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日语教学现状研究分析
2017-06-19蔡剑霞
蔡剑霞
[摘 要]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面临高龄化社会的危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技能型医护人才急剧短缺,在高职护理院校中开设涉外方向的护理专业成为必要。通过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日语教学现状开展调研,深入剖析存在的弊端,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符合岗位需求及适应社会发展、走向国际的复合型应用性医护人才。
[关键词]日语;护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学模式;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70-04
一、专业发展背景及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医疗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而各国老齡化进程加剧,加上一些国家还存在“少子化”现象,造成世界范围内的护理人力资源匮乏。而中国有着广阔的人力资源市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技能型护理人才,加速护理的国际化进程已然成为必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医学类学校的涉外护理专业自然凭借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应运而生。
我校作为一所办学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沿,从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在全省率先开设英语、日语涉外方向的护理专业。英语护理方向班已不稀奇,但在当时开设日语护理专业在江苏省开了先河。据了解,目前全省除了我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前后开设日语护理专业外,其他学校几乎没有日语护理专业。也正是因为这样,日语护理专业在摸索发展中陷入了迷茫期,有外部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发展日益暴露出来的问题,导致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我校是一所老牌的中专学校,后经过升格发展为职业学校,学生全部是初中毕业起点,实行五年一贯制教学。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的局限性
目前,日语方向的护理毕业生仍是以国内就业为主,国外市场的开拓还需要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才行。外部因素是因为学生在日本就业的话必须拿到2个通行证。第一个通行证是语言关,须通过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简称“JLPT”一级即N1水平),这个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学生有这个意愿和学习意志力,加上老师的指导,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第二个通行证则是资格证,即学生必须通过日本的国家护士资格考试。这个考试有国内学历年限的硬指标,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语言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而现有的日语教学只是通识教育,未能与专业有机融合。专业日语相关的教程国内几乎没有,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课程设置
基础日语主要由精读与会话两部分内容构成,精读安排6个学期,每周6-8课时;会话安排6个学期,每周2课时,总课时896。如表1所示。课程教学训练了学生日常生活场景下的语言技能,尚未与职业技能建立必然的联系。同时,一般来讲,口语会话由外教承担教学,但外教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均无法预估,如果出现了问题,以现有的师资数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甚至会出现取消会话课的问题。
(三)教材
采用了目前国内较权威的新编日语教程,内容规范,知识系统完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使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日常交流技能和满足能力检测的要求,但无法与专业学习衔接起来。目前国内并无现成的适合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护理日语教材,而进口教材成本太高,使得日语课程的内容与护理专业的临床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课程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联系不够紧密。
(四)教学模式
由于受空间、师资等限制,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没有知识储备,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教师的讲授偏多,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这造成学生的学习方式被动机械,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五)其他
作为五年一贯制高职校的学生,入学时年龄偏小,对日语还没有建立太多认识,所以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面对紧张繁重的专业学习时,如何看待日语学习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学习现状,调整和改进教学。
基于上述各种存在的问题,外部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的问题,作为教师个人可能无法解决,但从教师的层面来讲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在课堂上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上。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决定对我校在读日语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行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能有效解决问题、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调查方法、内容及情况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在校日语护理专业所有学生为对象,开展“日语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形成书面报告。目前在校3个年级,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班,虽然样本不大,但已经是可以提取的所有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35份,收回135份,有效调查问卷127份。
(二)调查情况及分析
如何提高日语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地掌握日语交流技能,这是日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能详细地了解我校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想法,有的放矢,笔者通过对学生日语学习态度、日语学习方法及教学模式的喜好等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并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改进日语教学模式。
日语学习现状调查数据及分析见表2。
主观题:你觉得在日语学习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会选择继续坚持学日语吗?
表2为护理专业学生日语学习现状调查表,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主观题如上所示。根据统计数字显示,(1)近31%的学生对日语学习感兴趣,而有21%的学生对日语一点兴趣都没有,另外48%的学生则认为兴趣一般。(2)对于自己的日语学习情况,只有24.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水平良好,而51.97%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水平一般,另外23.62%的学生认为自己日语基础差,这部分学生以新生为主,对自己很没有信心。而感觉可以的则是中高年级学生。(3)对于日语学习方法,有80.31%的学生认为是死记硬背,小部分学生则是通过看漫画或靠语感学习日语。(4)针对学习日语的目的,只有23.62%的学生是凭兴趣学习。回答兴趣一般的学生都是家长包办型的,“父母命不可违”,另外一类学生是无所谓,父母让上什么就上什么。(5)70.08%的学生不敢主动运用日语交流,而有29.92%的学生不顾忌犯错敢于大胆开口用日语。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也经常看日语课外书。(6)对于课外学习,主动学习的学生占8.67%,这些学生几乎都是班级里的“学霸”,学习目标很明确,不管将来在哪里就业,每一门课都要学好。整体来说,对于这份问卷表,低年级学生的配合度最好,更为客观,而高年级的学生思想变得复杂,回答得简单而谨慎,但总体对日语学习热情日趋平淡,甚至学习目的已经模糊,觉得没有必要学习,还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找不到坚持学下去的理由。
这些数据反映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日语存在着一定的被动性,对日语学习的动力普遍不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表3为传统日语教学模式的调查,图1为表3的数据图。传统日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被定格为“传道、授业、解惑”,从表3和图1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占据主导,而语言知识的传递只能让学生学习到日语的基础知识,而并没有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技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利于学习者掌握日语学习技能。需要指出的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不可或缺,例如语言语调,需要教师反复示范带读,因为基础不打好,会严重影响日后的学习效果。
从表4和图2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逼真的语言环境之中,运用类似的话语模式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客体的认知,并在表达中逐步建立起一种认知或情感上的联络,从而巩固其掌握的话语模式。这才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的教学模式。因此,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尤其重要。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日语学习还是有期待的,希望能够多练习,发挥日语学习的实用性,提高运用日语的能力,但是学生难以找到持久学习日语的兴趣点,因为日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时间上有冲突,内容与专业没有关联,实际生活中真正用到的机会少等。由此可见,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如果能将日语学习其与专业融合,既能解决与专业课学习时间的矛盾,兼顾两者的学习,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
三、基于调查结果制订教学策略
(一)教材
教材是根本。护理专业日语教材最好能够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以传授实用性的护理专业知识为目的,并兼顾语言和护理技能两方面。教师可以尝试学习和了解医学专业知识,利用在卫校的便利条件,多向专业课教师请教,走进课堂多听课多学习,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尝试上网搜索浏览日本图书馆、医疗卫生网站,查阅资料,搜集护理医学专业的专业术语。同时,借助学校、毕业生的资源,了解地区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赴日本进修的相关信息,请有进修经历的专家提供资料,帮助共同编写护理专业日语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二)学习策略
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观,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教师给学生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把学习时间延伸到课前和课后。
1.记忆策略
单词记忆难倒了不少学生,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单词的记忆策略,如果掌握了汉字音读和训练的规则,触类旁通,会发现学会了一个单词,就可以学会2~3个单词。因此应引导学生遵循记忆规律,借助联想思维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思维导图记忆法,即要求学生在学习新单词前,除了预读外,还需将单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再按相同属性划为一类进行联想记忆。如:名词里有水果名词,把学过的和正在学的水果名称汇总一起记忆,如:りんご、バナナ、スイカ、みかん等,能更加系统全面的记忆单词。最后,教师例句的引用上应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将单词代入一定的句型中去记忆,让学生既掌握了句式,又记住了单词,以点带面,提高记忆效果。如:戻る,教师可以以学生每周五回家,周日返校为例,让學生用戻る造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2.交际策略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Sandwich教学法是小组合作的升级版,改变了学生定格在固定的位置上单一学习的模式,让整个课堂活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一定轻松,信息交互更加频繁,开口说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课前演讲,可以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给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创造条件。小组讨论应确定主题,明确任务分工(资料收集、制作课件、演讲练习、设置互动问题等),形式题材不限,给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自我展示的空间。同时,引导学生要根据演讲主题提出问题或观点,与演讲者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在最后进行总结之前,也参与其中交流。这种师生的共同参与交流,教师的点评指导可以让学生找到被关注的存在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再如,班级内部可进行配音竞赛,剧本故事的分享等交流活动。配音者在配音过程中对角色的理解把握,现场的表现都可以吸引学生融入故事的情景中去,甚至促使学生回家后搜索感兴趣的素材尝试模仿练习。另外,分享交流好听的日文歌、表演对话或小短剧的形式,也能让学生开口表达,展示自我。
(三)教学场所
教学场所是所有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保障。人都会有视觉疲劳,同样的道理,学生每天在同一个教室看到几乎站在相同地方的老师,没有了任何新鲜感,上课偶尔走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除了固定的教室,那么学校的录播室、视听室是否可以为我们所用?学生偶尔进入这样的教室,他们的新鲜好奇感,无疑会带来高质量的配合度,上课的老师自然也就心情舒畅了。当然,教师需要控制好利用的频率,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有了专业日语教材后,日语课完全也可以像专业课老师那样把课堂搬到演示教室,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护理实训室与模拟病房,创设真实的临床护理活动场景,通过医患角色扮演、实物演示、护理操作、多媒体运用等方法来模拟医护和患者对话情境,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培养学生学习护理日语的兴趣与热情。
(四)教学评价
注重平时的课前演讲、参与互动、回答问题、背诵复述、考核测验等动态生成的过程性评价,笔试与日语能力等级考试相结合,作为终结性的综合评价。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外部的因素会越来越好,更多的是从内因出发,教师努力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研究和了解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和职业需求考虑,有责任和义务改变教学现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我们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跨出国门而做出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玉莹.日语教学浅谈 [J].科技资讯,2013(5):201.
[2] 葛一鹏.略谈新生阶段的日语教学策略[J].科技信息,2014(9):99.
[3] 刘佳.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0(19):186-187.
[3] 王琪.日语学习心理与策略[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 戴运财,戴炜栋.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J].外语界,2010(1):23-30.
[5] 陈要勤,张积家,王悦.认知风格对日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1):58-66.
[6] 刘佳.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0(19):186-187.
[7] 陈要勤.日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与口语能力关系的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5):85-9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