利用西藏当地的秸秆资源栽培平菇,可有效促进产业发展。
本试验以西藏当地的常规作物青稞和小麦的秸秆为主要培养料,设计3个添加梯度,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栽培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平菇菌株为‘黑平王’,来自江苏省高邮市食用真菌研究所。供试原材料包括青稞秸秆、小麦秸秆、棉籽壳、麸皮和石灰等。
1.2 试验设计
设计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配方各3个(表1)。按配方分别准备原材料,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铡成长2~3 cm的小段,提前3小时预湿,与其他配料充分混合均匀,调节培养料含水量至64%,手工装袋。每个配方60袋,每袋装料量为850 g,121 ℃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接种后的料袋置于20~23 ℃培养室保温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后进大棚内行出菇管理。环境温度为15~28 ℃,按平菇正常生长需求进行常规喷水、通风。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菌情况和转潮时间
统计各配方菌丝满袋时间及出菇第一潮和第二潮的转潮间隔期发现: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添加量各为30%时(配方1、4),菌丝长满菌袋的时间均为21~23天(表1);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添加量为45%、60%时(配方2、3、5、6),菌丝满袋时间均为20~22天。表明两者添加量较大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但添加量大于45%时,菌丝长速提高不明显。
青稞秸秆添加量为45%和60%(配方2、3)时,出菇转潮间隔期均为17天,比添加量为30%(配方1)的23天快6天。小麦秸秆表现趋势相同,添加量45%和60%时转潮间隔期分别为19天、20天,比添加30%配方的21天快2天和1天。
表1 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
2.2 产量和生物学效率
根据试验结果,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添加量各为45%时,袋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较高,分别为300.8 g、98.3%和277.3 g、90.6%;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添加量各为60%的袋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64.0 g、86.3%和260.1 g、85.0%,略高于添加量30%的255.5 g、83.5%和259.8 g、84.9%(表1)。表明,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均以45%添加量的产量较高。
结果还显示,青稞秸秆配方的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相对高于小麦秸秆配方,尤其以添加量为45%时明显,可见,青稞秸秆添加量为45%的配方2为最佳配方。
3 讨 论
根据本试验结果,西藏当地的青稞秸秆、小麦秸秆适合用于平菇栽培,但不同比例配方(使用量)对平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影响是不同的。在45%添加量范围内加大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添加量,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出菇转潮速度都有所提高,可能原因是适度提高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添加量,有利于增大菌袋内培养料颗粒间隙,提高基内菌丝的透气性。但添加量达60%时,产量有所下降,表明秸秆添加量过多会使培养基的营养结构不适于平菇生长。
在西藏地区使用青稞、小麦秸秆栽培食用菌,可参考本试验结果,结合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予以改进,以缓解采购棉籽壳等原料的不便和制约,扩大食用菌生产原料来源。
[1] 王秀玲. 平菇栽培料配方比较试验[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 28(2): 29-30.
[2] 荣菁. 平菇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2): 90, 96.
[3] 徐方华, 曹小龙, 王亮, 等. 平菇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 2011, 254(4): 92-94.
S646
B
2095-0934(2017)03-183-02
上海市科委国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15395800201)
廖志敏,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E-mail:sweattry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