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017-06-18程桂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奉献师爱尊重

程桂华

摘 要:教育光凭借热爱与奋斗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更要注重传授如何立人。立人先立德,凡事德为先,教师应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将自己奉献给学生,吐尽青丝方罢休,燃至灰烬照他人。

关键词:师德;奉献;尊重;师爱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铸造了一个个美丽的灵魂,引领着每一位成长的少年。一名对教育事业有着无比坚定信念、对教师职业有着高尚道德情操、对教学传授有着厚实基础、对芊芊学子饱含热爱与奉献的好老师,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孔子实施“仁爱”,“爱施者,仁之端也”。陶行知先生奉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不正是师德在历史长河中的种种重要体现吗?

在2014年第542期的《中国教师报》上,一篇《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文章触动了我。文章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针对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出了“五个必须”。其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当年在进入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校门处那醒目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语使我眼前豁然一亮,我看到了自己职业的伟大与崇高。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学习与探索,我对师德的含义感触颇多。

一、“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一切。在我刚走上讲台时,有人说教师是一条通向清贫的不归路,曾有一位老教师用“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根粉笔”来阐释这份职业,可看着他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构思每一次讲授,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想,平淡的教育工作中的他其实还是不平淡的。平淡的是生活,不平淡的是对每一位学生的负责与对教师职业和师德的坚定。立人先立德,凡事德为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将自己奉献给学生,吐尽青丝方罢休,燃至灰烬照他人。师德是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二、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师都会尊重自己的学生

在学校日常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尊重师长,同样的,老师也要学会去尊重每一名学生。在日常相处中要坚决摒弃高姿态,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自觉地尊重学生,是学生应得的权利,更是老师应有的责任。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多一点尊重。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几千年前老祖宗就知道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更要懂得走进学生中去,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

作为一位尊重学生的教师,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自爱,只有良好的自尊方能成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待学生不能有失公平,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和家庭就产生冷落、歧视等不公平现象,应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这些学生更大的关注。让所有的学生懂得对待他人要从心出发,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正所谓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个性的存在,要学会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去了解、承认、宽容他们的缺点,克服偏见,一视同仁,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珍惜、赞扬他们的优点。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学生信赖、喜欢老师,彼此关系亲密而和谐。

三、师德的魅力在于爱

爱是师德的外在表现与魅力所在。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保障好学生的利益,才是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一个教师的师德缺失,会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不到温暖,甚至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产生扭曲,如“范跑跑”“杨不管”就是最好的例证。只有对学生倾注了爱的教师是师德高尚的教师。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从心出发,用真挚的情感去鼓励学生,用温柔与耐心去帮助学生,让学生在师德的光辉中得到温暖,让学生在师爱的关注下健康成长。教师的爱是教师至为重要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平淡生活中不凡的闪光点,教师的爱是对天下桃李的默默耕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了师德在教育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教師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阶,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教师是画笔,描绘出学生多彩的未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在这歌声中,让我们教师做师德的践行者,甘守清贫,敬业爱岗,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闫云刚.以学生为核心的新教学[J].考试周刊,2009.

猜你喜欢

奉献师爱尊重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浅谈校长品质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