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2017-06-18刘健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刘健

摘 要: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造就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从识字教学的字形记忆、字义理解、创作活动、猜想活动等方面谈谈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关键词:猜想中创新;动手活动中创新;识记字形中创新;理解字义中创新

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路。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有效利用识字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成为一种可能的事情。怎样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一点我的肤浅尝试。

一、让学生在猜想中创新

猜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猜想字的产生,他们会创造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猜想字义,通过字形猜想当时因什么原因产生这个字的,从而推断它的字义。这样,在语文教学中也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如,我在教学“火”字时,让学生猜想: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个字的?他为什么读huǒ?同学们创造性地回答出:也许是听到烧的火的声音是“huǒ-huǒ”的;我听说是古人看见山上有火就吼叫“huǒ-huǒ”,后来就念“huǒ”了。还有的同学说:不念“huǒ”行不行?如果长期这样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形成勇于创新和乐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在记忆字形中创新

在识字教学中,记住字形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一环。在识字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合理的想象,就能让学生在分析中创新,形成初步的创新能力,为后续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我教学“休”字时,学生在用构件法记忆之外,还用了许多新方法。有的同学说:我在床上睡觉休息,床是木做的,我是人,合起来是“休”;还有的同学说:六月间,人们坐在树下靠着树歇凉、休息,人和树合起来是“休”。在记忆字形的活动中,学生创造了很多记忆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象形法、会意法、口诀法、顺口溜等等。这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形成不唯教材结论、不唯教师结论、不唯前人经验的创造思想。

三、让学生在动手中创新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无从谈起。因此,培養创新能力应从创新思维培养做起。

(一)开展拼字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课堂上,让学生利用偏旁部首、基本字和基本笔画开展拼字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比如,学生用“十、口”拼字,大多数学生拼出了“田、古、叶、由、甲、申”等字,也有的同学拼出了“中、日、右”等字。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表扬后者,而且要求学生想办法读准不认识的字。这样的活动,学生兴趣极高,有的找妈妈,有的找高年级的同学,有的查课外书,有的查字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事物联想构字,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思维结构的灵活多变,其思路是可以转换或变通的。比如:教师出示一条河让学生联想写字,有位同学写出了“可”字。我问:为什么?他说:我在电视上看到黄河的水已经干了,“河”字就没有“水”,变成了“可”字。我们可不能砍树了。

(三)开展连字组词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思维流畅性好的人,在短时间内组成的词语很多,并且长期对学生训练连字组词,思维就变得很快,变得迅速,就有助于人消除思维定式和固执等消极影响,顺利地解决创造性问题。

四、让学生在理解字义中创新

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中关键的一环,只有理解字义了,才能恰当应用,才会有利于字形记忆。理解字义有很多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应用多种方式去解词释义,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方法的意识。学生在实际理解字义时创造了很多方法,有的查字典,有的利用工具书,有的上网查询,有的向他人求助,还有的你说我读句子,等等。

五、在参与识字育人实践活动中创新

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字义,并组词运用,不能简单化,要抓住教育点,拓展内容,向课外延伸,给学生独立创新的机会。比如,在教学“水”字时,我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水,有的学生说出了“污水”,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水污染的活动、节约用水的活动。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自主创新的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思想教育。

总之,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必须从小抓起,常抓不懈,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光伟,苏梅竹.识字教学与文化积淀浅论[J].山东教育,2011(Z4).

[2]徐永凤.识字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