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2017-06-18郭艳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新课程小学数学

郭艳

摘 要: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定位做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角色定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变管理者为组织者、变主导者为引导者、变传授者为合作者呢?

一、变管理者为组织者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念与做法: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大人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这样的管理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标准件”。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呢?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素养,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淡化数学知识的神秘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要善于把教学过程演变为学生不断探索的思维过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时,学生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探究“17+15”的计算方法,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把小组的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写到黑板上。当9个小组的代表书写完毕,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真可谓“杂乱无章”,然而,细细观察、细细品味、细细思索,恰在这“杂乱无章”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每个小组都有四种以上的不同解法。在这稚嫩的笔迹中,在这并不工整的板书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挥洒。由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就会被当作“礼物”来领受。

2.组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去图书馆”一课时,首先出示主题图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笑笑从家去图书馆,该怎么走?学生在说两种路线的过程中,别的同学有了不同意见,我又问:“怎样说清她要走的路线?”组内同学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在全班汇报时你说他说大家说,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说清拐弯点、方向、距离,接着请同学们动手画出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我在巡视,找了几个最原始的有代表性的图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或者问问自己不懂的地方,经过质疑反思,同学们一致认为:用10厘米长的线段代表100米,这样200米、300米、700米的距离会分得特别清楚,经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生体会到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重要作用,不但掌握了知识,还掌握了探究的方法。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正是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当扮演的角色。

二、变主导者为引导者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启不悱。”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罢”的“愤悱”状态,教师应适时地在疑难处引导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建立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测量教室中的一些物品。在学生测量完之后,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测量教室的面积。学生产生了新的疑问: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呢?有的说有平方米吗?正在学生欲知而不知时,在学生困惑不解之际,教师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你们自己发现了,要测量大一点的面积就要用到大的面积单位,这个大点的面积单位就叫平方米。”在这样的引导中,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了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种思考、探究方法,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变传授者为合作者

要想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得到发展,就要使生生、师生之间有合作、有交流,让学生体会碰撞出思维火花的感受,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交流,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如我在教學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把0-9十个数字填在〇里,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这是一道思维性较强的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位小朋友很快说:“它像幼儿园里的跷跷板。”另一位小朋友说:“=表示两边一样重,把轻的和重的放在一起。”我说:“这是数学,不是人,怎么办呢?”另外一个小朋友说:“也就是大的和小的放在一起,中间的放在一起,跷跷板就平了。”有一位小朋友又说:“那把0和9放在一起,1和8放在一起,跷跷板就平了。”经过多次的思维碰撞和反复探究,同学们终于体会到了大小和轻重的关系,并将十个数字填入了〇内。这个案例中,师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解决了问题,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总之,在课改实践中,要想实现“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就要努力灵活地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与孩子一道成长,与新课程同行。

参考文献:

[1]赵云霞.让学生发展真正主动[J].小学教学参考,2011(1).

[2]刘宏科.在活动中领悟数学的真谛[J].职业,2011(5).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新课程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