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
2017-06-19梁钰升
梁钰升
(广西岑溪中学,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由于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对其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物理教学也迎来了它全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对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96-02
一、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农村教育现状。城乡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经济、教育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就农村教育而言,我国政府对其资金的投入力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之农村的人才吸引力远远逊色于城市,使得许多年轻的教师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教书,甚至有许多师范类的毕业生即便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也绝不会到农村留守任教,这种畸形的发展现象使我国的农村教育能力相当薄弱,其教育能力只能满足学生最基本学习需求,与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的各项能力的发展相距甚远,由此看来,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学生的学习现状。一方面,由于农村学生父母知识水平有限,且留守家长多忙于农活,而男性家长多常年外出打工,在农忙季节学生还要主动挪出时间帮助父母干农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较不关心,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受到了打击;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尤其是农村地区女孩的教育保障程度较低,许多女孩初中、高中就已辍学。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3.农村教师现状。农村地区的教师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教师的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许多农村教师多为临近退休或退休返聘的人员,这些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普遍以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为主,缺乏相应的教学理论指导;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教师尽管也接受了有关新课改的教学培训,但由于其教学条件限制导致许多教师只是套用了课改的形式,而并没有真正领悟到其精髓,在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其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最后,由于农村地区的地域吸引力较差,加之,工资水平的限制使得许多资历较深、或较年轻的教师都选择离开乡村到城市教学,使得农村的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4.农村物理教学现状。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与初中有很大不同,这一阶段的物理学习更具抽象性,以及需要运用更多的数学知识及其模型进行求解,而且这一阶段的物理学习更加注重实验教学,主张通过实验直观地反映各种物理现象,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而在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不具备专门的物理实验室,且物理实验设备较为落后,教师的实验水平有待提高、实验操作手法不够标准等问题严重束缚了农村地区的物理实验教学。
二、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存在一定不足,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较差。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家长都选择让孩子跟随其到外出务工的城市学习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生源较少,且剩下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在农忙季节帮助家里务工,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生源质量较差,此外,由于农村地区教学条件以及师资队伍的限制,使得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乐观,加之物理的学习难度大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底子薄、基础差。
2.学生缺乏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且难度较大的科目,尤其是高中物理涵盖的内容较多,且知识点更具抽象性与综合性,需要运用许多数学模型求解物理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在畏难心理的作用导向下很容易使他们丧失物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了一定的课堂引入以及情境设计,使得整堂物理课的气氛都很沉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容易丧失物理学习兴趣。
3.农村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都在课堂中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担任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课堂中的根本任务主要是追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仍然在农村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农村一般地处偏僻,接受新鲜观念的时效性不够,加之,农村中学的教师多是一些年近半百、将要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过程比较缓慢,因此,这就使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农村的教学中仍旧占据主导地位。
4.农村物理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重理论而轻实验,原因如下:首先,农村中学的教师以及校领导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理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考只会对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考察,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的校领导以及老师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得中学领导对于物理实验设备以及场所的投入有限;其次,物理教师的资历限制了其物理实验能力的教学,当前,在农村地区很多教师是上个世纪的中专生或大专生,他们毕业后就到学校任教,在农村地区一呆就是几十年,他们的许多知识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吸引人才的能力有限,他们便长期以这种“原始”的状态留校任教,这批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远远低于物理教学的实验要求;最后,农村地区的实验教学模式僵化,农村由于地处偏僻,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城市的教学培训,使农村地区的教学模式仍旧沿用传统遗留下来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三、农村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1.课前充分掌握农村学生的物理学习状况。要想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地区的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就要求农村中学的教师在高中物理课程开始前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在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采访,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与学生今后物理學习切实相关的问题;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课堂检测的方式,对学生的基本物理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有过一定的物理学习经验,通过测验可以清楚地得知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情况,有效地做好初高中之间的物理教学衔接;最后,是通过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来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
2.物理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由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纷繁复杂,且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与之前初中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教材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物理教学,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多以抽象型的知识概念为主,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结合这两方面特点,运用一定的具象化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的物理学习;此外,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用实验教学直观地为学生们再现事物的物理变化过程。
3.帮助农村学生转变物理学习的思维方式。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逻辑思维的不严谨或缺少相关的逻辑思维意识,农村地区的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更是缺乏。而物理的学习是一门对逻辑思维以及理性意识要求较高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理性思考意识;此外,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在物理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来。
4.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导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往往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往往很难接触到当前物理领域的先进知识以及相关的物理实验室及物理对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这就使他们片面地主张“物理无用论”。因此,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课教学时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还要辅之相关的前沿科技领域的知识的传授,此外还要创新课堂形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邱春盛.浅谈农村中学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2013,(5).
[2]李修华.浅谈农村高中物理有效课堂[J].教学实践,2013,(4):127-127.
[3]蒋朝.浅谈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25(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