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模式研究

2017-06-19汪红海王艳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职业素养

汪红海+王艳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物流企业所需人才的必备技能之间存在差距。从市场需求调查出发,细化物流岗位及其所需技能,建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素质养成模式,可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规可循,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职业素养;养成模式

一、物流职业素养的界定

1.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具备的职业行为规范,其包含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内容。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根基,也是较为抽象和隐性的部分;职业技能则是职业素养的外在体现,其主要通过从业者在所属岗位上为完成既定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技能操作表现出来。

2.物流职业素养。物流职业素养即物流从业人员为完成物流相关活动应具备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在高职教育中,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核心能力、物流职业道德等相关基础性课程,促进物流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物流专业技能的建构上。

二、我国物流行业人才的供需现状

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一。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依然较大,物流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不一致的现象明显,学用脱节问题突出。从这个角度上讲,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素质养成模式,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规可循,可以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物流职业素质养成模式的构建

为解决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笔者从市场需求出发,深入物流企业,细化、归纳物流操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笔者提出了由学校和物流企业共同参与的“六因素”素质养成模式。“六因素”是指物流人才培养的六个影响因素,分别如下。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影响要素。笔者以物流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根据“以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为中心”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按照物流企业的工作过程,分为若干个工作项目,形成完整的工作链,以此为依据重构课程内容。笔者以市场调查为依据,结合行业专家建议,总结了物流岗位技能对照表。应根据岗位所需技能设置课程,并保证课程能覆盖所有的技能点。在课程结构中,将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设计理论和实训教学内容的依据。项目来自于企业,并与本专业的核心能力相对应。教师应根据产业技术状况和专业教学实际,动态优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及时调整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2.师资队伍。要构建一支适应高校物流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了让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应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要为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要提供深造的机会,引进高层次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实践平台。

3.教材建设。纵观目前市面上各种物流管理教材,其大多在内容上存在重叠之处。如物流的概念、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要素、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物流中心建设、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内容,几乎在大部分教材中都有论述。笔者建议校方与物流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选用教材应参考课程设置,避免技能点、知识点之间互相“撞车”。

4.教学组织。教学组织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组织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构建教师导学模式,实现教师导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专业教学要做到工学结合,让学生邊做边学,保证大部分专业教学环节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照物流作业流程进行方案设计、决策和实施,使专业教学紧贴行业特点,可以做到教学与物流企业实际运营的无缝对接,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5.实习实训。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要想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笔者建议建立现代化的校内综合物流实训基地,为任务驱动型教学理念和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紧密合作,采用校内实训模拟仿真与校外真实生产过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岗位上获得职业体验,使学生一毕业马上能上岗,缩短毕业与上岗之间的“真空期”。

6.评价机制。笔者主张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心,创设积极的学习气氛;二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核其学习态度和情感、自学能力及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此外,笔者将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纳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参考范围。

“六因素”模式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六个因素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互动开放的模型,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素质养成模型图所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素质养成模式的构建,应从物流企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入手,设置、调整与教学相关的六个环节。这样可以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物流专业毕业生更加符合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职业素养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