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提升的策略
2017-06-19赵曼彤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服务、学习、创新能力等素质,我们提出了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应在党公平理念下进行制度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人本理念,要注重环境建设,培养党务工作者的协作精神等素质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基层党务工作者 队伍素质 提升策略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开展是为了更好培养出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的日常工作需要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通过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来让高等学校得以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所需。这不仅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委工作者自身的职责所在。只有让党建工作的开展水平提升了,才能让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更上一层楼,促使高校大学生党员得以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带头者。
一、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一)服务能力
我党的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为此党务工作本身需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性。其不仅仅需要加强党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也需要让整个党建工作本身得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以此来确保高校党建工作得以更为自觉地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继而让服务质量可以在科学的工作开展模式下,实现稳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党建本身应当从学生与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来将他们的困难当作党建工作的困难,以此来做实事,做好事。特别是就高校党建工作来说,其本身是针对于知识分子的,其工作方法只有做到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促使师生利益得到最大保障,实现高校的整体发展,发挥出服务工作的开展价值。
(二)学习能力的提升
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建工作者自身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当党建工作者能够具备高水平学习能力的时候,党建工作的开展水平才能得到更为坚实的人员保障。为此,党建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反思,做到对党建工作的优化设计,结合于实时动态来形成正确判断。其不仅仅是对党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需要党建工作者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面,以此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党建工作者能够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做到对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让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显得更为上进。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不竭动力。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于创新需求来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展起来。首先,党建工作者本身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不能迂腐地“啃老本”,只有做到不斷创新了,才能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其次,在具体的工作活动中,需要工作者懂得运用多元化的工作手段,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确保工作活动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再者,当在党建工作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党建工作者应当有意识地对工作实践进行创新开展,促使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稳定性能够被有效保障。
二、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提升的策略
(一)在党公平理念下进行制度创新
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正确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个任务,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法治思想教育、提高党务工作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改革创新是保证。创新是源泉,创新是动力。高校党务工作不仅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严守规则,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跳出过去的思维定势,及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形式,使得政策确实惠及于民。比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在日常的管理中,贯彻着正义、公平的理念,并尽量使之制度化,不仅要实现形式正义,更要实现实质正义。一是我们实行学生干部队伍制度改革。我们应从制度上为每个同学都提供当干部的机会,从而实现制度公平和机会均等,争取让更多同学能够得到培养和锻炼。二是改革助学金的评价机制:在给贫困学生评助学金的过程中,如按班级划分指标符合形式正义,但是分班时没有考虑这种因素,这势必会导致贫困生人数少的班中有不是贫困生的同学拿到助学金。作为管理者,我们想应当让这些雪中送炭般的助学金发挥最大的效用,让真正的贫困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此,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按班级划分指标,实行形式正义的做法。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人本理念
所谓人本管理,我们理解就是一切的管理行为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着眼人的发展,千方百计挖掘人的各种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提高管理效益,实现预期目标。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队伍素质的提升,我们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多样化的观念,才能把学生党员真正当成人来教育培养,自觉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抛弃工业化生产的教育思维,即学校和教师总是试图把教育设计成一处工艺流程,企图把学生加工成千人一面的标准产品,以致造成人性的压抑和教育的异化。高校的党组织建设需要注重于对学习性的追求,通过对以往思维模式的转变来让思维培养模式得以符合时代的发展,显得更为科学,继而发挥出正确思维对党建工作的积极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工作需要做到:首先是对长期发展规划的设计,以此来构建思考系统,借助于战略内容来谋求更大的长远利益。同时,长期的发展需要形成一个动态的问题看待角度,让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得以从全局出发来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科学运用起来。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能在中国实现新的发展,继而成为党建工作的开展理论,让党建工作的学习性得以被有效体现出来。二是对长效机制的构建,以此来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转变,确保科学思维模式得以被养成。这不仅仅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环境建设培养党务工作者的协作精神
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基础组织与系统的能力提升,同时,团队协作精神也是保障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当整个党建队伍得以处在一个积极氛围中的时候,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化。为此,高校党委应主动地去构建更为合适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以此来让文体活动的丰富性和向上性被体现出来,党建队伍本身的质量也就能够借助于具体的活动来实现提升,最终也就得以形成一个专业化、高素质的高校党建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同时要求全党同志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抓住党建工作的本职所在,从工作落实处罚来将工作责任制有效运用。同时,高校党建党组织也要主动地落实相关条例与制度内容,将“一岗双责”落到党建工作的管理者与开展者任务中,切实地推进高校基础党建工作的深化开展。部门党委机关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核心影响力,促使党建工作能够与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让原本的检查任务得以被积极地开展起来。再者,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发挥共青团员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开展“送温暖”“青春建功行动”“恒爱行动”,举办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健身等活动,丰富机关高校生活,促进和谐高校建设。
三、结语
总的来说,要提高高校党务干部素质,需要从多个角度将全方位的发展模式融入到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工作中去,通过对党建工作者理论知识的提高来相应地带动一系列的实践工作开展,促使党建工作者本身得以具备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同时拥有创新精神,以此来让党委工作的开展水平实现质地飞跃。当然,党建工作者所形成的党建队伍作为工作活动的开展单位,其需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继而让工作理论能够再一次于实践中得到运用与完善,促使高校党建工作能够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特色所在,成就所在。
参考文献:
[1]黄仕强.心理学视角下创新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凝聚力建设的思路[J].科学咨询,2013,(34).
[2]陈国华.创新高校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J].传承,2013,(14).
[3]陈丽华.高校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带头人选拔与培养研究[J].传承,2014,(09).
[4]李广磊.试论“90后”大学生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作者简介:赵曼彤,学历:本科,大连财经学院 组宣部,职务:组宣部副部长(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