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工作怎样与时俱进

2017-06-19朱凯

人民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议程群体思政

朱凯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强调对“议程设置”的引入,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引入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聚焦目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中思想、现象、问题等给予正确的看待,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迅速崛起,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对于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思想意识的影响十分深刻。在新媒体的浪潮下,通过对思政工作的新挑战、新变化的准确把握,并对教学的手段、方法进行持续的创新,对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应有效用的发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平民化的准入门槛,让新媒体优势和弊端同时被放大

在以往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当中,传统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充当着思政教育的载体与媒体。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新媒体迅速得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与青睐,看微博、聊微信及各种手机APP的应用,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生活日常。其主要表现在:

网络应用的普泛化。相关数据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激增,微博微信的使用率增幅显著。网民群体的日益庞大,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互联网从计算机拓展至轻便的手机,网络应用的高度普泛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十分鲜明的特征。

时间、空间上的空前自由。网络工具的强大功能,摆脱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人们在信息的获取、社交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的自由。在网络这个有着海量信息存储的虚拟空间当中,人们能够非常简单的完成对目标信息的搜索,同世界各地的陌生人间社会关系的建立,人们的信息渠道与交流途径获得了极大的丰富,而这些利益诉求都是现实世界所无法给予的。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从信息的被动接受,开始转变为大众信息的“制造者”。

平民化的准入门槛,让新媒体优势和弊端同时被放大。传统媒体的准入门槛很高,需要具備一定的商业资本和高度集中的行政资源来保障正常运作。而新媒体则完全颠覆了这一形式,不但门槛很低,且操作起来也十分的简单,在实际应用中,省去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耗费。正是因为这样,使得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博客就相当于是网络报纸,播客就相当于网络电视,微博则相当于户外广告,这种“平民化”的特质,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想舞台,在这里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奇思妙想,可以肆意宣泄自己的各种情绪。

互联网产业商业气息浓郁,充斥着世俗化的信息。新媒体产业对于资本的追逐也日益明显,为了一夜爆红、博大众眼球,催生了各种各样的“门事件”,媚俗、庸俗、低俗之风搭乘新媒体的快车迅速蔓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这一过程中,新媒体俨然成了“三俗”在网络世界传播的重要渠道。而这些世俗化、商业化的网络信息,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道德约束功能

通过以上关于新环境的论述,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去中心化”特征对大学生价值判断产生影响。新时期,以自媒体为突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信息传播的形态与路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媒体,逐渐形成了“去中心化”的典型时代特征。大学阶段,正处于心理、生理的双重成熟期,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面对新媒体的时代潮流,大学生自由地参与其中,成为话语的主体。这一现实情况下,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来讲,如何同这一特征相适应就成为摆在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被削弱。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准入门槛较低,人人可以成为信息发布主体的情况下,“反权威性”的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形成。他们在信息获取上能够依靠新媒体方式轻易实现,且他们在思维模式与思想活动上得到了极大的开阔,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信息判断,且通过新媒体来就自身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表达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此外,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阅读习惯,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的特征,对于各种深刻、复杂社会问题的解读往往是备受这一群体的青睐,而传统教育中的许多特性被边缘化。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群体也开始从“问老师”转变为“网络检索”,从对教师的深信不疑转变为持怀疑态度,这就造成了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削弱,对于新时期的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讲是不小的挑战。

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道德约束功能。虚拟性是网络时代赋予新媒体的典型特征,而虚拟性又决定了媒体使用者较强的隐匿性,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虚拟与现实中精神体验的强烈反差。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心存忌惮的话和事情都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获得实现。由此,虚拟的网络就如同一个大染缸一般,各类良莠不齐汇集其中,且在网络环境中,更容易激起人们的猎奇、刺激及非理性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来自道德层面的约束,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

采取柔性管理方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

强调对“议程设置”的引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容易陷入思维盲区,将关注点放在如何传播上,这显然是片面的。因此,如何传播只是手段,传播的内容才是根本。媒体作为传播思想与引导价值的载体与工具,尽管已经发生巨大的变革,涌现出自媒体、超媒体等多种新媒体形式,但是其始终不曾改变思路就是“内容为王”。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强调对“议程设置”的引入,所谓“议程设置”,可简单理解为不可以要求学生怎么想,但却可以对他们想的内容进行引导。就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来讲,“议程设置”的教学思路显然是十分贴合实际情况的,而教育工作者方面,则需要强化硬功,需要对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与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应有成效。具体来讲,需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推进,一是给予网络内容建设足够的重视,促进网络社会管理的进一步强化,形成网络运行的有序性、规范性。二是思政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又要体现教师为主,在话题的选择上由教师进行主导,从而保证教育方向不偏离。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引入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聚焦目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网络中、社会中思想、现象、问题等给予正确的看待,进而形成对他们积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

采取柔性管理方式。柔性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方式,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从本质上来讲,刚性管理体现的是“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其依靠制度规范与专制式管理,来达到生产效率、工作效率提升的目的。而柔性管理的本质则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即可表述为把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就新媒体中具有最高普及率的终端设备进行明确,进而依靠对这一端口的充分利用,就能够针对这一群体实现有效的教育信息覆盖,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开展与应有成效给予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①梅晓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期。

责编/孙垚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议程群体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调查
中间群体
阿塞拜疆向联合国提交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