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通用英语与美术英语的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2017-06-19项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项兰

(鲁迅美术学院,遼宁 大连 116600)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有着重大意义,但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普遍存在着学生不重视,教学内容偏难,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利于艺术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常规英语教学中加入美术英语的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学生小组作业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状况;任务教学法;美术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02-02

一、引言

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和在英语学习的时间上投入不足,普遍存在基础差、对英语不重视的问题。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将通用英语与美术英语的学习融会贯通,适合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扩大国际视野,增强交流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艺术+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状况的调查

1.学生的学习目的。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动机是指学习的动力,努力程度;学习观念指学习者对如何学好英语的看法;策略是学习者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行动。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动机和观念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我们曾对所教的学生做过大学英语学习状况综合调查,在所调查的943人中,有893人,占总人数的94.7%,认为英语对其未来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在被问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时,943人中有421人,占总人数的44.6%,选择了为了增强竞争力;其他依次为考研,占29.8%;出国,占18.6%;完成大学学业,占13.5%。

在被问到对英语的感受,多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英语学习存在很多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够,其次依次为不喜欢英语、课堂没意思、教材没有吸引力。

2.课程内容与课堂教学模式。艺术类大学英语有其自己的特点。艺术类学生由于从高中起专业方面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很多学生基础比较差,大学英语课程采用非艺术类英语教材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偏难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国家级的适合艺术类大学英语的教材,很多学校是在使用非艺术类教材,在考试时把难度降低。这种状况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经验差异,导致课程内容与学习者的背景不匹配。

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班型大和课时有限,很多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诸多问题。首先,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提出要重视人的被尊重需要和创造性需要。第二语言习得论者相信,学生不会按照教师的设想去接受他们提供的语言输入,学生学会什么只能为学生所控制。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很少关注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认知方式、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其结果就是使学生的主体性逐渐消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大学英语课程需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发现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三、通用英语+美术英语的教学模式

通用英语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是一种人文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用英语,作为通用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要求学习者能够具备基本的英语技能,理解一定程度的书面语言,在日常情境中能够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等。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它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性。对于艺术生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学习多元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一种以英语为媒介的通识教育。

1.以“任务法+课堂展示”进行通用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任务型教学提倡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适合艺术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并擅长动手做的特点,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大学英语课堂。艺术类的许多学生英语基础差,所以除了活动之外,教学不应该忽视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加强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我们按照每个单元的特定主题,鼓励学生综合各种学习策略进行自主探究,强调交流与合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我们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课后进行配音、角色扮演或演剧等练习,然后在课堂上表演或播放视频,模仿真实的语言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进行语言交流。这种任务式学习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允许学生发挥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选择权和自主权。在任务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建立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师生关系的确非常重要,学生不是与内容建立关系,而是与人建立关系”(Jonathan Bergmann,2015:55)。

2.教学模式:通用英语+美术英语。2016年教育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目标是“在高中阶段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2,000个单词,其中400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未来工作相关的词汇”。通过与国内一些艺术院校的交流,我们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美术英语词汇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所学专业与学院工作室设置的了解,我们第一期为学生准备了200个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高频美术英语词汇补充到日常教学当中。教师把美术英语词汇分主题制作成不同内容的PPT,这些主题几乎包含了学生所在工作室的各种类型,如动画、广告、展陈、包装、摄影、陶瓷、玻璃、金属、专业基础(国画、油画、水彩、素描)等。每一个主题的PPT采用丰富的图片并配有英汉对照内容,在介绍内容的过程中突出强调重点词汇并要求学生做记录,在每一主题的美术英语学习结束时,为学生提供这部分词汇表,鼓励学生多练、多用,并对学生进行考核。在美术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让学生参与其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完成project的形式去搜集美术英语词汇,在课堂上演示汇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内容,充分感受到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

四、结束语

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运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国际交流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2016年教育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专门用途英语(ESP),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翻转课堂和慕课的研究和发展会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因此,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Roberts,J.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London:Arnold,1998.

[3]陈雪英.艺术类大学英语的课程现状与发展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4]韩荣.构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路[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1).

[5]黄艺平.艺术院校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1)

[6]孙贻红,徐承生.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07,(6).

[7]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2015.翻转学习:如何更好地实践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猜你喜欢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任务教学法在大学钢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浅析任务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