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业时代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7-06-19刘莹
刘莹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相应地,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才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作为国内已有的12类本科复合培养实验班类型之一,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因横跨管理与工科两大学科而显得独特、新颖。笔者全面总结了该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效果,发现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复合优势已在学生身上不断显现,可以满足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创业时代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新创业时代;本科人才培养;复合培养
2013年,美国作家迈克尔·塞勒的著作《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指出,技术专家创造了5次信息处理的浪潮,依次为大型电脑、小型电脑、台式电脑、互联网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而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合力将不断增强,并将最终改变商业、工业以及整个经济的形态。如今,迈克尔·塞勒书中未来移动世界的全景画面已徐徐展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金融与产业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健康发展”。
面对移动智能浪潮,肩负着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自然责无旁贷。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要求,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笔者对国内39所“985”高校进行调研发现,部分高校已开始探索、实践并创新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先后创办了各类交叉学科的学院(实验班)。目前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实验班有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四川大学的吴玉章学院,武汉大学的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等,但这些学院(实验班)中没有应用跨学科大类交叉的复合培养模式。
2008年,在国内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管理和技术复合型人才稀缺的现实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依托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和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支持下,构建了具有工科院校鲜明特色的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这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横跨管、工两大学科,被《高校招生》杂志单列为一类实验班(总计12类)。
通过8年的实践,“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已有5届学生毕业,人才培养初见成效。本文将全面梳理该实验班的人才培养实践情况,并提出完善该模式的若干思考。希望本研究能对其他理工科高校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参考价值。
一、管理-电子工程复合人才培养实践情况
1.人才培养的目标、思路
“管理-電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是电子科技大学在本科教学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重要探索。在整合经济管理和电子工程学科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学校明确将“具备复合型知识、能力、思维及国际视野,具有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实力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和经济管理才能兼备的未来领军人才”作为复合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前瞻、创新、广博、领导”的意识,树立学生“大气、大为”的志向,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学院探索并厘清了复合实验班培养的两大思路:一是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包括构建课堂教学模块、素质培养模块、能力培养模块及经济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融合的平台,并以两阶段、多层次、全过程的导师制为纽带,分层次、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复合型能力结构和思维方式;二是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培养体系的实施,包括建设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以及组织、制度和经费保障体系。
2.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与特色
(1)构建3大模块、1个平台以及以导师制为纽带的人才培养体系。
复合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都有高标准和新要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复合型人才特点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见表1)显得尤为重要。
①构建有融合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块。建设由通识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和跨学科融合性课程组成的3级课程结构,注重教学内容的交互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启迪性,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3级课程结构包括:通识课程;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打破专业壁垒和原有课程的界限及框架开设的跨学科融合性课程。教学内容的交互化是指在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中强化经济管理思维,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加入信息技术背景,实现双专业学科主体知识的相互支撑和合理渗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启迪性是通过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角色扮演、讨论教学、自我认知、专项训练和企业互动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复合型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其研究和实践的兴趣及能力。
②构建内外兼修的素质培养模块。通过英语夏令营、国际交流、人文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英语夏令营为学生营造国际交流的环境,搭建英语学习平台;通过多元化的国际交流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到境外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和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人文讲座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和学者开设文化、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讲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实现内外兼修,为知识的积累和融合创造更好的条件,也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③构建研究和实践并重的能力培养模块。以前沿讲座和暑期学校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建立以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SRT计划)为核心、以创新基地为平台、以各级经费为支撑的研究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以企业家讲坛为引导、以团队素质训练为手段、以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的复合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④搭建“技术与创业管理”课程平台(见表2)。以项目为载体,以系列讲座为手段,使学生具备产品需求文档开发、商业计划书和产品营销方案开发等能力。依托“技术与创业管理”,围绕技术开发项目和技术企业创业项目,由具有复合能力的教师和业界成功人士围绕项目开展系列讲座,将课堂学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组队参加技术项目的开发团队,并鼓励学生参加技术创业大赛,使学生具备产品需求文档开发、产业技术开发、商业计划书和产品营销方案开发能力以及管理技术企业的能力。
⑤实施两阶段、多层次和全过程的导师制。在学习和研究实践两个阶段,构建覆盖学习、研究、实践和心理四个层次的导师队伍,融入3个模块、1个平台,全过程参与学生培养。低年级学生配备不同学科的教师担任学习导师,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规划;高年级学生通过与导师的双向选择,由教授及其团队担任研究导师,指导学生在管理、电子工程学科以及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另外,由包括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内的成功人士担任业界导师,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教师担任心理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知识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2)完善支撑保障体系。通过跨学科选拔、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国际访学、国内外引进等方式建设师资队伍;建立实验班管理委员会,完善规章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提供组织、制度和经费保障。
①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从经济与管理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中遴选教风优良、专业技术扎实的教师,共同建设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跨学科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实践以及国际访学,同时在国内外引进具备复合型能力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担任教学、教务工作者和教学科研管理者,培养、引进复合型、国际化教师。
②建立包含战略研究、专业建设、导师管理、专项工作等工作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在内的实验班管理委员会,为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质量提高制度,教风建设制度,师资引进、培训、激励与管理政策等,为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为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二、管理-电子工程复合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
目前,复合实验班开办近8年,毕业学生人数557人,在读学生人数394人。学生的复合优势不断显现,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国际化视野得到拓展,复合背景受到社会认可,学生对培养体系给予了较高评价,复合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
1.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和实践成果体现复合优势
学生全部参与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研究成果中有6篇发表于《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另有多篇被国际学术会议录用。从学生的研究选题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还涉及其他专业理论及分析工具,体现出学科交叉培养的效果。学生获得包括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26项,省级奖项19项,校级奖项103项,充分说明复合实验班学生已养成了在管理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走出去”和“引進来”的规模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复合实验班已建成暑期企业实习和文化交流项目6个,短期交流项目3个,“2+2”联合培养项目2个,交换学习项目2个,成建制赴国外学习课程项目1个;具有出国(境)学习访问经历的学生比例累计超过35%,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出国交流比例。外方学校对复合培养班学生的好评不断增加,许多学生都收到了交流学校发出的继续深造的邀请。通过对外交流,学生的国际视野得以扩展,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激发,各年级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均居电子科技大学全校前列。此外,复合班举办的暑期英语夏令营吸引了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全球著名高校的学生参加,参与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学生的复合价值得到认可,出国深造和考研比例明显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双高”
复合班学生的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复合型背景引起了国外大学(特别是工科背景大学)的高度关注,30余所国际知名学府向学生发出了深造邀请,出国深造比例不断上升。自2014年起,毕业年级出国深造比例超过20%,考研比例突破30%。毕业生就业岗位从传统的经管类岗位向技术类、复合类岗位延伸,45%以上的学生前往世界500强和中国电子信息100强企业就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学生就业满意度高。根据麦可思发布的《电子科技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最能体现毕业生质量市场价值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指标方面,“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5820元,高居我校毕业生收入水平前列。
4.毕业生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认可度高
为考查复合实验班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毕业生均填写了复合实验班综合素质培养体系问卷。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复合”的概念高度认同,达到了工程素养与管理意识互相补充的效果,其自身思维的严谨性和发散性、数理分析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及市场意识均得到了提升。结果还显示,素质提升、研究能力、实践能力3个模块平均得分都在4分以上,表明学生对培养体系高度认可,其中,野外团队素质训练、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企业实习与社区服务、国际交流等环节得分较高。作为连接各个培养模块的纽带,导师制获得了学生最高的评价,92.1%的学生认为在学习生涯规划、认识专业、选择专业、研究训练计划等方面,导师发挥了突出的指导作用。
5.管理-工科复合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高考招生》杂志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开办的实验班分为12类,其中“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以其横跨管、工两个学科的复合性被单列为一类,只有电子科技大学对此进行了实践。该文被新浪教育、高考频道、天涯等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复合培养班的学生及其家长均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度认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8年多的实践,复合实验班已形成了规模稳定、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前往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进行了宣讲,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强烈兴趣。近几年,佐治亚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高校先后到电子科技大学进行调研和学习,希望结合其学校特色进行推广。
三、管理-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再探索
1.进一步优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基于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复合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评估“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包含3大模块和1个平台,并以导师制为纽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堂教学模块,要启动核心课程改革工作,进一步实现双专业学科主体知识的相互支撑和合理渗透,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一是对部分经管类的课程实施改革试点,探索小课堂多教师、探究式、体验式、案例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二是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加大信息技术背景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复合认同感;三是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弹性学制,让学生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与潜力。
在能力培养模块,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环节,加强创新基地的建设,拓展现有的创新和创业平台。一是进一步构建递进式复合模式,整合经管、电工及校内外多方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班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整合+专业融合+能力复合”的递进式复合模式;二是提供经费,保证学生参与电工综合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复合路径;三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实习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形成包括竞赛参与、论文发表、科技成果、科研活动、课外实验、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创新实践学分体系;四是开拓全新的实践路径,除了加大教育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投入,还要实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企业、用户、学生、学校、社会的多方共赢。
2.进一步探索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大学科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考虑到“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渐加深,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密切结合不同学科领域相互交叉和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信息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探索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大学科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生命医学、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经济、管理等学科进行深度整合,建立大学科创新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学术带头人、首席教授交叉组队开展本科复合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学科与学科之间打破专业壁垒和原有课程的界限及框架,开设跨学科融合性课程,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塞勒.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3]陈煜,汤智.创新人才培养:美国比照下的反思与变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4]刘冠华,东晓明.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2007(1).
[5]张海燕,吴风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解析[J].教育探索,2008(2).
[6]李祖超,張利勤.美日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3).
[7]董泽芳,袁川.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与启示——以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东京大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4(4).
[8]黄达人.大学的声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9]徐保华.复合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神州,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