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
2017-06-19谷多多
谷多多
摘要:陈独秀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在我国近代史中,他属于最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人,同时是我国现代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重要奠基人。陈独秀的伦理思想属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与产生是对我国近代传统思想的总结与反思,同时也是因为西方近代民主自由观念对其带来的影响,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改造,符合当时时代下新道德建设的需要。本文对陈独秀伦理道德思想进行探讨和分析,解读五四时期陈独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从而了解其对于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陈独秀 伦理思想 特点 道德建设 指导作用
因为过去中国旧道德的制约,国内社会各项改革与变革无法真正实现,陈独秀属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最早察觉到我国社会存在这一严重问题的学者之一,他同时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思想希望来拯救当时的中国社会。在陈独秀参与当时中国社会道德革命时,他非常强调对旧道德的批判以及新道德的构建,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伦理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陈独秀的伦理思想有效的促进了旧中国道德革命的推进,同时也加快了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步法,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启蒙与发展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陈独秀的伦理道德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一样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陈独秀对“道德”的理解
陈独秀提出,要对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探讨,就应当明确的了解其概念和本质,才可以从本质上知道道德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对道德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陈独秀的伦理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陈独秀认为,道德属于人类所独有的,对于低等动物来说是不存在道德的,因此换句话说,离开人类社会之后将不会看到道德的踪影,他提出,道德属于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属于意识形态体系的一种形式,和法律相同,道德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群体利益而形成的。然而道德与法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法律一般来说通常是借助他律作用,而道德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传统文化习俗来维系,同时主要是凭借人内心的自觉来维系,对人的行为予以指导。另外陈独秀还提出,人的本性就如同任何事物都拥有两面性一样,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善恶之分,善良属于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其存在也让人类社会中产生了良知与感情,这是人與动物有所区分的根本因素,而恶属于人性中的黑暗面,人的恶通常会比动物的恶更加黑暗,由于人存在思维能力,这样的能力往往会让一部分人变得异常虚伪,换句话说人能够主动的掩盖住自己内心的恶,也能够假装出“善良”来。对人性的善与恶进行比较来说,善良的人是大多数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更加倾向于善良,才会主动的让自己变成正直的人,才能够准确的分辨是非对策,才可以借助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构成较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准则。
二、“五四”时期陈独秀伦理思想的特点
(一)提出伦理救国的“根本之救亡论”
伦理道德属于陈独秀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他提出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属于一直存在的,也是人类的最高精神,其对于我国政治所带来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从我国过去的历史发展而言,近代各项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最终都以失败为结局,陈独秀也从中分析得出唯有从本质上对思想予以改造,真正提出旧道德,塑造新人格,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够激发出国人的救国之心。和其他爱国者所不同的是,陈独秀宣扬的是理智的爱国,抵制盲目爱国,他觉得一个无法确保人民民主权利与幸福的国家是不值得人们去爱的。这样的观点从表面上来说否定爱国,也让很多人觉得爱国主义是消极的,对于陈独秀看上去消极的爱国思想,同时代的李大钊先生在“厌世心与自觉心”中提出,人们能够依靠自觉心来构建一个可爱的国家,而并非是一味的厌恶自己的国家。陈独秀的深层次观点是,人们与其消极厌世,不如主动积极的行动起来,主动积极的改进国家的本质,让国家变得更加“可爱”。陈独秀在自己相对早期的理论研究过程中也更加倾向于依靠伦理道德来处理如何救国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现代启蒙主义者的共同选择,然而因为陈独秀自身所批判的基本上属于思想政治领域,所以他也将伦理道德当成是当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二)对封建孔教的历史主义批判
陈独秀先生在对传统封建思想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坚持以社会进化论作为指导,提出伦理道德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应当坚持以演绎法推论孔子之道,证实其是否适用于现代,而并非是依靠自身主观思想进行盲目猜测。陈独秀认为在封建制度逐渐瓦解的社会背景之下,孔子思想逐渐不适用于当时的民主政体,应当对孔子思想予以改革和转变,同时孔子伦理思想和现代生活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只能够“发愤废弃之”,这属于陈独秀对传统社会旧道德进行批评的观点。应当注意一点,和当时完全反对批判孔子所有思想的传统主义者存在明显区别的是,陈独秀即便是以相对强烈的态度对传统伦理道德予以批判,但在其所发表出的很多文章中也时时的提及自己并非是为了“扬他教而抑孔子”,陈独秀积极的肯定了传统旧道德在曾经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提出其中一部分内容属于中国人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般性准则,应当予以继承与发扬。陈独秀提出传统道德中所提出的勤俭、诚信等美德是需要永久的传承下去的,同时透过更加理性的思考给予了上述传统美德新的时代精神。即便是陈独秀过去曾经也批判过封建社会的孝悌思想,然而其本来的出发点并非是要求取缔孝悌,而应当纠正孝悌的差别与范围,所以针对当时社会中很多打着自己新思想旗号而做出不孝于父母之事的人,他向来是鄙夷的。从中我们能够明确的了解到,陈独秀是以辩证的观点来审视传统道德的。
(三)提倡西方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陈独秀对世界文明史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他提出近代欧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中的实证哲学。当他对东西方社会文明发展予以更加全面深入的对比后,又提出不管是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亦或是文化教育等方面,西方文明都极大的超过了当时的中国,所以陈独秀提出中国如果想踏入世界先进文明行列,就应当积极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广泛的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对中国社会道德予以重建,以个人独立与平等作为基本前提,激发出人性的觉悟。另外陈独秀所推行的是全面的颂扬功利主义,对于他来说,功利主义和民权自由都属于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都可以称得上是民主共和的必备因素,陈独秀在《东方杂志》中也尤其着重的说明了,功利主义与急功近利是不能同等的。他提出,功利主义即便是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但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必须要确保利己与利他的平衡,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他认为近代中国的青年要坚持实现“内图个性发展,外图贡献于群”的奋斗目标。陈独秀提出的功利主义主要以爱己为出发点,以社会和国家利益为归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诸多青年的思想觉醒。
三、陈独秀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对现代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价值
一方面,陈独秀对传统文化保持着批判继承的态度,他主张对传统文化中那些腐朽和污秽的内容必须坚决摒弃,同时着重的对这些东西进行了批判,而传统文化中健康积极的内容应当大力弘扬与发展。陈独秀的这一观点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准确的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既不能够完全否定,也不能够一味接收,而必须要保持着批判与继承共有的态度,摒弃腐朽,汲取精髓。另一方面,从陈独秀伦理思想的整体脉络来看,能够很容易的了解到他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伦理构建之路,即是传统+马克思主义+西方伦理思想的方法,上述三种思想有机的融入在一起逐渐产生的伦理思想可以说属于三种优秀人文精神的结合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依靠先进文化的指引,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借鉴吸纳西方社会先进文化,唯有如此才可以既能够彰显出社会主义特色,同时又与我国国情向贴合。
(二)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
陈独秀伦理思想中的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对当今时代的社会道德水平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陈独秀在政治伦理思想中提出政治建设融入伦理思想,促进政治伦理化,让政治制度能够反映出社会道德规范。因此我国在今天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应当进一步强化社会伦理思想和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构建对政治制度的价值评估机制,确保政治能够真正的保护自由与平等,而在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也为我国现阶段政治伦理化建设提供了准确的方向。陈独秀的家庭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传统封建社会中的家庭伦理道德,积极宣扬新式的婚姻制度,而这些思想不但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婚姻制度的基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陈独秀的人生哲学中的很多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当代青年人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陈独秀对人生意义的探讨给青年一代指明了奋斗方向,也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民众逐渐形成爱国奉献的精神,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三)对当代人生价值理论的启示
第一,陈独秀借助于科学的手段对人生意义以及人生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认为必须要以科学原则当成是判定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在怎样理解人生意义与价值这一问题,我国传统观念中即便是给出了理性的标准,然而从整体上来说依旧是不完善不清楚的。陈独秀站在历史进化的层面出发,借助于自然科学真理,增强了人的知识与认知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迷信中逐渐解脱出来,进而让更多的民众得到了过去不曾有过的人生幸福。第二,陈独秀站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管系角度对人生价值进行了分析,过去的传统观思想中在强调个人人生价值的基础上往往更加偏向于站在社会角度来审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陈独秀在其《人生真义》一文中提出应当站在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角度看待人生价值,提出个人不仅要追求自己的价值和幸福,与此同时也需要注重社会利益,积极主动的为社会做出贡献。陈独秀这样从个人和整体关系出发对人生意义进行分析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助于让个人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和社会的关系,让人们不会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被动接受他人的人生观,对当代人生价值理论有所启示。
(四)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启示
陈独秀在中国启蒙救亡运动过程中明确国家的概念,也改造了国民性,提出应当以新道德取代旧道德,在思想领域对我国伦理道德予以重构,让过去以家庭为本位的人生观逐渐被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观所取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社会朝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五四时期陈独秀更加深入促进对传统伦理思想的改造,同时他认为中国伦理革命和伦理建设的主要方向即是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以及积极吸取借鉴西方国家以民主科学为主的伦理精神。因为陈独秀生存于民族存亡的社会背景下,并未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考察,因此其思想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极端倾向,然而从整体出发来说,陈独秀对孔子儒学思想进行批判中发挥出非常关键的作用[7]。到今天为止,我国依旧处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发展阶段,处于东西方思想、古今伦理观念的交汇时期,我们回顾探讨陈独秀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实现和谐社会建设。
四、结语
总而言之,陈独秀的伦理道德思想属于我国近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也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与关注,他的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对社会主义伦理观的建设也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借鉴意义。陈独秀的人格独立思想以及家庭伦理思想都有助于当代中国良性道德规范的建立,在他的伦理观中,他觉得社会不单单需要依靠法律,更关键的是道德的制约,这也和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治与德治融合思想相对应。
参考文献:
[1]杨晨韬.大革命后期的国内形势与陈独秀思想的转变[J].党史博采(理论),2016,(05).
[2]黄斌.系统研究陈独秀思想的一部力作——《陈独秀思想研究新论》评介[J].安康学院学报,2015,(03).
[3]张叶婷,刘德中.陈独秀专题研究的一部力作——评贾钢涛的《陈独秀思想研究新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03).
[4]石本惠.《陈独秀思想研究新论》书评[J].党政研究,2015,(02).
[5]李丹丹.论陈独秀与胡适五四时期伦理思想之差异[J].学术交流,2012,(01).
[6]张伟.颠覆与重建——陈独秀早期伦理思想探究[J].船山学刊,2008,(04).
[7]谢骏.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J].中国社会科學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04).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共平舆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