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之歌
——浅析《天堂蒜薹之歌》
2017-06-19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江苏苏州215123
⊙丁 宁[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盲人之歌——浅析《天堂蒜薹之歌》
⊙丁 宁[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歌谣”,既是小说重要的叙事手段,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盲人张扣的歌谣贯穿小说始终,简洁扼要地概括了每一章所述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串联作用。歌谣的运用,使得《天堂蒜薹之歌》成为一首“盲人之歌”,在一个“心盲”的时代,呼唤道德、良知、正义、温情,重新照亮每个人的双眼。
《天堂蒜薹之歌》 歌谣 叙事手段 人物形象
歌谣,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体裁,它来自于人们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直观感受,以一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流传。我国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民间歌谣的就是《诗经》,其中“诗言志”的观念已初露头角。《尚书》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精神广为流传、发扬于后,成为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思想。在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中,歌谣再次发挥了“诗言志,歌永言”的作用,成为小说重要的叙事手段。一个盲眼老人凄惨的长歌,伴随着丝丝缕缕的二胡乐,向世间抒发着底层民众的愤怒与悲痛之情。小说开篇的歌谣以一种陌生化的语言方式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并且随着情节的发展越发地深入人心,引人遐想。这些歌谣的纯朴、亲切,一字一句,把读者带回到那艰苦的、质朴的岁月。可以说,歌谣既是小说的叙事方式,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
首先,歌谣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成分。小说主体部分由两条线索交叉构成,一是被监禁的三人高羊、高马、方四婶惨遭不幸的前因后果,二是高马与方金菊之间历经艰难困苦却终难成眷属的悲惨爱情。但是,还有一条隐形线索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即每章开篇盲人张扣的歌谣片段。这三条线索既可各自独立叙事,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为另外两条线索的叙事作补充,并缠绕成一股纽带,同赴最终的悲剧。换句话说,歌谣成为小说叙事线索的粘合剂,它串联起了故事的情节发展,也深化了文本的主旨。
盲人张扣的歌谣贯穿小说始终,简洁扼要地概括了每一章所述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串联作用。歌谣的文辞也唱出了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不断传达出农民生活疾苦、反抗官僚压迫的主旨,饱满的情感表达使得小说主题得以进一步升华,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理刺激。例如第二章的开头:“天堂县的蒜薹又脆又长/炒猪肝爆羊肉不用葱姜/栽大蒜卖蒜薹发家致富/裁新衣盖新房娶了新娘。”这段歌谣表达了蒜农们对蒜薹的期望之高,与后来卖不了蒜薹的绝望形成强烈对比。而且,这段歌谣也唱出了高马心中的理想生活,为这一章中高马对金菊的不懈追求,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做了铺垫。到后来,蒜农们辛勤劳作、细心呵护的蒜薹迎来了大丰收,但官吏无情盘剥,蒜薹积压,乡亲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载满全村人希望的蒜薹变臭变烂,一时间民怨鼎沸。张扣所作的这首歌谣,为之后发生的“蒜薹事件”埋下伏笔,预示着一场愤怒情绪的爆发:“天堂县曾出过英雄好汉/现如今都成了熊包软蛋/一个个只知道愁眉苦脸/守着些烂蒜薹长吁短叹。”
如此看来,每章开篇的歌谣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将小说中看似关联不大的情节都串联在了一起。如果说两条明线都是以详细的“故事”反映出官僚对民众残忍剥削和压迫的事实,那么另一条由歌谣串联而成的暗线则赤裸裸地歌唱出了人们对官僚主义和悲惨命运的强烈不满,以及希望改变自身生存状态的意识觉醒,试图奋起反抗。明线暗线相得益彰,高亢且嘹亮地呐喊出蒜农们的心声。
小说整体文本的每一章都以盲人张扣所创作的歌谣开篇。这些歌谣类似于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回目或者“以诗为首”的形式,高度概括了每一篇的主要内容。为了使整部小说的时间顺序、空间转移、事件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部分章节的歌谣还会提到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事件等。从一定程度上讲,将盲人张扣的每一首天堂蒜薹之歌总结起来就是整个“蒜薹”故事的精简版,并且以歌谣这种平易生动的形式叙述出来,“用每个农民都能理解的话语指出了‘故事的道德意义’”。这些歌谣不仅对小说文本的所叙之事起到了概括作用,还达到了一定的强调效果,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得“即将发生的行为(预期的叙述)的意义和刚刚结束的行动(事后的叙述)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从两种不同的叙事体裁中获得多重的感受和理解。
其次,歌谣代表了隐含的叙事者,形成了小说文本的多重声音。在我们的阅读中不难发现,盲人张扣作为整个“蒜薹事件”前因后果的见证者,他的歌谣在叙述事件、人物时,都站在民间人士的立场,带有民间个性化评论的色彩。而盲人张扣是莫言笔下的人物,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可以理解为莫言借张扣之口抒发了自己站在民间人士的立场上对于“蒜薹事件”的愤怒、怜悯之情。换句话说,歌谣代表了莫言作为隐含的叙事者的声音,“不仅包括所有人物的每一点行动和受难中可以推断出的意义,而且还包括它们的道德和情感内容。简言之,它包括对一部完成的艺术整体的直觉理解;包括了整体形势所表现出来的主要价值,这种价值,才是这个隐含作者为之献身的”。
对于“蒜薹事件”的评论,莫言在小说中给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张扣的歌谣,另一个是官方的报纸。小说的每一章,都以盲人张扣的歌谣片段开始,而小说的最后一章,是官方报纸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和分析。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中,既让读者看到了官民之间存在的鸿沟,也使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这也正是小说的又一精彩之处。官报文章批评了官僚主义,但认为参与事件的群众,犯了无政府主义的错误,才导致这次“恶性事件”。最后,官报非常详细地报道了省委对这次事件的“成功处理”,其中包括帮助农民销售蒜薹,总结经验教训,撤销县副书记职务,对砸烧县政府的违法分子进行严惩等等。然而在小说中,读者所看到的事实是,所谓的“违法分子”的确得到了严惩,撤销的官员们因为“认真反省并下决心改正错误”而调任别处。而在张扣的歌谣中,乡、县干部就如“红眼虎狼”般不断增税派捐,农民们早就被各级官员欺压得“哭爹叫娘”。老百姓觉得自己“辛苦如牛马”,“用血汗养肥了污吏贪官”。方四叔被乡书记车压死后,张扣称那些乡干部是“横行霸道的阎罗官”。他鼓励大家去抗议,且将此举当作是一种正义行为。与《群众日报》对处理结果的评论并不相同,民众对于处理决定是不满的,甚至是绝望的。莫言将两种评论放置一处,凸显出两者的矛盾与歧义,更深化和丰富了小说的内蕴,也彰显了小说的主旨。正如莫言自己所说:“只有羔羊和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正是官方报纸的冷血与虚伪才更加衬托出张扣歌谣的悲惨和真实。
再次,歌谣与盲人张扣合二为一,互为载体,成功地塑造了张扣这个独特的人物形象。文学创作总是来源于生活,莫言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如《蛙》中使用了姑姑的形象,《丰乳肥臀》中涉及母亲的亲身经历等等。盲人张扣也不例外,他来源于莫言童年时代的一个说书人,并且使用了他的真实姓名。在莫言的自述中,他儿时跑去集市听说书,回来后转述给母亲,并且渐渐地不再满足于简单复述,而是在复述的过程中“添油加醋”,投母亲所好,对故事加以改编,直到家中的大部分女性都成为他的听众。由此看来,说书人对莫言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说书人就是他“讲故事”的启蒙老师。莫言曾在其演讲中谈道:“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就是这本大书中的第一页。”因此,莫言深知说书人对群众的社会教化作用,也了解他们的演讲方式,再加入一定的个人情感色彩,一个盲人张扣的形象便得以生动地呈现出来。
小说真正将盲人张扣当作一个故事人物进行正面描写的笔墨并不算多,几近结尾处,张扣才直接与读者见面。但每章开篇的歌谣、盲人这一特殊的角色设定,再加上最后对他的英勇事迹和悲惨结局的描写,盲人张扣的形象已足够丰满,深入人心。盲人这一特殊群体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他们在不同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具体寓意不尽相同,但也有共通之处,比如经常被弱势群体化、神秘化,并且多数作品中的盲人角色都有极强的意志力,往往是身残志坚,身处黑暗却从未放弃过追求光明。
张扣作为一个盲者在大众的心目中是一个特殊的、神秘的存在,因为他没有绝大多数人用来评判事物的最重要的工具——视觉。他的人生因此在别人眼中是黑暗的、潦倒的,但内心的明亮给予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在小说前面部分的歌谣中可以得到体现。也正是这种态度使得他在众人都沉默之时还心存美好愿望去反抗社会的黑暗,在遭受“严刑拷打”后还能凭借坚强的意志继续为蒜农们去发声,他是以“心”来衡量、评判事物的。这与文中视力正常却懦弱、愚昧的村民,以及生活富足却自私自利的贪官污吏们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都陷入了“心盲”的境地。歌谣成为张扣存在的标志,也像《铁皮鼓》中的鼓声一样,成为道德、良知、正义、温情的代名词。
说书人说书,无非是迫于生计。起初张扣在村里唱歌,只是一个盲人谋生的手段,博众人一笑,自己也赚得一口饭吃。在“蒜薹事件”中,并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他本可以置身事外,但是他没有保持沉默,反而为乡亲们声讨公道,结果自己却吃尽了苦头。如果说这只是一时的愤怒情绪的流露,那么直到事情结束之后,在所有人都不敢再出声的时候,一个瞎眼老人执着的歌声才真正诠释了什么是无畏和正义。也正是在张扣养伤期间,底层群众之间所传递的温暖成为他申讨公道、继续高歌的动力。
“俺张扣本是个瞎眼穷汉,一条小命值不了五毛小钱,要想让俺不开口,除非把蒜薹大案彻底翻……”这首歌成了他的绝唱。第二天早晨,人们在斜街上发现了张扣的尸体。张扣的死在读者们的意料之中,可那凄惨恐怖的景象还是让人感到揪心并且毛骨悚然。嘴里塞满烂泥是告诫众人不可乱说话,“没头的猫尸”更是一种赤裸裸的威胁和侮辱。手中掌控权力的人视底层群众的性命如草芥,杀掉一个卑微的“不听话”的反动者,并不比弄死一只猫难多少。“从此之后,水煎包铺子的老板娘,夜夜都听到张扣的歌唱声。于是这斜街便成了一条鬼街,居民纷纷搬走,那老板娘却在老板栗树上吊死了。于是,斜街更成了鬼街,大白天,行人都不敢从这里路过。”我们不禁想到张扣的遗言,“要想让俺不开口,除非把蒜薹大案彻底翻”,他在以他的方式歌唱着“蒜薹事件”的冤情,声讨着正义。莫言也以这样荒诞的写作手法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这些黑暗和死不瞑目的冤魂。
莫言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既能站在“胸中的大气象、艺术的大营造”的高度来审视人性,又可以不失亲切地捕捉到最微妙的情感细节。无论何时,他都没有隐藏人类缺陷的真实性,“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量,才是真正的大悲悯”。《天堂蒜薹之歌》可能并不算是大众认知下莫言最好的作品,盲人张扣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人物,但是莫言对“歌谣”的独特运用,使其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因素,并且十分成功地塑造了张扣这个盲人形象。《天堂蒜薹之歌》就是一首“盲人之歌”,在一个“心盲”的时代,呼唤道德、良知、正义、温情,重新照亮每个人的双眼。
③④ 杜迈可:《论〈天堂蒜薹之歌〉》,季进、王娟娟译,《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⑤ 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
⑥⑨ 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
作 者:丁 宁,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2014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