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例探寻“端点”教学的重要性

2017-06-19翟翠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端点射线线段

翟翠红

[摘 要]“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要求是在第二学段的教学中正式提出的。几个主流版本的教材都不谋而合地对于线段的描述均未提及“端点”这一术语,而“端点”是线段区别于射线和直线的本质属性,只有让学生对其有清晰的认知,才能使学生对线段形成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端点;线段;射线;直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34-01

线段是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较低水平,教师应如何着手才能让学生准确把握线段概念的内涵呢?就“笔直的”和“能够测量长度”这两点特性而言,前者凭借直观感知就可以判定,后者是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材料,而对于“线段有两个端点”这个区别于射线和直线的本质属性,该不该教,该如何教,值得我们深思。

一、用端点定义线段是从感觉到知觉的过渡

【片断一】

师:我出一条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谜面是“一丝丝,一线线,纺纱织布少不了。”

生:线(毛线)。

师:观察你们课桌上的毛线,是笔直的还是弯曲的?如果是弯的,你能把它变直吗?

(学生将毛线拉直)

师:生活中有线,数学中也有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形状的线形图)

2.在图形中认识线段

师: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是直的线。回忆一下,这样的线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里出现过吗?

生:出现过,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四边形、梯形里都出现过。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

师:谁上台来指出哪条是“直的线”?

(学生沿着一条边完整地勾画了一遍)

师:如此看来,这些“笔直的线”是有起点和终点的。起点和终点位于“笔直的线”的两端,统称为“端点”。像这样,有起点和终点两个端点的笔直的线,叫作线段。

(板书:笔直,有两个端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某一方面的属性,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其他方面的属性,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整体感觉。从毛线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总结出毛线是可以拉直、有一定长度、有两个“线头”的线条。毛线的各个特征能引起学生的整体心理反应构成知觉,这种知觉促进学生将毛线的许多特征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稳定的认识。教师以学生对毛线的感觉这种简单、低级的心理为基础,推出“线段”这一高级、复杂的概念,将毛线的“笔直”“线头”“长度”这些常识转化为数学概念上的“直的”“端点”“可测量”等物理量,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对毛线的感觉。

二、添加端点后的引导学生对比

【片断二】

师:如果让你单独画一条线段,你会画吗?

(学生试着画出线段,教师展示学生所画图形)

师:画线段时要注意哪几点?

生1:要画直,不能弯曲。

(教师出示规范的线段图形)

师:老师画的和你们画的有哪些差别?

生2:老师画的比我们画的多了两个短竖线。

师:我为什么要刻意画出两个短竖线?

生3:強调两个端点。

这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注意短竖线”这个问题上花了一番心思。教师先让学生画出线段,然后自己画出带有明显短竖线的线段,利用两个图形形成的鲜明对比,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短竖线上,从而使其关注到线段的端点。教师如果在学生画出的线段上添加短竖线,而不是自己画出带有短竖线的线段,吸引学生注意的效果会更好。因为相对新异比绝对新异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理解端点需要逻辑也需要想象

针对“端点”这一概念,各版本教材中均没有明确的定义,似乎在暗示二年级学生没必要掌握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绕开“端点”。因为没有端点就无法准确定义线段(包括后面的射线和直线);没有线段这一定义项,就无法准确定义长度等相关概念。

其实,平面图形中的线段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线条相差无几:线条的“两头”就是端点,端点的本质就是有限长度线条的起点和终点。想象后的几何端点剥离了大小、面积、形状等概念,而只留下确定位置的坐标功能。因此,理解“端点”需要逻辑也需要想象。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端点射线线段
非特征端点条件下PM函数的迭代根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算子及其交换子的加权端点估计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