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示范的策略
2017-06-18滑山荣
滑山荣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课堂,更加关注学生进课堂前和出课堂后的差别,即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而课堂作业能清晰、诚实地反映学生所得,反映美术课的成功与否及有无效果,它成为衡量美术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
一、小学美术课堂示范的发展
示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这其中就指明了“示范”具有的可供欣赏学习的显著特征。从前人美术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示范一直在教学中充当着被欣赏和临摹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示范逐渐分成了这几类:欣赏成品示范、有准备的分阶段步骤图的示范、即兴课堂示范、作业修改示范、作业评价对比示范等。这些示范在现如今的美术课堂中经常看到,使用普遍。如何能让学生在示范的引领下提升作业层次,我提炼了“有效示范”的概念。所谓的有效示范,即为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有选择地使用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示范。在有效示范的影响下,使学生的作业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二、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的实施现状
1.有效示范的实施情况
当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用成品示范欣赏和即兴课堂示范来实现对学生作业的引导。以二年级的《一场“甘雨”》一课为例,教师以一个村落缺水的事件导入,引出课题“雨”。然后请学生上黑板画雨,接着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起学生对雨的认识的共鸣,然后出示范画,在范画的欣赏中,让学生学习雨景的表现方法,启发创作思维,促使作业高效完成。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以学生黑板示范代替了教师示范,这点值得肯定。学生的示范也许不如教师的精美,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理解。这种生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使作业的内容有了丰富起来的可能性。其次,在学生作画前,老师加入了大师们的范作欣赏,这样做虽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同时也可能将部分学生的思维限制住。此时,如果教师将学生黑板示范画和大师作品对比欣赏评价,强调个性化展示的重要性,相信在这样的多种示范方法结合形成的有效示范的指导下,学生作业的表现会更有新意。
2.课堂有效示范与常规示范的差异
美术作为一门直观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有示范。然而示范的选择及使用程度影响着学生的作业质量。如,笔者在上苏教版美术第四册第二课《各种族朋友》时,我选择了两个美术水平差不多的班级。同样以奥运五环的图标讲解导入,然后以欣赏图片入手,让学生观察各种族的特征并讨论他们的风俗习惯,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某人种的形象,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种特征的印象。再通过欣赏同龄人范作,学习更多表现方法,然后完成作业。教学过程是相同的,但在A班上时,人物示范较为简略,用夸张的方法画了一个黑色人种,白色和黄色人种的特征只做了语言描述;学生作业中可能出现的构图、人物表现方面的问题做了提醒和简单示范;在作业批改评价上也简略指导。课后作业效果一般。在B班上课时,人物示范较为丰富,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主要人种形象,将白人的大鼻子、薄嘴唇,黑人的扁平鼻子、厚嘴唇、卷而短的头发进行夸张,并配以恰当的风俗场景,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种印象及表现方法,再通过同龄人范作赏析继续学习,然后完成作业。从作业中暴露出的构图、特征表现及装饰问题,我都在投影上示范,并且在巡回指导中进行批改示范,最后让学生在作业欣赏评价中巩固知识,发展审美能力。
3.课堂有效示范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奇心旺盛,注意力容易分散且不持久。而教师的有效示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给他们丰富的视觉感受,引领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让学生沉浸在美术学习中,不易分心做小动作或影响他人,从而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为良好的学习效果奠定基础。此外,有效示范能让学生学到不可言传的绘制的技能技法,打消学生学习中的疑虑,树立能画好的信心,充分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保持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作业质量不可忽略的因素。
美术课作为一门诉诸视觉的直观教学,其视觉感受力的培养是基本目标,造型能力的培养是现实目标,创造力的培养是终极目标。在全面实施美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认真研究教学手段使用的策略,对美术教学的开展是有益的。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教学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及所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示范方法,形成有效示范,这种能丰富学生视觉表象,具有更强指导性、针对性、多样性、启发性的示范手段,无疑是提高学生获得知识量、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选择和使用有待于我们结合相应的教育原理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王福生.论课堂示范在教学中的必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
[2]刘婷.小学美术教学示范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