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理论在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2017-06-19潘贵春何汝冰蔡东娣梁丽芬王和磊庞俊琛
潘贵春 何汝冰 蔡东娣 梁丽芬 王和磊 庞俊琛
自我调节理论在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潘贵春 何汝冰 蔡东娣 梁丽芬 王和磊 庞俊琛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理论在焦虑、抑郁状况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自我调节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基本恢复正常,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调节理论在焦虑抑郁状况患者中有着突出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自我调节理论;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生活质量
抑郁症为现阶段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大量数据显示[1-3],目前抑郁症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主要病因之一。据报道[4-5],抑郁人群死于意外事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远高于非抑郁症人群,至2020年,在各种病因中,因抑郁症而死亡的人数将上升至第2位。因此,寻找有效途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护理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给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的干预护理方式后发现,自我调节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精神科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符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入组标准:初中及以上学历;无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能够理解问卷,并且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能够准确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状态。排除标准:文盲或合并其他疾病而无法独自完成问卷调查的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1.3±2.8)岁。对照组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1.4±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引导、用药指导、病房护理等。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我调节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定护理方案 建立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工作经验在3年及以上的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等;患者入院后由护理干预小组与患者充分交流,以充分详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病情程度,并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学历、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信息以及自我认知调节理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1.2.2 具体护理措施。
1.2.2.1 基础护理 疾病知识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知识讲座,每周一次为患者进行宣教,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的病情,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生活方面,帮助患者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每天做到早睡早起、适量运动,如晨间病区操场散步、踢键子、打乒乓球等;饮食方面,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食富含维生素B、氨基酸的食物,如鱼肉、水果等,日常菜品中严格控制味精用量,避免过多的谷氨酸钠元素导致的头痛、头晕症状与药物副反应引起的症状的鉴别。
1.2.2.2 心理护理 安排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长以不使患者感到疲劳为度,康复护士每天按照活动程序表,积极邀请患者协助日常管理等,以帮助患者意识到自我存在价值和意义,使患者能够在工作中获取存在价值,以便患者出院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投入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增加理解性交谈:责任护士每天鼓励患者主诉病情,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充分调动自身防御功能[6]。设置目标:根据患者个体不同的特征、病情进展程度设定阶段性目标,帮助患者从被动逐步建立主动服用药物的生活方式、以及自觉参与社交活动等,让患者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以进一步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治疗自觉性。
1.2.2.3 巩固护理 当患者恢复一定的认知能力后,极易产生自责、懊悔等情绪,此时本课题组成员制定“每周故事分享会”。在周末由康复护士组织患者座谈交流会,让每位参与者讲述一周内的生活感受,对每位参与者都给予精神资历、小礼品。及时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对评估中还需解决的护理问题,作为下一步的护理计划,同时为患者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7],当患者完成后给予及时鼓励支持等;此外,还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1.2.2.4 社交护理 帮助患者参加院内的康复职业治疗,鼓励患者广交病友、朋友,经常性的与其家属、朋友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减少孤独感;引导患者在社交过程中主动、合理的宣泄抑郁情绪,使患者意识到宣泄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提供社交活动平台,开展卡拉“OK”歌咏比赛、一对一帮助活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8-9]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况:(1)SDS共有20个题目,主要用于对抑郁情绪状态进行自我评定;计分方式为:得分乘以1.25取整数得到标准分,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一般来说,标准分数<53分者为正常;53~62分者为轻度,63~72分者是中度,>72分者是重度抑郁。(2)SAS共有20道题,采用的是4级评分方式;计分方式为:总得分乘以1.25取整数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00(WHOQOL-100)[1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4方面内容,得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1]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量表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命名、延迟记忆等内容,总分3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认知功能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 3.2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变化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变化比较(分,±s)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WHOQOL-100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MoCA变化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自我调节理论是由自我强化理论衍生而来的,反映了人的认知和情感对行为的多种影响,丰富了行为的生动性和选择性,强调人类自我感觉、思维控制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理论还认为,通过合理的、健康的训练,人类能够逐渐生成对行为结果的思想控制和情感控制[12-13]。将自我调节理论应用到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当中,即在护理的过程中需重视对患者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患者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等[14]。具体来说,便是依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况,为患者不断设置目标,使患者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逐渐生成自我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进而发挥个体、行为以及环境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确保患者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同时还可根据情境需要,自觉调动并熟练的操作和运用自我控制技能。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护理前,两组患者均属于中度的焦虑和抑郁,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基本恢复正常,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由WHOQOL-100的评分可知,无论从是身体状况,还是心理状态,或是从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患者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MoCA总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数据表明,自我调节理论是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相关研究[15]的结论一致。分析原因,笔者认为自我认知理论有助于患者重新构建自我认知,提高自我满意度;另一方面,自我认知理论还能让患者逐渐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正确处理各种负性情绪;再者,就是能让患者平衡外界环境与自我调节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地发挥社会环境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自我调节理论是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有效途径。系统、规范的自我调节与干预,能够让患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与管理自己的身体与心理状况。只有正确认识与积极对待,才更加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认知水平,并有效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1] 袁修银,任俊翠,李松林,等.护患沟通对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7-739.
[2] Baik SY,Crabtree BF,Gonzales JJ,et al.Primary care clinicians’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A model of depression care in real-world primary care practice[J].J Gen intern med,2013,28(11):1430-1439.
[3] 寸铃莉.元认知的神经基础及其在抑郁症中的异常作用模式[D].重庆:西南大学,2015.
[4] PG Mezo.Model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Learned Resourcefulness,Self-Management,and Affective Symptomatology[J].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2012,34(1):11-21.
[5] Flett GL.,Hewitt PL.Perfectionism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distress and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and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RET,2012,30(2):53-61.
[6] 黎桂梅,时 光,冯燕英,等.自我调节理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15,17(29):3609-3612.
[7] Menear M,Duhoux A,Roberge P,et al.Primary care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of care received b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comorbid chronic conditions[J].Gen Hosp Psychiatry,2014,36(3):302-309.
[8] 刘玲娜,陈克佳,陈佩芳.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0):2612-2613.
[9] 陈 静.抑郁人群对未来的预期与自我的关系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5.
[10]孙锦伟,薛淑萍.轻度抑郁症的自我调节方法和护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9):418.
[11]孙洪敏.康复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6):895-896.
[12]董锋云,赵淑宜.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4(15):2091-2093.
[13]李 丽,周 萍,李 红,等.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对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5):3023-3026.
[14]Gidding LG,Spigt MG,Dinant GJ,et al.Stepped collaborative depression care: Primary car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a stepped collaborative depression programme[J].Fam pract,2014,31(2):180-192.
[15]向爱华,米长爱.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原因分析及自我调节探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117-118.
(本文编辑 冯晓倩)
The application of self-regulation theory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tients
PAN Gui-chun,HE Ru-bing,LIANG Li-fen
(Mental Hospital of Bureau of Civil Affairs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Guangzhou 510430)
CAI Dong-di,WANG He-lei,PANG Jun-chen
(Zhanjiang Nongken the Secon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Zhanjiang 524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elf-regulation theory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o were enrolled in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self-regulation theor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me back to normal level, however the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life quality scores and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Self-regulation theory has a prominent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Self-regulation theory;Anxiety and depression;Cognitive function;Quality of life
510430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潘贵春,何汝冰,梁丽芬),广东省湛江农垦第二医院(蔡东娣,王和磊,庞俊琛)
潘贵春:女,大专,主管护师
何汝冰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B01172)
2017-02-15)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