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文化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研究
——第十三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6-19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理念科学

夏 劲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

科技文化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研究
——第十三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夏 劲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23日至24日在江西省九江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9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杨怀中主任在开幕词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以“科技文化与五大发展理念”为主题,围绕贯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科技文化建设展开学术研讨。他着重强调:第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切实把科技文化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第三,努力开拓科技文化建设新境界;第四,为世界科技文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希望与会同仁围绕大会主题畅所欲言、各抒高见,充分展示和分享自己在科技文化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一、科技文化与五大发展理念

武汉理工大学孙德忠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文化品格》的学术报告。他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浓厚的科学文化品格:“创新”体现科学文化的求真精神;“协调”体现科学文化的整体意识;“绿色”体现科技生态化发展趋势;“开放”体现科学文化超越个体中心、庸常自守、夜郎主义的秉性;“共享”与科学文化的普遍性和公有性高度契合。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必将成为进一步弘扬科学文化的契机。

武汉理工大学夏劲教授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拓展对科技社会功能的认识。“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发展全局认识上的深刻变革,“创新”要求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从追踪世界高科技前沿转向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调”体现对现代化的认识从器物层面“四个现代化”到社会诸层面“新型四化”的升华,要求在利用科技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服务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绿色”要求科技从单纯地被应用于改造自然、追逐经济效益转向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并重、经济效益与整体效益并重;“开放”提出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求我国科技发展重点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共享”意味着我国对现代化目标从单纯追求经济上“共同富裕”到全面“共享”社会生活质量整体提升的拓展,要求科技从满足经济增长的单一“工具”到全面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转变。

二、科技文化与创新发展

清华大学刘立教授在题为《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报告中提出,“非对称”赶超战略是站在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高点,利用自身优势,采用非常规策略战术、方式方法、途径手段,实现超越竞争者目标的一种指导思想。历史经验表明,“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些国家成为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原因。“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对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具有指导意义:科技创新要坚持“三个面向”方针;增强创新自信,逐步积累科技创新赶超的比较优势;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意识,以超前布局提升先发优势;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改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张华荣教授探讨了如何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很不适应,应加强对文化科技创新规律的研究,凝练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切实加强相关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自主研发;不断提高文化创新对于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力;加强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高校育人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更多的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李宏伟教授提出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问题。传统工匠的社会历史地位较低,现代科技时代工匠精神淡出思想家、哲学家的视野。然而,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批的能工巧匠。工匠精神所涵括的师道精神、创业精神、创造精神、实践精神是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既要传承传统的工匠精神,更要契合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河北北方学院李振良教授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发的关于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之争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的创新价值。中医药理论为获奖成果提供了研究的起点和逻辑基础,但传统文化本身不是创新文化,其创新价值在于在科技文化发展壮大后,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感”与“催化剂”,促进科技创新质变。

三、科技文化与绿色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肖显静教授提出,科学作用于环境应从“规训”走向“顺应”。实验室科学的认识是对实验对象和实验者的“规训”,科学由此获得的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工自然规律,这种实验室的“地方性知识”不具备自然规律那样的普遍性。要使科学成功地应用于地方性环境,就需要“规训”地方环境,使之尽量与实验室环境相一致,这就势必造成地方环境的破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规训’自然的科学”,走向“‘顺应’自然的科学”。这样的科学既不同于“敬畏”自然的古代科学,也不同于“规训”自然的近现代科学,而是直接面向大自然,并且“顺应”自然的“地方性自然科学”。它能够获得关于地方环境的认识,其应用也能够保护地方环境,是发展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

长沙理工大学林慧岳教授探讨了技术生态临界点问题。技术生态临界点是技术应用产生的生态负荷由“可承受”向“不可承受”、生态影响由“可修复”向“不可修复”的转折点,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时空、系统等特征。以此为基础,探究技术生态临界点的可观察性、度量性、发生机制、演化机制和问题域。

上海社会科学院吴晓江研究员提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限制问题。在市场机制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的市场行为具有自利性、短视性、盲目性,由此产生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命题的正当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设定“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应当补充“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制度的“基础性作用”之上。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蒋谦研究员提出,“绿色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技术的或“器”的层面上,而应当深入“道”的层面。“道”的意蕴表现在:第一,重新认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考虑对象世界的尺度;第二,消解“经济唯物主义”和“物化意识”,确立观念的辩证本性;第三,认清“理性技巧”背后非理性的盲目性,质疑人的“需要”;第四,克服自然主义的“泛意识形态化”,不能把“技术”和“技术创新”当作单纯的政治工具。

四、科学文化传播

山西大学魏屹东教授讨论了科学文化传播问题。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抽象符号,具有审美、道德评价和意识形态评判的功能。文化的地方性使产生于其中的科学在发生的意义上具有了局部性,这与科学知识的普适性形成了对照。科学知识在文化网络中的广泛传播,使科学话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得到统一。科学文化作为一种普遍性文化形态,将来有望在一定程度和范围消解不同地域中产生的特定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为人类的普遍价值取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兴吾研究员针对储朝晖对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的质疑指出,此次抽样调查采取的“新评定方法”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方法,是在米勒关于科学素质三维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表征方法改进,较之以往的评定方法更为合理,调查结果也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科学素质调查要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开展更符合中国国情、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调查与评估工作。

五、技术文化与工程文化

重庆邮电大学代金平教授探究了技术的科学基础与美学旨向问题。相对于科学和艺术而言,技术是变革社会的直接力量。但技术的生成、演变以及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作用都源于它所依赖的科学基础。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高层次需要,人类不仅追求技术的功用,而且追求技术的美感;创造美的世界是人类对技术功能的本质要求;人类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追求美的境界,推动着技术的完善。归根结蒂,美学旨向是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科学、技术与美学,是评价人类行为的三个维度,科学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的理论可能性;技术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的现实可行性;美学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结果的理想性。科学、技术与美学的统一,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学旨向,更体现了人的类本质。

清华大学鲍鸥副教授探讨了工程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异同,提出从文化学视角审视工程问题,界定“工程文化”的概念,解释工程文化的内容、分层、功能等问题;认为工程文化包括工程的精神-理念层、技艺-知识层和行为-规则层,深刻理解工程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总之,与会同仁一致认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既为建构中国特色科技文化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推进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做出有力贡献。

(编辑:蔡秀娟)

2017- 03- 02

夏 劲(1958-),男,湖北红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 8268.2017.03.004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理念科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科学拔牙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