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①
——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
2017-06-19武钰婕
武钰婕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
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①
——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
武钰婕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
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校学生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可更好地培养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积极精神、传承老一辈的美好品德。当前我国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大多局限于节假日或大型活动期间的服务项目上,高校学生的关注、参与度不够,因而志愿服务所能促进高校学生的意志品质难以广泛传播。该文侧重点研究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挖掘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为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体育赛会 志愿服务 高校学生 意志品质
近年来,志愿者在国内外赛会中表现卓越,志愿精神深入人心,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向世人展现了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志愿精神和社会文化形象做出极大贡献。为更好地在高校宣传志愿精神,促使其转化为社会道德建设资源,充分发挥这种崇高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需对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积极影响进行探析。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志愿服务与志愿者
志愿服务指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在不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促进社会进步、服务他人或便利团体而提供的自愿性服务。本文的体育赛会志愿服务主要指用个人时间,根据主办方的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国际运动会和我国全国或地区性运动会提供的不求回报的自愿性服务,主要分为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两种。志愿者的概念起源于欧洲,是针对志愿服务提出的一个不分国界的名称,是志愿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群。
1.2 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个人意志构成的总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四个方面。独立性指个人对行为目的有着清楚认识,对事物有独到客观的理解,尤其认识到个体对整体的社会意义时,能主观地以目的为第一因素调节和支配行为;果断性指个人能对形势做出快速分析,明确事物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客观迅速地决定、执行对策,使意志行为顺利进行;自制性指在无关诱因干扰下,自发调控情绪情感,克服个人倾向并有意制止不利目标的行动,直至任务完成的意志品质;坚持性指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始终如一,为行动目的克服重重困难,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遇事自我调控,直至任务完成的意志品质。
表1 调查数据归类分析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
高校学生中,有些能自觉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勤奋、坚持、沉稳果断;有些则自觉性较差,目光短浅、贪图玩乐,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度日,尚未得到稳固发展的良性品质不能得到很好发展,因而对于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研究十分迫切。因此,笔者在研究中进行了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调查(见表1)。
通过分析可知,有效问卷的185人中,“独立性强”的学生有8人,占4.32%,多数独立性差、一般和较差,其中“独立性差”者占7. 03%;“果断性强”的学生有15人,占8.11%,多数果断性强或较差,其中“果断性较差”者占7.57%;“自制力强”的学生有9人,占4. 86%,多数自制性差或强,部分一般,其中,“自制性差”者占9.19%;“坚持性强”者有13人,占7.03%,自制力强或一般的人数均等,多数坚持性较差、强或一般,其中“坚持性较差”者占8.11%。综上,高校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待提升。
表2 参与次数的影响差异对比
2.2 参与赛会志愿服务的次数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将185份有效问卷归类,按参与次数分为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与不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从185份中抽取100份(各50份)作差异对比分析,整理统计得出下表。(见表2)。
由表2可见,经常参与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以下简称“参与频繁者”)普遍意志品质较强,不经常参与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以下简称“参与较少者”)普遍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参与频繁者样本总数为50人,“独立性强”者20人,比例接近50%,近半数人意志品质较强,而参与较少者相比较低,50人中仅13人“独立性强”;参与频繁者中,16人“果断性强”,而参与较少者多数“果断性一般”;“自制性强”的参与频繁者22人,参与较少者仅15人;“坚持性强”的参与频繁者16人,参与较少者仅13人。
综上,参与频繁者的意志品质较强,参与较少者的意志品质一般,即经常参与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比不经常参与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于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2.3 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提高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途径
2.3.1 团队分工明确,培养责任意识
许多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都抱有兴趣,并积极报名、配合选拔,这首先是一种出于奉献和责任担当的举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气候变化、运动员状态、场地设备、医疗措施等因素需大量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来操控。作为赛会顺利开展的保障,每个志愿者都要在其岗位上保证工作“零失误”,确保每个环节流畅运行。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团队、学校、青年同胞乃至整个国家的形象,但凡某个细节出错,都可能阻碍赛会的顺利进行。在这一环境下培训、工作、服务他人,为学生带来的不止是开拓的视野和崭新的体验,更多的是每个人心中的责任与担当。
2.3.2 工作内容多样,培养全局思维
在赛会顺利开展的背后,志愿者除了要保证各自岗位的工作顺利进行,还需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历经前期培训后,大多志愿者对工作团队构成和运作流程会产生一定的认识,无论是观众服务、礼宾接待,还是交通引导、体育展示等,每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紧密联系的,因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需根据个人经验和培训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应对各项工作。志愿服务不单是机械劳动的简单叠加,更是对外界环境及自身能力评估、思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项新鲜刺激都可能会打开他们对世界的新认知,增长他们的见识,开拓他们的思维。
2.3.3 接触事物不同,培养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高校学生的认知尚未成熟、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因素,面对繁杂情况下的忽视、工作难题的考验,会使其产生逃避放弃的想法,但恰恰是一系列难以掌控的突发事件,使学生明确了角色定位,适应学生到志愿者的身份转换。因此,通过体育赛会中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榜样作用,加上个人努力探寻、解决难题的坚持,学生会逐渐成长壮大,逐渐摆脱被外界保护的束缚,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困难和挫折作垫脚石,一步步接近广阔世界的不同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2.3.4 上岗早、在岗长,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当前,高校学生尚以学业为主,而体育赛会大多在课余时间开展,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假期、服从组委会的安排。一般来说,志愿者上岗时间比正常开赛时间提早至少1~2h,这对部分习惯晚睡晚起的高校学生来说,是件难以克服的事。尽管如此,在组委会、协办单位、领导老师们的号召与鼓励下,高校志愿者依然以饱满的姿态坚持每日准时在岗,与小伙伴们统一战线、相互支持,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
3 结论
3.1 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培养高校学生的独立性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初期,有着不同的动机,但经多次志愿服务后,开始体会到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实质,其独立性逐渐增强,在处理事物上变得积极主动。由此看来,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可帮助高校学生强化个人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其正确分析事物本质、寻找主客观因素且较好处理的品质。
3.2 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提高高校学生的决策力
体育赛会期间,志愿者接触来自各个国家的人,在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世界的角度不知不觉中产生变化,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涉及的因素就更广泛、更全面。因此,经常参与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开阔视野、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学生的果断性具有促进作用,他们了解事物构成因素后,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能加以运用,更客观、合理地剖析、解决问题或在突发情况下迅速调整,使事件顺利进行,不至于影响整体局势。
3.3 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增强高校学生的自制力
高校学生在工作期间以技能知识结合个人经验处理业务工作,在展示技能的同时,体现了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撇开个人技能水平的差异,很多志愿者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会产生腻烦心理、消极想法,极少数高校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自发克制懒惰念头,带头完成各项工作。因此,各阶段紧跟指导老师,不受诱因干扰,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确保各部门工作流畅进行,是一件考验个人自制力的事,长期参与其中更是一种不断增强自制力的过程。
3.4 体育赛会志愿服务锻炼高校学生的持久力
志愿服务期间,每天重复相似的工作内容,甚至不断增加,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一场对耐性和持久力的极大考验。根据赛会整体要求和岗位的具体要求,赛会的前期准备、中期培训、正式运行到后期收尾的过程历时较长,能在此期间毫不松懈地保持身心的紧张状态,适时调整、激励自己,在各种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状态,直至赛会顺利完成,实属不易,对高校学生志愿者来说,这是坚定信念最有效、最深刻难忘的考验过程。
[1]吴迪.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2]ABS,注: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澳大利亚统计局
[3]翟天意.国内外志愿者动机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4(23):275-276.
[4]班帅毅.体育运动中意志品质研究述评[J].当代体育科技, 2015,5(6):252-253.
[5]赵彩珑.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途径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3(6):72-74.
[6]周侠.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J].大理大学学报,2016,1(1):88-91.
G8
A
2095-2813(2017)05(b)-018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85
南京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项目 ,项目名称: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项目编号:201510330026X。
武钰婕(1995—),女,汉,江苏连云港人,本科,研究方向:赛会志愿服务、体育艺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