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特征下的问题
2017-06-19柯丹
柯丹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改革的全面实施,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迎来了一个绿意盎然的春天,单位收支项目内容的多元化,已不是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制度所能满足的了。并且行政事业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向社会提供生活性服务的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也是单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会计工作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单位得以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会计制度不完善,会计体系有漏洞,会计工作者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使其行政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再相适应,与单位的现状不再相适应。文章就主要从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特征的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業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行政事业单位也开始注重起了经济效益,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也不仅仅是以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了,还需要满足内部管理和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所以会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搞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与研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力度,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的科学性,建立健全的相关会计制度,完善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网络,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
一、什么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我国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种。一般来说,是把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其实用的会计被称为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就实质来看,我国的预算会计相当于国外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目前,理论界的观点一般把财政会计称为政府会计,把事业单位会计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指系统、全面以及连续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转过程,客观反映和监督其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建国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经历过四次改革,从分类上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可以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制度不健全
会计服务社会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的目的,具有无偿性,主要是以政府拨款和相关的财政补贴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逐步深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逐渐利用国有资产进行经营以获取收入,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和进行分析财务管理的能力,以至于使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丧失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有发展就必然有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此起彼伏,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却还未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与落后,致使在很多财务决策中出现了问题,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
在我国现有的行政事业大单位会计管理中,大部分会计工作者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和职业素质,对与财务相关的管理控制、风险控制法律法规不熟悉或者根本不知道,导致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出现贪污、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优秀人员的选拔。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信息不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是以收入支出表与资产负债表组成的。报表详细的反映了资金支出情况和收入情况,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报表的结构不合理,例如,资产负债表,在我国会计制度中,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而公式中,支出和收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出现了动,静混合的概念,从未导致实际工作中的偏差。其次,会计报表体系不完整,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并不对现金的流量进行编制,所以就反映不出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向,从而导致会计报表不能完整的反映会计信息和单位的财务状况问题。
(四)财务报告数据缺乏真实性
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有些单位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从而在财务报表的编制上出现了账表不相符的问题,导致报表数据虚假报告,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有些单位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没有将报表,文字说明和财务分析数据编制在一起,导致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看会计报表时不理解其意思;有些单位为了迎合领导的检查甚至在财务报表的编制数据上进行作假,以蒙哄过关,导致不能及时的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些单位竟出现了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的不一致,导致有关领导不能及时的发现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等问题。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了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和单位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有效进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改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会计集中核算、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化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力度,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建立健全的相关会计制度与体系,完善单位会计信息化网络,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二)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
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是每位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学习是提高会计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培养专业性人才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行政事业单位更要如此。人才是竞争的关键也是一个单位发展与创新的保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学习。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的重要部门,也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機构,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是关键,优质的、专业的人才不仅为单位带来了活力与生机更推动了单位的发展,同时培养专业的财务人员是建立先进的、科学的财务软件的关键。作为一名财会人员,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是新会计制度发展的前提,也是单位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数据真实性的编制体系
改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报表编制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友好、有序进行的基础。首先,要学习其他先进企业及组织的财务报表编制模式,例如,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上要减去以往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部分、支出部分,根据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中心的编制模式,从而使会计主体地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以重要体现,更好的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全面的反映到财务报表中来。其次,要重视以现金为基础而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不仅能反映单位事业活动的现金资产收支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单位在进行经营活动和投资项目时,单位整个现金资产的收支情况。建立健全的数据报表体系是会计制度发展的必然,也是数据报表真实性的保障。
(四)加强会计制度的监督,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在新会计制度下,为了适应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会对财务报表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增强了报表之间的可比性,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为报表使用者更好的理解报表内容和了解财务状况提供了方便。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落实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及任务,政府的管理人员应看清并重视这一任务,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得到新的发展和运用。现如今,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进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新要求。积极创新,适应时代的脚步,提高对会计的重视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者,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会计工作者必须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学习新会计制度要求下的管理模式与革新方法,为提升会计的专业水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的研究[J].魅力中国,2008(09).
[2]李婉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研究与思考[J].理论观察,2013(06).
[3]贾云飞.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改革[J].现代商业,2010(23).
(作者单位:鞍山市铁东区会计结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