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展览新时代的跨越
——新建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的场景与多媒体应用

2017-06-19王军有

化石 2017年2期
关键词:二连化石恐龙

王军有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博物馆)

面向展览新时代的跨越
——新建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的场景与多媒体应用

王军有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博物馆)

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新貌

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

从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陆续发现盘足龙、鸭嘴龙、似鸟龙、甲龙化石20余种,其中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创中国最早记录。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为科学界重新认识恐龙与鸟类的系统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成为中国古生物界对鸟类起源研究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入选了《时代》周刊评选的2007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早在1989年,二连市已经在市中心建有一座“二连恐龙博物馆”。受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占地面积仅有200多平方米,只有几只恐龙骨架和为数不多的一些其他化石展出,展陈手段也十分陈旧。2007开始,在距市区9公里东北方向的二连盐池附近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保护区内的化石埋藏区动工兴建了新的恐龙博物馆,2008年8月已建成对外开放。与最早那个馆相比,保护区内的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除了挖掘现场的震撼感之外,依然显得狭小局促,展品和展示手段都难以放开。而且这里距离市区较远、较偏僻,交通不太方便,游人稀少,难以充分发挥其科普功能。

2009年8月,“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被正式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成为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口岸特色浓郁、城市景观优美、极具旅游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地质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一处恐龙发现地原址上又新建了“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并于2015年正式开放,再为二连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科普风景线。

新的博物馆全面超越了过去。不仅展览面积大大扩增,展览内容得到系统性的充实,而且在场景和多媒体等展示手段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跨越式提升,使得整个博物馆适应了现代化、数字化的潮流。笔者曾长期在二连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工作,全程参与了这个全新的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的建设。在此借《化石》杂志着重就场景与多媒体应用在新馆中的体现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场景再现恐龙世界

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主体建筑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室内展陈面积共11482平方米,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外观呈现为几块不规则的巨大立方体交错包裹着一颗球体,意寓从龟裂的蛋壳中探头而出的小恐龙,也隐含有引起恐龙灭绝的星体碰撞地球的科学假说的象征意义。

破岩而出

进入总序厅,迎面而来的是两只从巨石中破岩而出的恐龙,形态造型极有动感及量感。巨石的笨拙感加上灯光效果的配合,使得序厅充满了科幻氛围,为观众接下来的参观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情绪铺垫。

由总序厅进入时光隧道,多媒体数字展示及触摸屏成为这个区域的主角,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地球及生物的演化过程。整个展厅充满奇幻色彩,厚重的不规则造型体与展厅色彩相互呼应,一方面应和了展厅主题,另一方面其产生的不平衡感使观众恍若进入时光隧道,召唤着观众进入恐龙世界继续探秘。

带着强烈的求知探索欲望,进入庞大震撼的恐龙世界展厅。展厅由直径69米的椭圆形空间与一块凸出的立方体区域组成,空间高为30米左右,营造了一个大型的恐龙原始生活景观,仿佛穿越到科幻大片中一般。展览内容上分为6部分,介绍了恐龙的诞生、发展和灭绝的历程,以及新生代到来后的生物世界,其中还包括了科学家在二连浩特地区进行恐龙考察的故事。

“恐龙世界”展厅入口

1)恐龙常识介绍

在还原恐龙生活的情境中,标本和图文有机地结合,使观众能够了解恐龙的起源、分类、生存环境背景等基础常识,为接下来的精彩场景的观赏做了更好的铺垫。

2)三叠纪——恐龙时代的黎明

三叠纪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根据三叠纪地质古生物学研究提供的资料,这一部分的景观复原了早期地貌特色和代表植被,典型的红色砂岩标明当时气候较为温暖干燥,早期的植被多耐旱;将早期恐龙标本置于其中,整个场景色调古旧,隐隐传达出黎明前曙光的情绪。内容上着重展示了三叠纪时期的地史古生物特色。晚三叠世时,裸子植物成为大陆植物的统治者,恐龙也已经是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繁衍发展得相当成功的一个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3)侏罗纪——恐龙繁盛的时期

侏罗纪是恐龙的繁盛时期,恐龙已经成为地球上的陆地统治者。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而植被种类也丰富了许多。在这个部分的景观中,各个种类的恐龙以不同的姿态在茂密的森林中穿梭,一展侏罗纪时期的繁盛面貌。

火辣的色调

4)白垩纪——恐龙从顶峰到灭绝

接下来的白垩纪时期则是恐龙时代的顶峰时期,显花植物的出现使进化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很多新种类的恐龙,但恐龙也在这一时期结束的时候完全灭绝,体现了“盛极而衰”这样一种宿命般的哲学意味。景观的表现上,顶峰时期火辣的色调与灭绝前冰雪般的环境融合在同一场景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场景的撼动力,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精神震撼。

5)哺乳动物大发展时代的到来

中生代许多盛行的生物相继衰落和灭绝,而新的生物类群的演化意味着新生代的到来——哺乳动物大发展。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复杂,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适应各种复杂的生存环境。这些内容都由标本与图文结合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而场景则着重展示了以被子植物大发展为特征的原始自然环境,以及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的产生及发展进化。

巨大的悬石与植被加高了展线高度

6)二连特色——白垩纪时期恐龙

基于二连恐龙的特色,这一展区是这个博物馆的重中之重。因此,一方面根据科研成果复原了白垩纪时期二连浩特地区恐龙的物种多样性及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也复原了恐龙挖掘现场,将二连地区丰富的恐龙资源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更为有趣的是在两个模拟恐龙蛋中,展示了二连浩特地区恐龙的翔实资料,使观众不仅仅有强烈的感官体验,也能得到精确的科学知识并引发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体而言,以上内容虽然为分区展示,但展区中几个分场景并未完全独立,各个时期的恐龙世界以组合为大景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垂落着的藤蔓与流水将各个分场景巧妙地联系起来,巨大的悬石与植被加高了展线高度,增加了立面空间的展示,使观众能够从平面和立体多层次多角度地感受场景气氛,更清晰地观察体会各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而庞大的场景又不缺考究的细节,从地表植被的选择,到仿真恐龙与骨架标本的综合使用,以及岩石上镶嵌的各种生物化石等细节的设计,共同组成完整的展区,整体与细节张弛有度,体现出历史真实感的再现与科考性的完美结合。

多媒体应用

在互动展项中,除了传统的机械表演技术而外,我们大量引入了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媒体秀技术等多种手段,打造出独创的综合性室内主题公园展示空间,带给观众一场全新的感官盛宴。以下就将其中的亮点和盘托出。

1)驯龙高手登录系统

以带着任务去冒险为主题。观众通过手机下载APP登录探险游戏,通过拯救恐龙蛋、拯救受伤的恐龙,采集侏罗纪时代、白垩纪时代的珍稀植物、矿物等环节参与整个展览,将展览路线故事化,更富人情味!

2)树洞中的动物

以树洞中的动物为主题。在整个观众游览的过程中,路边会有许多神秘的树洞或者石洞,这些洞穴中生活着恐龙时代的小动物,观众不经意的发现并通过手机扫描会变成收获的惊喜。

3)3D翻书恐龙触摸屏

以恐龙生活场景的3D翻书体验为主题。根据恐龙生活的习性,制作3D立体情景短剧。与动画不同,由于运用实时渲染技术,3D互动翻书可任意变换视角和镜头,并以书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供游客翻阅,可以更加立体地浏览情景。

4)恐龙大灭绝沉浸式体验

以真实再现恐龙大灭绝的景象为主题。独创步入式影院,通过巨幕三维动画视频影像和机械地震体验台相结合,真实再现恐龙大灭绝的景象,观众从视觉、触觉、听觉多个角度体验到恐龙大灭绝时的震撼场面,仿佛身临其境。

5)恐龙大聚会体验秀

以大型恐龙活动体验为主题。汲取驯龙高手舞台剧的表演理念,设计一个大型的恐龙大聚会综合体验秀。利用多动作技术制作有咆哮、打斗动作的霸王龙,食草觅食的角龙,利用少动作技术制作活动的雷龙。将最先进的恐龙行走技术赋予行走的迅猛龙,不停穿梭于恐龙群中。将多种恐龙同时复活于一个场面宏大的场景中,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侏罗纪公园,享受一场群龙表演的饕餮盛宴。

6)恐龙伙伴增强现实互动体验空间

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通过高清摄像机拍摄观众,使观众瞬间出现在大屏幕的恐龙世界中,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恐龙时代,并通过体感互动装置与恐龙同台共舞,仿佛恐龙成为了人们驯养的宠物,带给观众新奇的体验。

7、恐龙奇幻森林互动体验

以生活在森林中的恐龙绘画互动为主题。观众通过触摸装置为选定的恐龙上色涂画,并将画好的恐龙放入虚拟森林中,恐龙会突然变成动态的立体影像与观众互动,观众也可以打印自己画的恐龙,将它带回家。这个展项是小朋友们乐此不疲的亮点!

8、恐龙真人秀

恐龙大聚会

增强现实互动体验空间

恐龙蛋机械互动

以真人扮演互动为主题。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扮演恐龙,跟观众互动,嬉戏,活跃展厅气氛。恐龙模具采用高仿真技术制作,真实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

9、小型科普互动项目

为了丰富展厅展陈手段,营造互动氛围,运用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为观众增加多个小型互动项目。

1)多媒体触摸屏查询台

海量信息查询台与恐龙视频展示,每个触摸查询台都与周围场景结合,造型设计成蛋形和牙齿形,增加现场氛围。视频展示科研信息,寓教于乐。

2)地面互动投影

地面出现恐龙时代春夏秋冬的景象,观众走在上面,鲜花会散开,冰雪会留下脚印。不时有远古海洋生物的影像游过,增加观众参与情节感。

3)恐龙消化系统立体投影

通过3D投影雕刻技术,在恐龙模型上投射恐龙的消化系统的影像,让观众直观地看到恐龙反刍的全过程。

4)恐龙挖掘互动体验

触摸屏中植入模拟恐龙发掘中的探方,按照真实的步骤进行分类操作,供观众体验挖掘恐龙化石的乐趣,并将挖掘出来的恐龙模型进行立体复原,深入了解模型信息。

5)恐龙蛋机械互动

设计机械恐龙蛋,配合声效和灯光,带给观众新奇的体验,观众亦可与之合影留念。

6)驯龙高手AR卡片增强展示台

精选部分恐龙制作成数字的三维立体模型,从而转制成AR增强卡片,并提供给观众下载,观众可手持AR卡片,完成驯龙任务。

结语

总之,通过营造主题展厅空城岛式展示氛围,结合馆藏精品化石及恐龙骨架复原完全融入场景为一体,采用步入式布展,引入机械表演技术以及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景媒体秀技术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新建的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被打造成了独创的综合性室内主题公园展示空间,带给观众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一场全新的感官盛宴。

欢迎所有着迷恐龙、喜爱化石、亲近大自然的人前来参观游览,北国龙宫与二连的苍天旷野一起向你敞开怀抱。

猜你喜欢

二连化石恐龙
生活在二连盆地的“大盗贼”——巨盗龙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二连盆地致密油形成特征及勘探潜力
恐龙大逃亡
多种方法组合在内蒙古二连-东乌旗地区航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以蒙C-2007-9-1为例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