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栽培技术的革新

2017-06-19王秋萍

果农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套袋果农果树

王秋萍

(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山西临汾 041000)

葡萄栽培技术的革新

王秋萍

(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山西临汾 041000)

葡萄在我国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北方地区仅次于苹果、梨的第三大水果。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图1、图2),栽培技术也发生了革新性的变化,下面对此做一简单总结。

图1 曲沃葡萄基地

图2 尧都土门葡萄园

1 露地栽培向避雨栽培方向发展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葡萄产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产,但每年的雨季集中在7—9月,而此时正值葡萄果实成熟季节,阴雨连绵的气候,会导致葡萄病害严重发生,烂果较重,对葡萄的生长、产量及品质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制约着葡萄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此问题,葡萄主产区的一些地方采用了搭建避雨棚栽培方式,成为防治病害烂果、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避雨栽培技术就是在每年7—9月雨季开始之前,在葡萄树冠顶部搭建简单的避雨拱棚,使葡萄枝蔓、花、果能很好地避开雨淋,阻断引起葡萄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控制或减轻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达到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避雨棚的搭建材料可以选择塑钢、钢筋、竹竿、竹片、钢丝等。以采用小幅单拱的方式搭建为例,选择2.8~3米的行距,预置3米的水泥柱,葡萄架柱与避雨棚柱为同一柱,在两行水泥桩顶部下0.4~0.6米处于行向垂直固定一道毛竹竿或者较粗的钢丝,在水泥桩顶部顺行向设置一道钢丝,行向的毛竹竿或者钢丝上顺行向拉两道(膜间距0.5~1米)钢丝,在钢丝上每隔1米左右绑一道2.5~2.7米长的竹片(或铝塑钢管)。毛竹片(或铝塑钢管)上覆盖0.03~0.05毫米的抗老化农膜,膜上加压膜绳并固定好。在棚膜边沿装上滚动竿,每年在开花前盖膜,果实采收后取膜。

2 果园管理向合理负载方向发展

传统的葡萄生产管理,以追求高产为目标,认为只要产量高,就能获得高效益,因此,一些果农一心想多留果,造成留枝过多,架面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易发生;还有些果农见花、果就留,造成极度负载,致树势衰弱,果个小,甚至果实难红,枝条青干,出现“大小年”问题。

近年来,葡萄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使越来越多的果农认识到高产并不一定能获得高效,优质葡萄畅销是不变的主题。大多数果园都能做到合理负载管理,一般根据品种特性确定负载量:欧美杂交品种(如巨峰系)一般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千克以内,欧亚种品种(如玫瑰香)一般控制在1500千克以内。根据土壤肥力以及树势确定负载量,土质好、树势较旺的可适当多留果。掌握“弱梢不留穗,中庸梢留1穗,强旺梢留2穗”的原则,按确定负载量预计果穗平均质量加5%的预留穗进行定穗。

3 果实套袋向完善技术方向发展

果实套袋是提高葡萄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套袋,可防止降雨时把病菌带到葡萄上,既能减轻病害,避免果粉溶落和裂果,又能防止药剂、尘埃污染,使果实外观更加美丽,提高果品档次(图3),还能防止野蜂、夜蛾、金龟子以及鸟类危害。但在套袋过程中,有些果农为省钱选用便宜的劣质果袋,有些果农不按套袋技术规程严格操作,致使套袋果达不到应有的效益。

图3 葡萄V型架果实套袋结果状

随着葡萄科学化管理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目前绝大部分葡萄园都能够做到规范化实施葡萄套袋技术。所选用的葡萄专用袋的纸张一般符合GB19341-2003《育果袋纸》标准。在果实玉米粒大小时开始套袋,避开雨后高温天气或阴雨连绵后突然放晴的天气,以免引起日烧和气灼。套袋前,全园喷1次杀菌剂,重点喷果穗,待药剂完全干后再套袋。高温时节套袋应注意将纸袋的下部两角的通风口开大,以防日烧和气灼。套袋后每隔10~15天叶面交替喷施1次氨基酸钾和氨基酸钙,以促进果实发育和减轻裂果的发生。摘袋时,对于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的葡萄园,可将果袋下部撕开,带袋采收;对于上色困难的品种,一般在采收前15~20天摘袋,先将袋底打开成灯罩状,经过3~5天的锻炼后再将袋全部摘除。

4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向安全科学方向发展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葡萄冬芽萌发快而整齐又壮实,能有效提高坐果率,促进果粒增大,因而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葡萄生产。但有些果农随意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断加大剂量,不断变换种类,不断增加应用次数,致使葡萄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障碍,造成减产减收。

在以下三个时期科学规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较好。(1)春季气温稳定在10℃时,可用50毫克/升赤霉素+尿素500倍液;用多收液(氨基酸高钾肥)500倍液+高渗剂必加2000倍液混合液;用霜迪丰500倍液,将枝蔓中下部冬芽的基部喷湿喷透喷均匀,可使冬芽快发,促使隐芽萌发。(2)葡萄花期喷0.2%硼砂加0.3%尿素混合液,可增强光合效率,保花保果。(3)花后1周细胞分裂旺盛期,当果粒火柴头大小时,于上午9时前和下午5时后喷施保美灵7500倍液+多收液500倍液+必加2000倍液,将植株果穗和全部枝叶喷湿、喷透;间隔7天后,当果粒绿豆大小时,再喷施保美灵7500倍液+奇宝10000倍液+必加2000倍液+多收液500倍液。如喷液后叶片有变黄现象,间隔2~3天再喷布1次500倍多收液保护叶片。

5 土肥水管理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葡萄在果树中是一个高投入产业,是苹果、梨、桃的几倍,尤其是施肥明显高于其他水果类,每生产0.5千克果实,需要投入2.5千克优质农家肥。但在生产过程中,有些果农在建园栽植时热情高,随后土肥水投入跟不上;有些果农不能科学配比肥料,不能按葡萄生长规律合理灌水。

随着果树科技的推广普及(图4)和葡萄生产投入的增加,促使大部分葡萄园向土肥水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增施优质腐熟农家肥、畜禽肥(亩施3000~4000千克)、果树专用肥的基础上,搞好果园土壤生草管理,逐步把葡萄园土壤有机质提高到1.5%以上。同时根据葡萄生长特性采用喷灌滴灌等一体化施肥管理,在花前、花后、果实膨大(前、中、后)期各追施1次复合肥,前期以氮、磷为主,后期以钾为主,施肥量按全年施肥总量计算,缺多少,补多少。每亩葡萄肥料投入应不少于1200元。

图4 葡萄果农技术培训

6 病虫害防治向无害化方向发展

鲜食葡萄一般都是连皮食用,食品安全问题应高度重视。过去在葡萄生产过程中,防治葡萄病虫害通常采用化学农药为主,虽然防治效果明显,但易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尤其是农药残留问题较为突出。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果农绿色生产意识不断增强,无公害防治葡萄病虫害技术普遍应用于果园。

在葡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侧重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适当地运用化学农药防治,以达到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及保护环境的目的。一是农业防治为基础。建园时定植密度不宜过大,果穗留量不宜太多,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降低发病率。每年秋冬季将修剪下的枯枝落叶、剥掉的蔓上老皮,清扫干净,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轻翌年的侵染源。结合施基肥深翻,铲除病源。二是大力提倡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不仅对果树和人畜安全,而且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且具有长效性。如农抗120生物农药,在防治葡萄根腐病上收效较好。利用自然天敌防治害虫效果也不错。三是以物理防治为重点。根据一些害虫的趋性,采取悬挂性诱剂、糖醋液以及安放黑光灯等方法进行诱杀,效果较好。对树盘进行覆盖,将病虫诱集于杂草中,集中消灭,可起到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效的目的。四是化学防治为补充。在无公害葡萄生产过程中,选用农药时要以矿物源和生物源农药为主。防治病害多以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多氧霉素、多菌灵、百菌清等为主,防治虫害多以灭幼脲3号、菊酯类农药、抗蚜威、齐螨素等为主。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第一辑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果树产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过几代果树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果树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果树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诚邀我国果树界一批知名专家,组织编写了《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套书。本书以果树产业技术为主线和统领,结合各树种的特点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梳理、确定若干主题,在对技术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着重于对现有技术成就和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与提炼,同时提出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全套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既体现学术价值,也兼顾实际生产应用价值,以期对未来技术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目前第一辑已出版面世。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第一辑,从酝酿到出版历经近5年的时间完成,共10册、涉及11个树种,印制精美、图文并茂。以应用性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层面的重要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主要论述内容,对高校、科研单位和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果树产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也有重要借鉴作用。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苹果》,主编赵政阳,定价116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核桃》,主编郗荣庭,定价56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杏》,主编张加延,定价82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李》,主编张加延,定价75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榛》,主编梁维坚,定价52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葡萄》,主编翟衡,定价82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山楂》,主编董文轩,定价68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板栗》,主编沈广宁,定价65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石榴》,主编苑兆和,定价100元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阿月浑子、扁桃》,主编李疆,定价70元

其他树种我们将在该套书的第二辑和第三辑中陆续推出。

以上书目价格包含邮寄费,另每包加3元挂号费。邮购时请在备注栏标明书名。请注明联系电话以便核实!邮购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收款人:杂志社;电话:0371-65330982

猜你喜欢

套袋果农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