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心童“画”

2017-06-18边晓宁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儿童画多元评价欣赏

边晓宁

摘 要:美术课程评价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基础上,美术课程改革以来在多元評价体系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成效,而发展性评价是在美术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下,以美术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立足于人的发展的评价,这对美术课程以及美术教学都会带来积极效应。

关键词:儿童画;欣赏;美术课堂;多元评价

“什么是儿童画?”

这个看似简单、熟悉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得很详细、具体。

儿童作品体现了儿童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流露了儿童纯真的思想感情,作为家长,必须学会和儿童平等交流,理解儿童各个方面的特点,学会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来欣赏儿童画,“读”懂儿童的画,努力寻找儿童作品的魅力所在。

一、聆听儿童的心声,感受童真童趣

赫伯特·里德曾说过:“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都存在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们一直都在画画儿。”那么儿童所画的画是否就称为儿童画呢?儿童画一般是指以儿童为创作所完成的绘画,它是儿童依年龄的成长与生活体验,通过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并结合手、眼、脑的协同作用,所画下的具有内心情感、生活经验,对自然或社会观察意涵的视觉符号。所以儿童画是儿童生命的图像,它应该是自由欢快、轻松自然的,它无拘无束,没有任何包袱,它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白,是人类艺术的一种原始感觉。

但是,当今各种绘画比赛中的儿童画作品,少儿绘画展览会上的儿童画作品,似乎有种表象的感觉。一幅幅作品好像穿着皇帝的新装,乍一看,精彩纷呈,可是仔细观察却发现大部分的作品几乎只是在技法上翻花样,很少考虑作品本身所揭示的一种儿童表现的内涵和心理感受。

二、关注儿童个性,发掘儿童创造力

在我平时教学过程中,很多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将自己孩子的能力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样见贤思齐,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教育心理当然可以理解,但这种盲目“跟从”的心理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我将它定义为“模板化”教育。而这种学习方式在美术方面就体现在许多家长更喜欢儿童“临摹”的作品。经过多次课堂实践,得到了比较可喜的实验成果,很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也正好契合了他们本身好奇、探索的心理,帮助他们完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临摹作品”。我想这同时也是促进儿童与家长平等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让成年人打破常规,懂得儿童的“独到之处”,鼓励儿童,使他们更有自信,画出更好的作品,家长与儿童共同进步,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最有成效的亲子教育。

三、参与儿童创作,促进儿童绘画技巧掌握

绘画作品的构成因素很多,作画材料、技法、技巧学习对于完成作品也是比较重要的。想象力、创造力再强,没有技法、技巧的运用能力,也是很难画出好作品的。不同的绘画内容要应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技巧、选择应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取得更好的绘画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成年人对儿童使用的绘画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才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绘画内容,感知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儿童画用一种工具就可以完成整幅画,其实,儿童画也如同成人绘画一样,不同的颜料属性表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四、利用科技平台,为家长与儿童搭建交流桥梁

作为一名在校美术教师,平日教学中,发现与家长的沟通甚少,很多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和美术教师沟通。这种心态是很多人轻视美术甚至忽视美术的主要根源。我认为,同样作为学校设立的学科,对学生自身素质发展同样重要,我们有什么理由将它抛掷一旁呢?我认为,美术作为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视觉上是更为直观的教育形式,家长应当更为科学地利用起来,重视它的作用。

校园网的应用让我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如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网站,在校园网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班级有班级的博客,一些家长经常会在网站中了解校园新闻及班级情况,于是我就想到了在博客中展示学生作品,作品就会出现在校园网页上。纸质的作品经过一定年份以后必定会损坏或褪色,一些手工制作的作品更是难以保存。而网站中的很多内容却可以留下来,保存很久又可以节省空间。而今很多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博客都可以放在校园网上与所有学生及家长共享,一些家长还可以将自己孩子的作品复制下来保存在电脑中,建立起儿童的成长档案。

儿童画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一张白纸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他们面对这个世界去发现自我、展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我们要从我们平凡的工作中去找寻不平凡,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学科,只要我们自己重视,就不怕他人的忽视,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美术这门学科,会对儿童画产生兴趣。

猜你喜欢

儿童画多元评价欣赏
儿童画
如何鉴赏儿童画
我的儿童画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