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探索

2017-06-19邱海洋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邱海洋

(信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是发展经济学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教学模式包含两部分:发展经济学时事案例介绍和分组研讨。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模式在教学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促進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71-02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主要面向高校理论经济学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学科。而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热门课程,发展经济学探讨的问题包含多个方面。发展经济学主要涉及原始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人口的流动,外部资源的利用,发展的优先顺序等经济发展问题。基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学生聆听教师讲授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时候,学生能较迅速地把理论分析联系实际,同时也对现实经济发展战略产生更多兴趣。针对这一显著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来提升讲授教学效果。

一、“时政”案例教学具有较强吸引力

在案例的选取上,为了加强学生对经济政策的了解,可以将“时政”作为教学案例。这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经济政策,关注国计民生,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兴趣。目前国内部分高等院校使用的发展经济学教材案例较为陈旧,概念-理论-模型描述-举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旧的案例致使学生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准确认识,尤其是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方面,更为欠缺,案例教学真正能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具体选择方面,教师一般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案例的选择。无论选择哪种案例,案例选择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提升判断、推理等综合能力,并给他们的思维一些新的启发。比如在讲授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选择当前的经济时政热点进行案例分析,比如把“三权分置”作为典型案例。通过介绍可以使学生及时知晓“三权分置”是指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并使学生明白这种模式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学生通过这个案例学习,可以知晓国家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农业新举措,了解国家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在讲授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同样可以选择当前的经济时政热点进行案例分析,比如,杭州G20峰会提倡的绿色金融模式。同时,也可以加入最新的微观企业例子,比如互联网金融巨擘蚂蚁金服近日为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了“碳账户”。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其产生和发展必然蕴含大量的经济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本基础知识之后,通过最新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G20绿色金融究竟绿在哪里,并更好地理解发展经济学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学生通过聆听最新的案例介绍,从而加深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时政”新闻具有区别于其他案例的特殊性,其主是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大政方针政策,因此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们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国家的政策,从而有效地弥补学生们就事论事的缺陷,也为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分组研讨是案例研讨教学的核心内容

发展经济学时事案例介绍是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第一部分。分组研讨是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第二部分内容。相较于发展经济学时事案例介绍,发展经济学分组研讨是案例研讨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研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在案例研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时政”案例之后,就可以采取分组研讨和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讨论中,教师应结合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分组研讨中,让学生多听其他同学之言,开拓思路,可以弥补惯性思维的缺陷。分组研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能真正地体现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初衷。

一般情况下,分组研讨案例教学主要采取以下步骤:首先,采取合理方式把参与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形式通常影响着研讨的积极性和研讨效果与质量。分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可以按照寝室为单元进行分组,也可以让同学进行自由分组。如果班级学生人数不是很多,最好采用两人一组的分组方法,可以避免组员太多,有部分成员想搭便车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两人一组的分组研讨方式是最能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方式。同时,教师要对分组情况进行记录,并明确每组的发言人或者小组长。在分组之后,要及时动员学生,说服学生尤其是平时学习不积极的学生。动员以鼓励为主,同时也可以告知学生分组研讨的表现会与期末成绩相衔接。当强调分组研讨的表现是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质量会进一步提升。需要教师强调的是,分组研讨的展现形式要以PPT的形式呈现。教学实践表明,以PPT的形式呈现的研讨方式在研讨效果和学生互动性上比不用教学效果要高很多。同时,教师要合理安排要分组研讨的顺序并明确开始分组研讨的课程时间安排。分组研讨的顺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指定,还有一种是学生自主决定。这两种方式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平时的学习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的知识含量来选择。如果学生平时学习较为积极,那么就可以选择学生自发的方式。在确定分组研讨的顺序之后,就可以正式进入案例研讨环节。在案例研讨环节中,教师要做好记录,明确演讲者,课件制作者和参与者。同时,教师应采用专门的研讨活动记录本对整个活动进行记录,以便在每个小组研讨结束时,全面评价小组研讨的各个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研讨进行点评时,可以从声音、气质、PPT精美程度等方面进行点评,需要注意的是,点评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在案例研讨教学中,教师是互动式案例教学中的核心人物。因此,在进行案例研讨前,教师要做好案例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三、案例研讨模式的教学效果

经过教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案例研讨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案例研讨模式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学生必须亲自查找相关资料。因此,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信息后,特别是对教师之前讲授过的时事案例进行关联后,就需要学生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有效地考察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的发展经济学知识。另外,案例研讨模式要求學生要以PPT形式展示小组的劳动成果。PPT形式展示效果的差异反映了同学之间制作PPT水平的差异,同时也督促了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特别是对那些电脑办公技术掌握不太好的同学,这样的活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督促与激励。最后,案例研讨模式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有的学生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这些好的榜样对于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无论研讨模式的展现结果怎样,只要同学积极参与,就必然加强了沟通,促进了合作。

第二,案例研讨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们通过课件展示,教师发现学生课件的创意与优点,从而督促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层次化、多样化。换位思考的方式促进了教师在制作技巧方面的投入,因为当生动逼真的课件展示在教师面前时,不但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也会对教师产生推动作用。这种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教师更加热情的投入。另一方面,在研讨过程中,当同学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第三,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案例研讨不但针对中国,而且常常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收集其他发展中国家资料的过程,也是开阔学生视野的过程。比如在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问题时,同学们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认真地比较了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征,一些学生得出结论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比中国高,但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有明显的优势,印度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不容忽视,中国应主动借鉴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尽快壮大本国的民族软件产业。由此可见,案例研讨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谭祖谊.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05,24(5):92-96.

[2]徐金海.发展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海峡科学,2006,(12):88-89.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