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题课上“教”转化为“学”的探索

2017-06-19宋欢欢

中学物理·高中 2017年5期
关键词:一题多变课堂教学

摘 要:以“过山车模型”的习题课为例,探究习题课上如何实现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首先,让学生带着教师把“教”转化为“学”的问题审题,从而学会解题时如何审题;其次,通过“过山车模型”的演示实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思考以及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解决习题;最后,对习题进行“一题多变”,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学会对习题的拓展与理解.这种习题课的模式可以推广到一般的习题课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过山车模型;一题多变;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教”转化为“学”的实践与探究》,课题批准号:2016YQJK166.

作者简介:宋欢欢(1983-),女,安徽淮北人,理学硕士,中学物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教多少,学多少,怎样教,怎样学,不教不学.教与学成了死板的模式.教师没有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到头来是老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的现象也造成了学生学习活动过重负担,教的效益不能提高.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又影响了对人才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与学将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9节的课后习题教学为例,探究习题课上如何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

课本习题 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图1).我们把这种情况抽象为图2的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实验发现,只要h大于一定值,小球就可以顺利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如果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h至少要等于多大?(不考虑摩擦等阻力)

1 让学生带着“问题”审题

教师利用“问题”引起学生主动去思考,从而代替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的思路.教师把传统教学中的“教”通过问题转化成学生的“学”,让学生养成做习题前要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审题.

问题1: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经历了几个运动过程,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如何?

问题2:研究对象的哪几个运动状态要特别关注?

问题3:已知什么?求什么问题?

问题4:本题的“突破口”是什么?

學生审题后,教师通过提问或学习小组自己展示,解决以上问题.本环节的设置适用于一般的物理习题.

2 通过“过山车模型”的演示,营造学生“爱学”的氛围

教师:同学们,游乐场中过山车游戏刺激吗?

学生:刺激.

教师:再刺激点,若不绑安全带做过山车,同学们你们敢坐吗?

学生:不敢.

教师:我敢,而且很安全.并且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我是对的.

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想去了解为什么,营造一个让学生想去学习的课堂氛围.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并记录与思考实验结果.教师演示小球从以下地方静止释放:(1)弧形轨道上比圆轨道的最高点低的A点;(2)弧形轨道上与圆轨道的最高点等高的B点;(3)弧形轨道上比圆轨道的最高点高一点的C点;(4)弧形轨道上比圆轨道的最高点高较多的D点.

学生通过观察,得到实验结果:(1)小球在A点静止释放时,小球不能顺利通过最高点,小球最终停在圆轨道的最低点;(2)小球在B点静止释放时,小球不能顺利通过最高点,小球最终从圆轨道上掉落;(3)小球在C点静止释放时,小球不能顺利通过最高点,小球最终从圆轨道上掉落;(4)小球在D点静止释放时,小球能顺利通过最圆轨道上的高点.

教师通过演示合理“外推”到生活中比较刺激的过山车运动,提问:如果我们坐过山车不系安全带,那我们是否一定从过山车上掉下来?

学生:可以不掉下来,如果释放点是类似的“A”点或“D”点.

教师:为什么?以及如何确定“A”点或“D”点的位置?

通过演示实验,结合生活中的过山车,调动学生“渴望”寻找答案的决心,从而把学生带到一个学生“爱学”的氛围.

3 鼓励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强调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最“快”寻找到“答案”.“慢”的小组对“快”的小组提出质疑.教师根据小组的展示,进行适当的引导.最终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利用不同方法解题.

其它解法:方程③可以改为利用动能定理.

4 分析解题过程,对习题“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拓展能力

物理习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理其宗.如何让学生把握住习题的“其宗”就很重要了,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会一题,掌握一类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学会对习题“举一反三”:

(1)本题已知哪些物理量?求什么?

(2)本题利用了哪个过程或运动状态,用什么规律,有哪些方程呢?

(3)本题没有用到哪个运动过程或运动状态?

(4)本题可以有哪些扩展?

教师通过启发与引导,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一题多变”.

习题变式1 已知量与所求问题互换.

通过对问题(1)的思考,得到的已知量:圆轨道的半径为R、N≥0,所求的物理量: h至少要等于多大?

习题改成: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实验发现,只要R小于一定值,小球就可以顺利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如果已知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的高度h, R不能超过多大?(不考虑摩擦等阻力)

求解过程 方程①、②、③不变.

习题变式2 小球在轨道最高点的弹力变化.

习题改成 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若小球可以顺利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如果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求h的取值范围?(不考虑摩擦等阻力)

习题变式4 考虑摩擦力.

习题改成 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若小球恰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h,求小球从弧形轨道上释放到圆轨道的最高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求解过程 方程①变为N=0,方程②不变,方程③改为:小球从静止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2R)+Wf=12mv2.

习题变式5 小球不脱离轨道.

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h取何值时,小球不会脱离轨道.如果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不考虑摩擦等阻力)

这种“教”转化为“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一般的习题课.模式的流程是: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讨论、交流,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解决习题——通过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对习题进行“一题多变”.

猜你喜欢

一题多变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构造能力
“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策略
习题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