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民间技艺

2017-06-19马蕊

收藏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铁匠手艺陕北

马蕊

古老的艺术,别样的年味。2月4日是农历正月初八,刚刚立春的陕北大地尚有一丝寒意,但挡不住朔方集团院子里的热闹。

为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挖掘整理和传承发扬民俗民间文化活动,榆林高新区管委会与陕西朔方文化投资集团联合举办了“2017年民间艺人传统技艺展演”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陕北地方传统手工工艺,有铁匠打铁、毡匠擀毡以及石匠、席编、毂辘匠、柳编工艺、刺绣工艺、传统织布、农家针线、驴推石磨、剪纸、泥塑等十几项古老传统的工艺技能,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传统生活状态,寻找原生态工艺制作与开发新的产业结合点。

在铁匠打铁现场,出生于1955年的马会元驻足良久。他回忆说,在陕北旧时的俗语中,有“一居官,二打铁,三弹羊毛,四擀毡”的说法。由此不难看出,铁匠在当时算得上是一门好营生。旧时铁匠打铁,大铁锤重重地击打在火红的铁块上,火星四溅,铁锤锤击声和炼铁炉风箱一张一合的声响,夹杂着四围嘈杂的人畜声,简直就是一首美妙的混响乐曲。可惜的是,涉农的手艺正在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院子里小毛驴蒙着眼罩,拉着石磨不停地转圈。来自清涧的苏润英告诉身边的孩子,当年姥姥、姥爷就是这样加工各种口粮,他们的儿女、孙辈都曾经吃过这样的食物,这样的场景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独具陕北特色的民俗泥塑吸引了一群孩子的目光,这些泥塑真实再现了陕北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让人不由自主地走进山村、故土、童年,感受陕北人的勤劳、朴实。

活动展示中,还有剪纸、木匠、席编、纺线线、针线活等民间技艺。

朔方集团负责人表示,民间土匠艺人展演活动是一场原生态的展演活动,再现了古老年代的乡土生活气息,展示了工匠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即将逝去的传统手艺留在下一代人的记忆中,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带领大家融入到传统本土文化、民风民俗。

毡匠,正在消失的老行业

民间艺人及群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上自然少不了老行业

毡匠。

陕北旧时的俗语中,有“一居官二打铁,三弹羊毛四擀毡”的说法,由此不难看出,擀毡在当时算得上是一门好营生。曾几何时,无数的陕北毡匠背着长弓、肩挑竹帘,游走在大街小巷、山里乡间,为人们制作毡帽、毡靴、擀毡。而今,毡匠这个老行当却渐行渐远,成为大多数人收藏心底的永恒记忆……

在旧时的陕北,不管城镇乡村,家家户户的炕上都铺有毛毡。炕上的毛毡,冬季既隔热又保暖,夏季又可以防潮,加之其耐磨性好,因此很多陕北人都将毛毡视为家庭的必备物品。

擀毡是制作羊毛毡工艺的统称,可分为弹毛、铺毛、喷油、加黑豆面、洗毡(擀压)、定型等六道工序。弹毛既是苦力活,又是技术活。毡匠手里是一张长约七尺的弹毛弓,弹毛时左右开弓、上下翻飞。大弓的聲音如琴似弦,毡房尘土飞扬,板结的羊毛一根根松开,一根根飞起来。铺毛时,毡匠要把如纸一样薄的毛层层叠叠铺匀、铺满,然后喷油。毡匠喷出的油是一个扇面,恍如一张蜘蛛网、一层薄雾,细细的油珠落到弹好的羊毛上后,再将豆面撒上加水用力挤压,羊毛就会紧紧地凝结在一块。洗毡更是一道巧活、关键活,擀好的毡能一铺二三十年,学问都在洗毡上。毡的大小、长短是根据炕、床的长短宽窄而定的。最后一道工序叫出毡。这一环节结束,一条完整的毛毡就呈现在主家面前了,在太阳地量晒干后便可使用了。擀成后的一条好毡,就像一件艺术品,一幅民俗画。

眼下,城镇化的进程早已蔓延到了僻遥乡村,农村几乎都舍弃了原有的旧窑洞,搬进了城镇里亦或盖起了平房,睡上了绵垫子床,毡匠也就没有施展手艺的地方了。于是,再也看不到擀毡的场面。就这样,有关擀毡和毡制品的这种古老工艺,也慢慢地失传。当小编走进两位毡匠师傅谈到传统手艺的传承时,师傅略显失落地说,现代技术以及机械的应用对传统手艺的冲击相当大,某些手艺即将成为历史,但他希望有人能传承擀毡的技艺,把这一手艺流传下去。

手指尖上的风景——传统手工织布

“过去,老年人穿的衣裳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织的布做的,很多家庭全家依靠织布生活,一个女孩子除了操持家务外,能挣到钱的活并不多,织布在那个年代算是个比较能挣钱的行当了。手工织布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织出的布又被称为“老粗土布”,原料以棉、麻为主,是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那时候的人们几乎都是穿着这种手工土布衣服长大的。”李阿姨说。

李阿姨还介绍到,这种传统手工织布制作过程工序很多。目前从事传统手工织布的农户非常少,农村年轻人极少接触,懂得这种手艺的人更少了希望加强保护和传承。

那怎样才能织出一匹好布呢?见小编好奇,李阿姨不厌其烦地介绍起来。

“手工织布的过程相当复杂,大体有弹絮、纺纱、缨线、经布、织布等几个环节,从_朵棉花到织成布料,要付出很多辛苦。而且织布要用很多工具,不仅是体力活,还是繁琐的手工细活,没有耐心的人是织不出好布来的。”她两只脚不停的踩在踏板上,有节奏地一上一下,梭子来回穿梭,随着织布机转动,一手推一手拉,一条条纱线在这复杂的工序里织成一块块结实耐用的布。李阿姨一边织布一边笑着自豪地说。

“尔今,随着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有了更多更好的替代品,来取代这种传统的布匹。而随着市场的萎缩,加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年轻一代只有少数人学习这种传统织布技艺,使得传统织布在有数百年历史的技艺日渐消逝,许多古老的织布机长期闲置无人问津,一些老人虽有从事这—工艺的执著与热情,但大多数已力不从心,这个传统手工织布技艺正在走向消亡的边缘。”围观在织布机身边的几位年长的观众插言道。

听着李阿姨和观众的讲述,小编不禁感叹,若干年后,唧唧的织布声还能传多久?

渐行渐远的民间手艺——铁匠

铁匠这一手工业者,曾为人们的用具方便做出不朽的贡献。从农用的镢头斧杖、锄头镰耙,到家用的马勺汤匙、笊篱饭勺,以及各色工匠使用的锤錾铁撬、铁锯刨刀、铁钩铁铲等,陕北人的生活似乎离不开身怀绝技的铁匠。因此,旧时因为铁匠活路宽泛,收入丰厚,故而人们对铁匠这一营生极为推崇,并有了“一坐官,二打铁,三弹棉花四擀毡”的说法。在朔方集团“红红火火过大年”本土匠艺人及群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上,这门传统手艺展示必不可少。为了一探“究竟”,2月10日,小编专门走近铁匠艺人

赵伟师傅,攀啦起来。

铁匠的活动和技艺的展现,多在街头集镇安营扎寨开摊设铺,一边打铁造具,一边出售铁器。更有一些匠人肩挑风箱炉具,流动游走在乡间,上门为用户打造用具。这种以用户为“上帝”的服务模式,既为用户省时少跑路,又为铁匠的收入增加而皆大喜欢。

赵师傅介绍,一般的铁匠由师徒两人组成,亦有三个徒弟的。铁匠使用的工具繁多,名目复杂。主要有风匣、火炉、大小铁锤,各种钳子、剪子、轧子、砧子等。砧子是铁匠必不可少的用具,打铁时垫在铁块底下的器具。四腿蹬地,凸圪梁状高顶盖,一旁铸有双耳,一旁开有小孔,可嵌入铁棒用之。有谜语编排说:“四蹄蹬地两耳扎,尾巴长在旁偏洼,生来就是爱挨打,一天不打不得发。”

赵师傅毫不吝啬自己的语言接着说道,至今仍有极少数的铁匠铺在坚守着这份传统的营生。现在老街上的铁匠铺都是子承父业式的父子店、夫妻店,手艺精湛,生产的上百种铁器产品很受顾客欢迎。但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观念的改变,传统铁器行业日渐衰落,生意冷清,他们夫妻俩起早贪黑忙碌,一个月只有几千元收入,或许不远的将来,这项饱含劳动人民智慧的传统行业将会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

可见,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要解决的课题:拿什么拯救你,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

猜你喜欢

铁匠手艺陕北
手艺
铁匠教子
宝刀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最贵的不是手艺
铁匠的发明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老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