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分组教学
2017-06-19唐文达
唐文达
分组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分组教学对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分组教学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讲究实效,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分组教学,实现分组教学的目标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几点做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组内学生合理搭配与分工
1.组内学生的合理搭配
组内学生的搭配要做到科学、合理。由于学生在性格、成绩、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分组时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小组之间的成绩相当,产生竞争力,而不是根据学生在教室的座位前后四人为一个合作小组,也不是简单的把几张课桌拉在一起组成合作小组。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注意各个小组内的学生男女比例要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学生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学生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
2.组内学生合理分工
为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分工明确,有组长、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每个组的组长都是各方面很优秀的学生,教给组长在组内应如何领导好本组。监督员必须是责任心强、敢说的学生才行。记录员负责专门记录本组所获得的分,汇报员的职责就是把本组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出来,因此汇报员必须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安排了小组各学生的任务后,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参与的积极性便极大提高。教师还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配,使任务的安排更合理。例如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时,有的负责测量有关数据,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计算,有的负责检查,顺利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且每组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注重加强对学生听、说等技能的培养
注重加强学生的听、说等技能的培养对分组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听即倾听,是一項重要的合作技能。说即说题,这项技能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道题的思路,那么他也能解决这一类的题目,能做到举一反三,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也就能很好地达到。在合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当别人的见解和看法与自己不同却更合理时,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观点。只有学生的听、说技能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分组教学的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既要注重效率,又要以独立学习为前提
1.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效率
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有效的开展,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合作,便于合作。许多问题并不适合直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需要我们认真筛选、精心设计、问题重组。对于探索性不强,学生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合作学习;对于探索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就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比如,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从一点出发的2条射线能够成几个角?3条直线最多能够成几个角?4条呢?10条呢?……n条射线呢?这样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索自然得出规律,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2.合作学习需以独立学习为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经常会出现如下现象:学生对问题了解不深,交流浮于表面,或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说起。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组活动之前没有思考问题,或者独立思考能力弱。在小组学习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后,在小组学习中才有话可说,才能避免从众心理。这样也可以给那些不爱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因此,提倡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可以为课内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以便他们的合作更深入、更透彻、更有效。首先,在上课前给予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整理自己的思绪,形成一定的结果,并做好与他人交流的准备;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给各个小组充足的讨论、合作时间,让他们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聆听别人的观点,感受别人的思想。辩论开始,小组代表秩序井然地汇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地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和它独有的魅力。
总之,对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实践,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为新时代的学生。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才能使新的教学理念更加合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