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畅想
2017-06-18于景艳
于景艳
摘 要:近几年在教育界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理念
一、转变教学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现阶段,一些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采取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强迫学生去记住自己讲述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针对这个现象,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们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多认识几个字,而是通过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识字等多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材中一些教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情操。教师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愿意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二、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全面开展“生本教育”
素质教育更提倡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拿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来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生字念什么、几声、拼音怎么写,而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拿“乒、乓”来进行举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询问学生“大家有没有见过这两个字呢?你们知道这两个字应该怎么读吗?”教师在教学之前先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学生都不知道之后教师可以这样来进行“老师也不知道这两个字应该怎么念,谁能想办法来告诉我这两个字怎么念呢?”,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可以查字典啊”,有的学生则会说“我们可以等回家去问爸爸妈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选择一种能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独立去探究,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很大提升。这种让学生独立探究、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模式也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正视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采取的是统一目标、统一方法的教学,而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基础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统一教学的方法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使得一部分语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越来越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所谓分层教学,指的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达到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的目的。比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三个不同的目标,A目标是完成整篇课文的学习并找出文中所有运用修辞的语句,准确说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B目标是完成整篇课文的学习并找出其中沒有学过的生字,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C目标是完成整篇课文的阅读并能认识文章中所有的生字。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要完成的目标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他们学习的建议。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选择困难的目标,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让他们选择B类教学目标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等完成B目标之后再去攻克A目标;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重点进行关注、引导,让他们先去完成C目标,然后再一点点前进。这种教学的形式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收获。
四、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体现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就是教师不再单单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素质教育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会等等。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也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形式,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多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肯定学生表现较好的地方,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学生表现不好的地方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多进行引导、点拨,保证学生都能进步;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己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欠缺,自己认为语文学习的薄弱点在哪里,自己希望得到教师以及其他同学怎样的帮助,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每个人都要说出对方在这堂课上表现优异的三个地方和表现不足的地方,针对不足的地方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这种形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因此,要想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总之,如何实现素质教育一直是各科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实现的,今天我们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做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宫建月.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b),2011(11).
[2]徐海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