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2017-06-19宋嘉良刘淑艳
宋嘉良 刘淑艳
[摘 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98-0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一)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综合国力大幅的增强。但与此同时,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不断显现出来。诸如,在经济领域,一些人唯利是图,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在政治领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在思想领域,一些人滋长了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意识。这些消极腐败问题严重干扰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市场经济的这些负面影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错误思想的甄别防御能力,保障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正确方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时,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社会的丰硕成果。
(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提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之下,西方的价值观念对我国不断的进行输入和渗透,不断加剧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方面的分歧。倘若不能有效引领这些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任其随意滋长、肆意蔓延,整个社会不但难以达成有效的思想共识,还会引发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的价值冲突,使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无序、动荡不安之中,从而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作用,它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促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能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坚强的保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利益分配、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思想,能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从而为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提供政治前提。
(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
和谐文化将“和谐”当做基本要求,它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也是和谐。和谐文化将思维、价值观、道德标准等集合在一起,和谐文化既和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相统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不能缺少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意识领域中,存在着各种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当各种意识形态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其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在不同的社会思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矛盾。在建设和谐文化时,要努力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从而让核心价值观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它引导社会思想的发展,让它成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做斗争,把握和解决主要矛盾;通过整合有益或无害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使合理的差异得到尊重;同时也要努力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既要坚持包容,也要努力实现统一,要解决好各项矛盾,推动和谐文化的建立,营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氛围。
(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所谓和谐社会是一个团结稳定、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一个社会没有稳定,就无所谓和谐而言,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如果国家缺少核心价值观,它在发展中就会迷失方向,缺少核心价值观,社会也不会有思想道德的存在,人们也不会有共同的追求。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一起,能够使社会实现稳定团结。和谐社会的建设不能离开人民的支持,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社会建设才会始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价值立场,真正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有一套共同的价值标准来约束自我,提升境界;才能以共同的价值尺度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从而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
(一)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能够防止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如果意识形态被瓦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政权被推翻,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也就被摧毁了。为此,敌对势力要想让一个国家发生内乱,就会通过意识形态去攻击对方,他们往往会将人们的思想作为切入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历来对意识形态的渗透作用非常重视,并将其视为进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在他们看来,利用意识形态进行战略渗透,可以避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敌视其邪恶的形象,而且相比于军事战略而言,其破坏效果更加显著,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带来的危害也更大。马克思提到过假如通过观念来进行考察,当某一意识形式受到影响后,与之相关的时代也将难以发展下去。苏联解体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也为我国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要做好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一些西方国家紧紧抓住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机,随处散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社会主义“失败论”,利用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肆意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以此来达到他們的险恶目的。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强劲攻势,倘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坚信马克思主义,不能追求共同理想,没有对我们国家民族深切的热爱,或是没有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就极易被他们所蒙蔽和利用。我们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人民,教育人民,才能让人民群众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这对有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能够让社会思潮实现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質。这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换言之,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意识总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利益格局也在不断趋于平衡,社会结构日益完善起来。我国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经济成分,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选择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正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一个社会里,社会思潮的多元并存本身是正常的,一元独立反而是不正常的。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潮,能够使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社会精神文化更加繁荣,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态势,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与此同时,在纷繁复杂的多元社会思潮中,混杂着一些腐朽错误的思想观念,它们侵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摧毁共同的理想信念,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对我国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这些是学术思潮的同时,也是社会政治思潮,都试图干预和改变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运行的正常轨迹,试图从根本上动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极易导致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与混乱,使许多人不再坚信马克思主义,也不再追求共同理想。回顾历史,苏联在解体前夕,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竞相泛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混乱不堪,最终导致社会解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刻警醒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不好会出大问题,同样,如果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不好,也同样要出大问题。在当代中国,面对各种各样异常复杂的社会思潮,倘若我们不能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核心价值观有效统领社会思潮,最终就会危及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
[ 参 考 文 献 ]
[1] 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红霞.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路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10.)
[3] 李红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4] 王学俭.互联网络境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难题与对策[J].理论月刊,2013(9).
[5] 董亚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3(8).
[6] 饶勇.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