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科普模式 让博物馆更有趣
——记“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活动

2017-06-19徐娟

化石 2017年2期
关键词:恐龙蛋宝物科普活动

创新科普模式 让博物馆更有趣
——记“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活动

徐 娟

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于社会教育。在博物馆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博物馆活力的体现。长期以来,自贡恐龙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职能的发挥,不断改善教育环境、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年来,我馆成功创办“自贡恐龙复活节”,创编科普人偶剧《恐龙去哪儿了》,开展“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亲子体验活动等,都是为了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通过参与体验,感知恐龙带给我们的乐趣与启示。

借助热点策划活动

互联网经济时代,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谁就有可能获得巨大的传播效应。博物馆为了获得更多公众关注,也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进行广泛传播。其中借助社会热点来进行科普活动的策划和宣传是一条比较省力且高效的传播手段。因为社会热点往往通过各种新媒体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谁能够搭上社会热点,谁就有可能跟着火一把。借助社会热点策划科普活动,其实就是趁热打铁,因为社会热点本身就传播广泛且引人关注。

2006年,一部名为《博物馆奇妙夜》的奇幻喜剧片,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一个倒霉的博物馆保安不知不觉触动了一件文物,导致一个被禁锢几千年的生物被释放了出来,带来全城的混乱。2015年《博物馆奇妙夜3》在中国上映。这部系列电影让公众对夜幕下的博物馆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国内一些博物馆试水夜间开放,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借这股热潮,自贡恐龙博物馆自2015年暑期开始,策划推出了“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亲子体验活动。活动得到了本市乃至周边城市亲子家庭的积极响应,活动招募公告发布后,短短几天就报名满额。

活动招募公告

突出特色设计活动

博物馆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结合自身场馆的条件,以展览和藏品为素材,最重要的是以公众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世界知名的博物馆,有一流的陈列和规模宏大的恐龙遗址现场;我们不仅是一个博物馆,还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景区、地质公园;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普策划实施团队。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科普活动的有力条件与保障。

计划开展“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活动之初,我们走访了本地区部分学校,与学生进行交流。交流的问题主要是:你喜欢恐龙吗?你看过美国奇幻喜剧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吗?你想在博物馆里搭帐篷过夜吗?如果我们组织一次博物馆不眠夜活动,你希望有什么项目?我们得到的答案非常统一,前三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回答的都是“是”,说到对活动项目建议时,孩子们都特别地兴奋,例举了好多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游戏。这次走访更加坚定了我们搞好活动的决心与信心。

如何避免把这次活动办成单纯的游乐性项目呢?如何突出恐龙化石资源特色,设计出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项目,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呢?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我们接下来设计活动项目的重点。

最终,由五大板块15个项目组成的亲子体验活动设计顺利完成,这些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打破陈规,形成了集博物馆参观、科普讲座、亲子互动、手工创作、团体协作为一体的教育文化包。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孩子们带着对恐龙未知世界的探究与期待, 在博物馆里与恐龙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在特别的游戏体验中获得了知识,享受到了亲子学习带来的乐趣。

创新手段丰富内容

有了好的活动项目,就需要努力去实现。我们的部分活动项目在借鉴一些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同时,还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创新,因为我们希望公众在博物馆里感知科学、享受文化,在休闲中了解,在娱乐中学习。

活动开始前,我们将参与活动的队员们按恐龙的食性分为“华阳龙战队”和“永川龙战队”,并将两个队的PK赛贯穿活动全过程,让PK赛引发的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成为串起这个教育文化包的主线。

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自我介绍后,活动就开始了,除了恐龙T恤涂鸦、手工捏恐龙、趣味科普讲座、龙宫拼词、驯龙高手PK赛、观影体验等,更有一些趣味性较强非常受欢迎的项目,比如“龙宫寻宝”和“拯救恐龙蛋”。

龙宫寻宝。设计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训练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活动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专门订做了多种颜色并印有我馆LOGO的宝物袋,我们在宝物袋中装入塑料小恐龙,宝物袋据颜色不同所含的分值不等。我们将博物馆园区的平面图设计印制成藏宝图,并将宝物袋藏匿的区域标注在藏宝图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宝物袋被我们事先隐藏起来,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埋进草堆里,有的搁在假山后,有的放在草丛边……

寻宝地图

活动项目——恐龙T恤涂鸦

活动项目——龙宫寻宝(找到宝物袋的家长和孩子)

活动项目——拯救恐龙蛋

寻宝活动时间为60分钟,两个队的队员们要先经过指压板挑战来获取提前60秒的出发权,他们赤脚踩在纸压板上,10名大人在下只能用手掌和八只脚落地,身体其他部位不能触地,10名孩子骑在大人背上,哪个队完成动作时间短就可以优先出发。指压板挑战现场大人们的手掌、脚掌被纸压板刺得哇哇乱叫,孩子们刚爬上父母的背,又因父母们一个侧身滑落下来,一旁观战的队员们哈哈大笑的同时,还不忘总结前队的经验教训,商量如何应对挑战。

挑战结果出来了,两个队按规则先后出发寻宝。小队员们根据手里的藏宝图,在家长的带领下一同寻找宝物。活动正值暑期,天气非常闷热,两个战队的队员们为了给自己的队获取积分,冒着酷暑满园子地跑,父母们都追不上孩子的脚步。他们拿着地图把“龙宫”翻了个底朝天,兴奋地寻找“宝物袋”。这个项目家长们跑累了,孩子们玩Hi了!

拯救恐龙蛋。恐龙特战队员们接到新任务,博物馆的恐龙蛋被长头狭鼻翼龙叼走了,快来战斗吧!保护我们的恐龙蛋,把它安全送回博物馆。

大队员们腰上吊着篮筐站在30公分高的台上,小队员们提着灌满水的气球(也就是我们的恐龙蛋),在台下规则线外向大队员们的篮筐扔水球,每成功扔进一个水球可为本队增加一个积分。小队员们努力瞄准,大队员们左右穿梭,有的水球成功接入篮筐,有的水球不慎掉地或在篮筐边磕破,湿透了大队员们的战服……这个项目再次点燃了队员们的热情,现场一遍欢声笑语。

活动合影

两天一夜的活动美妙而短暂,趣味科普、动手动脑的亲子游戏,让家长和孩子们好玩得停不下来。我们想,那夜的与龙相伴与龙同眠,将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夜。

强化宣传扩大影响

酒好也怕巷子深。策划实施一次有趣、成功的科普活动需要我们博物馆人付出许多的努力,即便如此,能够直接参与活动的人也非常有限。如何让公众知晓活动,了解活动实施的过程,它有趣在哪里?亮点是什么?就需要借助各种媒介推广宣传活动,从而增强活动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科普活动的宣传应借助媒介。当今社会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刊等,互联网、自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面越来越广。我们在与传统媒体保持深入合作关系的同时,也应利用博物馆自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甚至是直播我们的活动,与公众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今年8月举办的“不眠夜”活动,我们直接与《自贡晚报》合作,借助晚报的优势提升活动的影响力。

科普活动的宣传应贯穿始终。一个成功的活动应在前、中、后期,进行广泛的宣传,只有宣传到位,才能让更多的公众关注、参与和融入到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来。

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活动预告应不断强化,亮出活动的特色,可适度剧透,给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活动实施过程中,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活动进程的照片和一些有趣的话题,调动起关注者的热情,为他们能主动报名参加下一个活动提供更强的动力;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发布活动总结,并鼓励参与活动人员撰写刊发活动体验文章,等等。

通过这两年活动实施的情况来看,“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已经成为了我馆一个新的品牌科普活动。前来咨询、要求参与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如今,到博物馆在恐龙的陪伴下入眠,或许已经成了许多恐龙爱好者的梦想。

随着我馆文化与科普品牌的成功打造,博物馆“粉丝”越来越多。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与宣传推广,使公众对博物馆原有的严肃古板印象发生了彻底变化,他们发现博物馆也是有趣味、有温度、有爱的,是可以亲近的,从而让博物馆的魅力得以充分彰显。

猜你喜欢

恐龙蛋宝物科普活动
端午节里的“避邪宝物”
墨水瓶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冠军诞生记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好大好大的恐龙蛋
恐龙蛋找伙伴
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大发现亲历记 我与恐龙蛋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