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路径*

2017-06-19

关键词:道德素质微时代榜样

郭 超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微时代”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路径*

郭 超1,2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如何改善大学生道德素质是理论界常谈常新的问题。在“微时代”背景下,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微时代”的到来为改善大学生道德素质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资源和新的路径选择。探寻和实施“微课堂”的教育路径,从思想认识层面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探寻和实施“微公益”的实践路径,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探寻和实施“微榜样”的激励路径,激发大学生“信其道”而“顺其道”;探寻和实施“微素养”的养成路径,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微时代”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路径是多元的,需要把传统的路径和各种“新路径”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微时代”;大学生;道德素质;路径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年,有专家针对当时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在《青年研究》上撰文列举了能够突出反映大学生道德素质缺陷的二十个问题,深情呼吁“守望大学生的道德底线”[1]。这位专家十多年前在文中揭示的大学生负性道德问题,如今看来,除了个别问题趋向好转,很多问题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有的甚至呈现恶化态势,这不得不再次引起我们的忧思。诚然,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整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良性的,但是不争的事实是,部分大学生的个人品德状况令人堪忧,“道德变异”现象频频出现,社会“道德底线”和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时常面临新的考验。面对这样的窘状和困局,在继续“守望大学生的道德底线”的底线上,更为重要、更为急迫的是群策群力、迎难而为,想方设法改善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和指引他们迈向“道德高线”。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迅猛发展,以“微”为标志的“微文化”持续升温,历史的车轮已经迈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时代”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对青年大学生影响的“两面性”尤为显著。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加多元,道德行为方式更加多样,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引领和道德约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难度系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微时代”的新媒体、新技术、新思维、新观念、新资源、新环境等为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笔者拟就此展开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期推动学界同仁的深入研究。

一、“微课堂”的教育路径

道德素质是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内在道德品质和修养,是人们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持久的心理特征。一般而言,道德素质体系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其中,道德认知是道德素质结构中的基础性、前提性要素。因此,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深化大学生对道德规范、道德标准的认识,是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首要任务和必备条件。长期以来,课堂道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认知水准最基本、最常用、最普遍的途径。尽管经过中小学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但是对很多有关道德问题的认识依然不够全面、科学,道德理性依然不够成熟,课堂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理论认知水平的主渠道。有人在2 900多个青少年中间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仅3.1%的青少年认为最有效的道德教育是“课堂教育”[2]。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对课堂教育有效性的评价如此之低,关键原因在于课堂教育的理念、形式、方法不当。“微课堂”的兴起与流行,为我们弥补高校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道德教育的不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

什么是“微课堂”教学?教育界、理论界目前很难形成共识,综合国内外研究专家的不同看法,总的来说,“微课堂”教学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网络为平台、以“微视频”为载体,集多种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件、教案、教学设计、案例、习题检测、教学反思、延伸资料等)于一体,集线上讲授、引导与线下互动、反馈、讨论、答疑、深化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小课堂大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堂”教学特点鲜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理论教育,从思想认识层面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在道德理论教育的实践中加以充分利用。

第一,利用“微课堂”教学时间“短”、设计“巧”的特点和优势。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有效时间大概为10分钟左右。传统课堂教学每节课的时间长度一般为40~50分钟,大学生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师苦口婆心地谈“德”论“道”常常是费力不讨好。“微课堂”教学短小精悍,设计精细、巧妙,将庞杂的教学体系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化粗为细。在每次8~15分钟的授课时间里,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通过看似独立、实际上自成体系的一次又一次的“微课”教学,在较短的时间里逐次逐步、深入浅出、提纲挈领地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听觉和视觉上的疲劳,防止大学生注意力分散,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无用功”,提高道德教育的效率。

第二,利用“微课堂”教学内容“精”、形式“活”的特点和优势。在传统课堂道德教育中,教师拘泥于书本,在内容上求全,从概念到概念,从要点到要点,面面俱到;在形式上求稳,要么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满堂灌输”,要么是从PPT到PPT的“满堂播放”。道德知识学习内容的繁多和形式的单调,大大挫伤了大学生学习道德理论的兴趣和信心。相对而言,“微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指向明确,主题集中,重点突出,不是事无巨细地传授全部的书本内容,而是有选择、有重点地阐释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道德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教材体系中的“要义”和道德体系中的“精华”。借力于新媒体的作用,“微课堂”教学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声音、影像、画面、图片等多种资源,既可以进行线上的文字讲解、PPT演示、录像展播,又可以进行线下的主题讨论、情境模拟、实践体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喜闻乐见。“微课堂”教学内容上的精炼、精彩和形式上的多样、多变,使大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相对枯燥的道德规范,增强道德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

第三,利用“微课堂”教学交互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在传统课堂道德教育中,教师是道德权威的化身,大搞“一言堂”,独唱“独角戏”,师生之间课前缺乏必要沟通,课中缺乏有效互动,课后缺乏及时反馈。利用新媒介交互性传播、交流的优势,师生、生生之间在“微课堂”教学中既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单独交流,又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多的相互研讨;既可以进行课中的同步对话,又可以进行课前或课后的异步交流。在广泛、充分、深入的对话交流中,经过理论思维的碰撞和道德观念的对比,大学生可能会自觉摒弃不合理的思想道德观念,深化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理性认知。

第四,利用“微课堂”教学时效性“高”的特点和优势。“微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提问、交流,教师可以比较方便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答疑解惑。“微课堂”的教学体系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可以随时将“师生的经验、理解、智慧、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宝贵的教学资源加入其中”[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微课堂”教学可以围绕社会和个人道德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线下交流和讨论,因势利导,使道德教育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微课堂”教学在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素养上的积极作用,当前特别需要我们加强德育课程的“微课程”建设,挑选骨干教师组建“微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开发和研创“微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微视频、微课件、微教案、微练习、微点评、微反馈、微交流),建立一套相对完整、有效的“微课堂”道德教育体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缺陷和道德行为失范等突出问题,分系列、按专题设计“微课堂”道德教育体系,精挑细选优质资源,精雕细琢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形式,让大学生在精彩纷呈的“微课堂”教学中接受道德知识的洗礼和道德理性的启迪;要利用各种微媒介对教育对象进行透彻分析,捕捉和把握教育契机,因材施教、因需制宜、因时而动,及时消解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困惑和道德心理症结。要利用线下学习和交流平台,围绕道德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观念、新感悟,开展形式多样的谈心谈话、话题研讨、心得交流活动,体现道德理论教育的实践特色,提升道德理论教育的时效性。需要指出的是,“微课堂”教学并非十全十美,在利用其优点的同时要尽力克服其不足,努力做到“微而不卑”“微而不残”“微而不乱”“微而不薄”,使“微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改善。

二、“微公益”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4]良好的道德素质不是纯粹依靠课堂理论教育“教”出来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离开实践,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实践形式、实践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新型的融实践体验、参与、践履于一体的实践模式——“微公益”,正成为“微时代”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的实践路径选择。

利用“微公益”来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何以必要?伴随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微博、微信等交互媒体的公益新模式——“微公益”应运而生,引起了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对青年大学生而言,“微公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成为他们参与社会的新方式,展现个人精神风貌和道德素养的新名片,也日益成为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必要选择。从道德素质的结构来看,发起或参与“微公益”活动,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是非善恶标准,在“帮还是不帮”“这样帮还是那样帮”当中做出抉择,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微公益”传递的是公益精神和公益文化,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恻隐之心”和真爱之情,锤炼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奉献爱心收获尊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心理体验中,坚定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明德惟馨、积善成德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仰,养成从小处、细处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行为习惯。从改善道德素质的过程来看,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非一日之功就能完成,需要坚持不懈地从身边的小事、善事做起。“微公益”活动“强调微爱、微事、微行动,旨在聚沙成塔、聚水成涓”[5],将千千万万“微民”的微爱善举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公益力量。通过“微公益”,可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道德素质。

利用“微公益”来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何以可行?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139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使得个体在“为己”“利己”的基础上,内心有着强烈的“为他”“利他”的道德需要,希望通过做公益等为“善”的道德行为来获得别人的肯定以及社会的认可。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渴望早日成为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为他”“利他”的道德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对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强烈,在行动上也更加主动、自觉。就现实基础而言,“微公益是当代青年群体、新型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公益的巧妙对接”[7],能够很好地将公益理念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由于长期与网络“亲密接触”,当代大学生与“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尽管有着强烈的助人、为善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该帮谁、为何帮、如何帮”的道德迷茫。于是,大学生将关注的眼光投向了虚拟世界,在熟悉的网络生活中寻求行善的机会,化解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心”但不知如何办“好事”的道德尴尬,走出道德失落或失败的阴影。在网络空间兴起并依赖网络媒介实施的“微公益”,适应了大学生助人、行善的道德需要,激发了大学生为他人、为社会“投举手之劳,献绵薄之力”的道德动机。更为现实的是,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用较高的代价、成本干出惊天动地的善事,更多的是本着“贵在参与”“重在心意”的精神,希望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较小的精力和成本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微公益”简单易行,不需要付出高昂的投入,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壮举,往往需要的是点击一下鼠标、滑动一下手指,通过捐赠一元钱、转发一条信息、响应一个号召、参与一次体验等形式,就能为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微公益”的这些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了大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消解了大学生的道德理想与道德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使他们的道德素质在“微公益”精神的感染下和“微公益”行为的践行中得以完善。

利用“微公益”来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如何引导?其一,要引导大学生在“微公益”活动中既要“心动”更要“行动”。大学生作为“微公益”活动中的活跃分子,要改变“看客”心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鼓励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绝不仅仅是鼓励要他们为“微公益”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精神资源、人脉资源为“微公益”加力助推。比如,为“微公益”方案出点子、献良策,使之更有创意和活力;用心发现新的公益需求,挖掘身边的受助对象,在一定范围发起或培育新的“微公益”项目;利用自己的人气积极宣传“微公益”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信任、支持、参与“微公益”;发挥技术优势,搭建“微公益”资源、资讯的网络共建共享平台等等。其二,要引导大学生坚持不懈参与“微公益”活动,实现“微公益”的常态化。一次或几次简单的“微公益”活动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需要通过多次的、经常性的“微公益”活动,深化大学生对公益精神的道德认知,形成多做善事、常做好事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此,社会要多设置符合大学生特点和实际的“微公益”项目,尽量减少他们的思想顾虑、心理压力、经济负担,使他们愿意和乐于参与。高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建立适当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将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情况与实践学分认定、评优评先等适当挂钩,对长期参与“微公益”并作出一定贡献的大学生给予适当表彰,通过外界的认可增进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其三,要引导大学生慎重对待“微公益”。“微公益”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识别、监督、管理机制,有时“微公益”会变成“伪公益”,这无疑会伤害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擦亮双眼,认真分辨“微公益”的真伪,提高道德辨别和选择能力;另一方面,要尊重大学生在“微公益”行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为“微公益”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发挥聪明才智。

三、“微榜样”的激励路径

任何时代,榜样的力量都是巨大的。人生任何阶段,都需要榜样的激励和示范。基于榜样的作用和影响,高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榜样教育方法的运用,将榜样视为激励大学生向善、行善的一面“旗子”。传统的榜样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产生了显著的作用,然而榜样教育有效性弱化的问题日益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往榜样“高、大、全”的形象和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让大学生难以相信、亲近、效仿、认同。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时代”,社会生活中的另一类榜样——“微榜样”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为改进高校的榜样教育,进一步发挥对大学生的道德激励作用提供了新的契机。“微榜样”之所以“微”,一是因为这些榜样的社会地位比较卑微,他们的模范事迹大多是看似微不足道、微乎其微的善举,二是因为这些榜样主要是被“微民”发现、挖掘的,并通过“微媒介”的宣传才进入社会公众视野。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微榜样”是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他们身上蕴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力量,对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具有很强的感染、示范、激励、导引作用。“从思想道德教育角度看,榜样的激励价值是第一位的”[8],“微榜样”对大学生的道德激励价值和激励方式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第一,道德情感上的激励。道德情感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化和激发其他人,使其具有相近或相同的道德情感。“微榜样”之所以能够让很多人深受感动,重要原因就在于“微榜样”对身边人的“爱”与“情”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朴实的、纯洁的,不是矫揉造作、投机取巧、带有功利目的的。由于具有“真”“诚”“实”的特点,“微榜样”在道德行动中流露出来的责任感、义务感、公正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道德情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获得他们的情感认同,激发他们去做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有爱心的人、勇于担当的人、对别人和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道德信念上的激励。“微榜样”不是“大英雄”“大明星”,也不是“道德圣人”,大部分都是“凡夫俗子”,但是他们用真情、诚心、微爱打动了很多人的心灵,成为老百姓心目中“最可爱”“最美”的人,在赢得社会广泛好评和他人尊重的同时,他们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微榜样”的成功实践向大学生昭示这样的道德信念:善事并不难做,好人并不难当,无论什么身份和职业,只要始终心存善念,真心实意去关怀他人,竭尽所能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自己就有可能成为别人心中的“好人”“最美”的人。

第三,道德行为上的激励。不管是前几年被网友称为“最美洗脚妹”刘丽、“油条哥”刘洪安,还是2016年8月在网络走红的温州“托举哥”郑哲等[9],这些“微榜样”的事迹不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那么壮烈,也不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人民公仆的为民事迹那么伟大,他们的事迹是在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崇高、坚持中见珍贵,他们凭借力行善事的责任心、用心、细心、耐心、决心、恒心,同样赢得和征服了人心。由于“微榜样”的道德行为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因而能够激励大学生拒绝道德冷漠,择善而从,将善念付诸行动,从细处、小处行善,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微榜样”不会自发地、无条件地对大学生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最大化地发挥“微榜样”对大学生改善道德素质的激励作用。首先,要在针对性上下功夫。“微榜样”来自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属于不同的榜样类型,既有“无私奉献型”“舍身救人型”“勤奋苦干型”,又有“自立自强型”“创新开拓型”“刚正不阿型”,等等。“微榜样”的事迹千差万别,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各不相同,或敬业奉献、或诚实守信、或孝老爱亲、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因此,我们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个性差异、心理需求,针对大学生言而无信、表里不一、见义不为、见利忘义、自私自利、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敷衍塞责、纵情享乐、盲目拜金等某一方面的道德素质缺陷,合理选择特定类型的“微榜样”,利用他们身上某一方面的道德品质激励不同“材质”的大学生,让他们“各取所需”,切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次,要在真实性下功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微榜样”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而,在利用“微榜样”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人为拔高“微榜样”的现象,不能无限放大“微榜样”身上的道德“闪光点”,使“微榜样”完美化、“非人化”,这样只会让大学生在望洋兴叹、望而却步。相反,我们应该立足客观实际,如实地向大学生介绍“微榜样”的感人事迹,并让大学生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微榜样”的“背后故事”,让大学生看到“微榜样”是“人”而不是“神”,让大学生理解“微榜样”的动人之举是习惯使然而不是“一时冲动”。总之,要挖掘和利用“微榜样”的真性情、真精神、真人格,激发大学生“信其道”而“顺其道”。最后,要在及时性下功夫。榜样是时代的产物,榜样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在“微时代”, 各路“微榜样”层出不穷,我们要善于发现榜样的时代价值,抓住榜样教育的时机,利用新的榜样人物和榜样事迹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择机而为,因势利导。各类媒体要加大对新涌现出来的“微榜样”的宣传力度,高校德育教师要将他们的事例当作新的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和学生共同分析榜样行为背后的精神内容和道德启迪。除此之外,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身边的“微榜样”及时走进高校的礼堂、课堂、寝室,通过现身说法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激励大学生常为“善小”,警惕“恶小”,在小事小节中加强道德修炼。

四、“微素养”的养成路径

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信息来源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和便捷性,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影响,道德素质缺陷在“微时代”的突出表现就是网络道德失范。网络侵害(如黑客入侵、窃取他人账号、恶意诋毁和诽谤、暴露他人隐私、语言攻击和谩骂、网络盗版、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网络恐吓等)、网络欺骗(如制造和散布谣言、网络交友、购物不诚信、网络骗婚、网络炒作等)、网络涉黄(如浏览黄色网站、传播淫秽电影、视频、音频、图片以及小说、提供网上色情服务等)、网络学术不端(如网络抄袭、网络剽窃等)、网络滥用(如熬夜玩网络游戏、逃课上网)等行为和现象是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征,其中不少现象较为普遍和常见。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不足则是主观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微媒介”为传播载体的“微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集中表现为“微媒介素养”(简称“微素养”),因此,聚焦大学生“微素养”的养成,就成为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弥补和改进大学生道德素质严重缺陷的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在媒介发展的历史演进中,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素养”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微媒介”异军突起,“微素养”随之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现代公民“安身立命”的基本素养。何为“微素养”?笔者认为,它主要指的是“人们分析、理解、甄别、评判、选择、处理、应用微媒介信息、言论、观点的素质和技能”[10]。换而言之,“微素养”就是人们怎样看待“微媒介”承载的内容以及运用“微媒介”的能力。人是有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的动物,面对海量的媒介信息和舆论,不可能不带任何“道德偏见”,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对微媒介信息的反映、取舍、评论过程就是道德认知、道德抉择、道德评价的过程。因此,“微素养”背后体现的是人的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微素养”结构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由此推论,加强大学生“微素养”培养,提高他们对微媒介信息和网络舆情的认知能力、质疑能力、思辨能力、评估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修正错误的道德观念,坚持正确的道德主张,防止网络道德心理的异化、网络道德审美的“俗化”以及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简单地说,提高大学生的“微素养”,可以间接、迂回地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尤其是网络道德素养的提升。

素养是内在生成的东西,“外铄”的作用是必要的但是有限的,更多需要日积月累的自我修炼。同样如此,提高大学生的“微素养”重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日常养成。在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的“微时代”,信息五花八门,有益信息与不良信息并存,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合流。面对这样的媒介环境和信息生态,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大脑和独立的人格,自觉养成理性、怀疑、辩证、批判的思维习惯,不盲从盲信,不人云亦云,学会对各类信息、舆论进行自我剖析、多方求证、辨别真伪、鉴赏好坏,透过现象审视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和“道德内容”。要坚决抵制歪曲事实、颠倒是非、扬恶抑善、以耻为荣、违背良知、反动暴力、低俗庸俗媚俗等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蚀,增强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在理性思考、比较鉴别、大胆质疑、勇于批判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在对“微媒介”传播的各种道德主张的选择和评判上,大学生应该立足道德理性的深思熟虑而不是道德情感的一时冲动,依据主流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原则而不是个人的道德偏好和价值取向,顺从主见而不要盲从偏见,容纳合理异见而不要固执己见,自我加强对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在对“微媒介”的使用上,大学生要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的、不合道义的网络活动,经常对自己的网络言行举止进行反省,做到谨言慎行、慎独慎微。要学会利用“微媒介”多阅读道德方面的经典著作,提高自己的道德理论素养;学会利用“微媒介”积极参与对社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讨论,为社会道德治理、道德监督、道德教育献计献策;学会利用“微媒介”发现身边的“道德风景”,宣传道德榜样,传递道德“正能量”,同时揭发和批判不讲道德的社会现象和行为。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172-173提高大学生的“微素养”仅靠他们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微素养”的自我养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强化“把关人”的角色,净化“微媒介”环境;高校要创新大学生“微素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家长要在财力上对大学生上网进行制约和管控,在日常交流中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和电脑;“微媒介”运行商和主流媒体从业人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为金钱和眼前的利益而丧失道德良知。只有多方发力,形成培养大学生“微素养”的强大合力,大学生“微素养”不足、网络道德失范的状况才能逐步好转,以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带动、推进当代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改善的良好愿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微时代”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路径是多元的,传统的有效的方法、策略和途径不能丢,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探求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形式、新方法、新进路。同时,无论是本文提出的“微课堂”的教育路径、“微公益”的实践路径、“微榜样”的激励路径和“微素养”的养成路径,还是其他方面更多的“新路径”,都不是单独使用就能发挥作用的,需要把传统的路径和各种“新路径”视为一个有机体,整体推进,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1] 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青年研究,2003(6):32- 41.

[2] 朱琳,叶松庆.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16(1):22.

[3] 汪滢.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基于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其征文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7):19.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3.

[5] 张银锋,侯佳伟.中国微公益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4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钟一彪.青年微公益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7):88.

[8] 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8):22.

[9] “托举哥”用上“洪荒之力”一根竹竿顶住“拦路虎”[EB/OL].(2016- 08-10)[2016- 09- 02].http://mt.sohu.com/20160810/n463446544.shtml.

[10] 郭超. “微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危”与“机”[J].理论与改革,2015(3):18.

(编辑:段明琰)

The New Path to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Micro Era”

GUO Chao1,2

(1.SchoolofMarxism,WannanMedicalCollege,Wuhu241002,China; 2.SchoolofMarxism,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1,China)

How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is a new problem in theoretical circl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 era”, to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micro era”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new resources and new way to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explor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micro classroom” education path, which can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level of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explor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micro public welfare” practice path that can guide and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from themselves, from the side, and from the minor matter; explor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micro role model” incentive path that can stimulate college students to believe its way and go along; explor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micro literacy” cultivation path, which can standardize and constraint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behavior. In the “micro era”, the path to improv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is diverse, so we need to take the traditional path an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new path” and educat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traits.

micro era; colleg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path

2016-10-19

2017- 01- 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研究(16JDSZ200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路径研究(AHSKQ2015D01);皖南医学院中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媒体对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影响及调控对策(WKS201514)

郭 超(1984-),男,湖南常宁人,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10.3969/j.issn.1673- 8268.2017.03.014

G416

A

1673- 8268(2017)03- 0082- 07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微时代榜样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