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高等数学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

2017-06-19楚振艳张利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考核方式高等数学

楚振艳+张利国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高等数学是工科高等院校极其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本文从民族院校高等数学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措施和建议、改革的实效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必须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现行的情况。

关键词:民族院校;高等数学;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61-02

一、引言

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而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其应用已渗透到众多社会领域,且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是工科高等院校极其重要的一门基础课,该门课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运算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学生后继所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扎实的数学基础。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课的育人作用,很多高校进行了高等数学课教学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集中于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完善,往往忽视了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多数高校高等数学课仍旧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来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打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学生由于生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高等数学望而却步。为了更好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必须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现行的情况。

二、民族院校高等数学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民族院校高等数学课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80%)+平时成绩(30%-20%)”形式计分。期末考试成绩主要以学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计分,平时成绩则主要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出勤情况和期中考试成绩等进行评定。目前,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平时的出勤和作业成绩不易量化。高等数学课由于师资、教室数量等原因经常合班上课,上课学生人数多、课时短,实际的听课效果难以直接在课堂上衡量。有的学生即使出勤了,上课玩手机、看课外书、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等现象屡有发生。作业的抄袭情况也无法杜绝,有的学生从来不做作业,交作业时直接拿别人的抄上,表面看起来书写得更整齐,老师更容易给高分。因此,教师经常凭感觉和印象评定平时成绩,使平时成绩的打分多流于形式,学生平时成绩差距不大,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课程的学习,甚至对学习努力的同学带来消极的影响。

2.“一卷定终身”的情况使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由于平时成绩区分度不大,而期末成绩占据总评成绩的主要部分,期末考试又以闭卷卷面考试为多。一方面,学生集中在期末突击,学习过程前松后紧;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再加上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多,民族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距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为了提高考试的过关率,在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中常常会出现一部分书中原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临考前突击背题、押题来应付数学考试。这样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情况,也不能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质,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和高素质的人才。长此以往会给学生产生一种学和不学一个样、会和不会一个样的印象,上课不再认真听讲、抄袭作业,不但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3.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相同的试卷,不易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民族院校学生生源广、不同专业学生水平差距大,并且不同专业对数学的需求、掌握程度和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用同样的试卷去考核不同专业的学生,一方面,会出现有的“吃不饱”,有的“消化不了”的情况;另一方面,试题与专业课结合较少,并且题型比较固定,这样会使学生机械地套用定义、定理和公式,不能理解数学的本质,更谈不上高等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也就体现不出高等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三、民族院校高等数学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原则:考核方法的多样性、考核过程的全过程。所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如笔试、面试、讨论、小论文等;整个评价过程的评价不仅指期中和期末考试,学生可以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学的全过程。多元化的全过程评价强调评价过程,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最终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整个过程可以使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各种“最终结果造成的问题”。

多元化全过程考核方式是把學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把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和知识的理解运用考核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重视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结合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从确立课程考核的原则和思路、课程考核的内容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并据此分析和评价了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课堂表现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考虑分析,回答问题要明确思路,有所创新。

1.平时以考勤考核为主,以作业和上课质量为辅。老师在上课前,可以画点来记录学生考勤;要求学生准备练习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将平时的工作和出勤记录用于平时的表现。

2.阶段性考核的基础上完成大作业质量。设计一些大作业,给学生自由扩展的空间,让学生感到数学有用,自觉用数学思维解决专业问题。要求学生分组或通过独立的操作获取信息和完成课堂任务,它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学生完成每一阶段作业后均须提交电子文件或论文作业,由教师根据每个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估,并记录技能评分。

3.综合考核主要依据高等数学期末考核。期末终结性考核既要考核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数学理论知识点和能力点,还要考核学生数学理论与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应用相结合,考核采取闭卷,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问题,能举一反三。

4.奖励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学习互动、学习纪律、协作能力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记录为奖励成绩,如作业一次A奖励1分,一次学习互动奖励1分等等。

四、总结

传统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没有顾及对于学生数学人文精神与素质的培养。而科学的考核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体现与专业需求相结合,还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励学生注重过程化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高等代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4).

[2]刘裕君.基于CIDO理念的“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3]陶颖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核制度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08,(30).

[4]王贞.孔翔宇.孙滢.民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5]余达锦.杨淑玲.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88).

[6]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考核方式高等数学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