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6-19浙江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

浙江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农业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 林健东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 林健东

坚持高效生态战略,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绿色农业行动计划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扎实开展“五化联动”,组织推进“五省联创”,加快建设绿色农业强省

图/金川

2016年,全省农业系统的干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抓好保供给、调结构、降成本、促营销、强主体、提质量等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农业总产值登上3000亿元台阶。概括讲,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亮、稳中走快”的特点。稳,是稳在粮食生产上。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总产量保持在150亿斤以上。水稻季季高产创佳绩,早稻单产创历史新高(426公斤),攻关田亩产打破多项“浙江农业之最”纪录。好,是好在经营效益上。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2.8%,为近五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畜牧业量减价增,降幅收窄,呈现刹车回升势头;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66元,增长8.2%。亮,是亮在畜牧业转型上。病死动物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两大难题基本解决,畜禽养殖布局优化、模式创新,闯出了一条美丽畜牧业建设的新路子,创建推出300家省级示范性美丽牧场。快,是快在改革进展上。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如期铺开。“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产权制度基本形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万亩。

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年。全省农业系统将坚持高效生态战略,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两大行动计划”(绿色农业行动计划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扎实开展“五化联动”(生产基地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手段智慧化、田园美丽化),组织推进“五省联创”(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加快建设绿色农业强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抓牢绿色农业“定海神针”。加快推动“藏粮于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一季一季、一茬一茬、一个品种一个品种抓好粮食生产,坚决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打造良田沃土。加快推动“藏粮于技”。组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有效发挥产业技术团队作用,全面推广绿色高产优质技术,选育一批绿色生态品种,扩大“千斤粮万元钱”新型农作制度覆盖面,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不断创造浙江农业高产高效新纪录。

牢记“养猪决不能污染环境”铁律,打造畜牧业绿色发展“新高地”。严守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的“养猪决不能污染环境”金规铁律,并将这一金规铁律作为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创建的标杆和旗帜。在“养什么”的问题上,按照“提升生猪、拓展兔羊、稳定家禽、扩大蜂业、强化种业”的思路,坚定走“六畜兴旺”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湖羊、兔、蜜蜂等特色精品畜牧业,决不在一根“猪尾巴”上吊死。在“在哪养”的问题上,坚持“有保有压、有减有增”,严格落实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生态功能区规划,全面优化养殖布局。支持和鼓励到省外开展养殖业合作,建成一批“供浙猪”基地。在“怎么养”的问题上,严格执行养殖污染零排放的要求,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力度,扎密规模养殖场网格化防控、在线监控监测和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三张网”,实现养殖粪污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着眼大农业观、全产业链、强竞争力,全面推广科学生态八大养殖模式,建成500个以上“美丽牧场”。

拿出“脱三层皮”的决心,打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攻坚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全力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抓标准“产出来”,深入开展特色农产品安全管控“一品一策”行动,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努力推进规模生产主体应用合格证标识全覆盖。抓监督“管出来”,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加密监督抽查频次,确保全省各级抽检160万批次以上,通过全过程的监管,倒逼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抓品牌“带出来”,积极支持特色优势农产品申报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着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三品一标”农产品比重,做响做硬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金字招牌”,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绿色消费需求。

狠抓美丽农业建设,争创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加快打造“整洁田园”。调整优化农作物空间布局,加快清理各类杆线,规范化提升各类农业设施,全面推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和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和日常保洁机制,彻底消除田园“脏乱差”现象。深化农业“两区”建设。按照保量为基、提标为要、增效为本的总要求,持续深化“两区”建设。确保提前一年全面完成800万亩建设任务,并全部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实行最严格保护。加强“两区”管护,提升“两区”综合效益。加快首批10个农业产业集聚区和24个特色农业强镇“一区一镇”建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持续推进3市41县整建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启动建设一批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和示范主体,着力形成“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格局。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化肥减量2万吨、化学农药减量500吨。

死盯薄弱村转化“硬任务”,鼓起农民“钱袋子”。要让集体经济富起来。按照夏宝龙书记去年在舟山会议上提出的要求,迅速组织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行动计划,强化对县级主体责任的考核,分层制定扶持政策,多种途径扩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分类推进薄弱村转化。今年要全部消除发达地区薄弱村,三年内坚决啃下消除薄弱村“硬骨头”。要让土地权能活起来。下大力气确保有确权登记颁证任务的县(市)基本完成,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决胜战。探索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要让农业产业强起来。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等功能板块,积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让农民在产业增收中更有获得感。

锻造浙江铁军“排头兵”,高效保障绿色农业强省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绿色农业强省,说到底要靠人去抓、靠人去干。培养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业主体培育政策扶持力度,新认定一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分类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质,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打造一批“技工型”职业农民。鼓励支持大学生、科技人员等多种新生力量投身现代农业创业创新,新培育一批“农创客”。锻造一支现代农业铁军。聚焦“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绩效优、情系农、甘奉献”要求,推动全省农业系统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各类助农惠农服务,畜牧干部认真践行“一人一个场、人人盯着养猪场”,农技人员积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事业做在田间里,党员干部努力把工作成效反映在农民的笑脸上、反映在群众的钱袋子上、反映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上。

猜你喜欢

农产品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绿色低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