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分析与阐述
2017-06-18蔡妮妮
蔡妮妮
摘 要:应用题教学方式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科目教学中的重点,依据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况,结合近年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形式特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质的教学形式,以此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主要是依据讲解“例题—训练—再讲”的形式进行教学工作,其中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缺少优质的方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但是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开始引用题海方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问题过于单调,思维过于老套,缺少灵活性,学生没有创新的理念;(2)忽视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3)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形式过于统一,没有思路的拓展;(4)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案分析
(一)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
1.数学能力。小学时期的学生智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根据数学能力培养而言,需要先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知识构架,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了解问题中的重点问题和条件,找到解题的根本。在实际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结构的深入理解。同时,多让学生训练线段图相应的知识,以此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拓展学生解数学题的思维空间。小学高年级学生难以掌控应用题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问题过于复杂,同时学生缺少思维空间的拓展和训练,导致学生难以深入分析和理解数学应用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步骤、有过程地解决应用题,并且注重拓展自身解决应用题的形式。深入理解应用问题表达的含义,结合问题中提出的条件,促使学生对应用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依据这一认知可以更好地解答问题。从审题到列式运算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思维训练需要从阅读问题、看图解题等方面进行,加大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标注主要是将问题中重要的词、句子等突显出来,促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依据给出的条件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理解对于学生而言也非常重要,学生在理解问题条件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知,以此解答出应用题。
(二)将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数学模型
一些数学应用题难以依据表层文字获取信息,但若是创造一些学生理解而熟知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维故事,可以提升学生理解和认识应用题的效果。一个优质的生活背景,可以提出非常多的问题,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好奇心,建立创新观念,这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知的,或者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看到过的情境,与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教学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并且接受这种情境。在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下获取解题条件,最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观察和分析应用题的变化,让学生注重教师在解答应用题中的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抽象化的数学模型,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依据。如下列问题: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0名,男女婴儿数量之比是51∶49,上月新生女婴儿多少人?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明确婴儿的起源,促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思考的兴趣。问题中有男女婴儿的比例为51∶49,而新生婴儿的数量为300名,因此女婴儿出生占新生婴儿比例为■=■,这样可以得出女婴儿的数量为■=147,所以女婴儿为147人。
(三)拓展学生解题的思路,锻炼学生解题的技巧
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草纸本上整洁地写出整体解题思路,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带来一定的基础,还可以在解决问题之后有基础的实施检测,从而不但可以减少做题的时间,还可以保障做题的正确率。在面对无法理解的抽象问题的过程中,例如转变思路,巧妙地将抽象问题改变为图像问题,这样可以清晰地找到问题的中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解题技巧实施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
总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点,对于教师而言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依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进行创新,结合生活案例,从学生经历的生活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从学习的兴趣和思维两方面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以此增强实际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海宏.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有效性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5(12).
[2]伍红伟.刍议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應用题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