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指导

2017-06-18李秀斌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范读角色想象

李秀斌

摘 要:朗读是一个神奇的向导,能带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角色,走进文章的思想;能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在课堂上往往比老师的讲所起的作用更大。如何在课堂上让琅琅书声响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常见的指导法有以下几种:创设情境法,角色朗读法,范读指导法,借字想象法。

关键词:情境;角色;范读;想象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还有什么比读更好的教学方法呢?但是,在现在的语文课上,的确是书声琅琅,但是真正地读起来,读出感悟来,读出个性来,学生愿意读的,却不多见。为此,笔者通过实践,提供以下几种指导法,以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带领学生走进这个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读起来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低年级的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去体会文字的感情色彩,更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字里行间去体会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思想。这时候如果能给学生创设课文的具体情境,以读为载体,将认知、理解与感性活动相结合,引领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获得语感,在读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文章的感情、内含、思想也就能通过学生的个性朗读一一诠释出来。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指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朗读,设身处地对这一角色的情感、语言进行处理,并用朗读表现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朗读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更快地让学生与书中的人物角色进行“交谈”,从而在朗读中体验到该角色的情感、态度。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角色扮演过程中,个体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扮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低年级的课本作品特点偏向生动、活泼,普遍是童话、寓言、神话或是对话性质的作品,有资源、有条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角色情感。但纵观现在的课堂,不难看到角色朗读,但简单的角色朗读,失了角色朗读原本的作用,大部分教师往往读过就算,角色朗读不作引导用,只作总结用,导致角色朗读在语文课堂中成了一种形式,一种表现朗读多样化的形式。

三、范读指导法

范读可分教师范读和同伴范读。范读可以给学生提供典范。随着多媒体在现在课堂的广泛应用,在课堂上,我们见到的更多的是多媒体优美的画面和婉转的声音。范读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渐渐被冷落。但我认为,范读还是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的。多媒体的声音再美,毕竟是遥不可及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又是如此亲近的人,教师的范读,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的关注,甚至学生会试着去模仿,而这种效果是多媒体所实现不了的。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有时候尽管老师的引导再巧妙与用心,但学生的表现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时候课堂上就经常出现“教师反复纠缠,学生渐渐心烦”的现象。这时教师的范读往往就能使课堂柳暗花明起来。

正是教师的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想象的平台,学生在教师优美的朗读引领中展开想象,从而创造情境,受到不同的感悟,有所感受了,自然也就读得起来了。同伴范读同样也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小学生都渴望自己被肯定,当同伴的范读得到教师的认可、赞赏后,也能激起其他学生的竞争欲。学生的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并模仿起来。然后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读出自己的东西来了。

四、借字想象法

新课程到了二年级时,语文课本就已经出现大量的好词好句,但同时一些较难理解的字词也开始进入课文,如何理解作者的用字意图,体会用词的精辟,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当然还是通过朗读。但如何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促读,又成了一个难题。来看看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堂《荷花》。

师:“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露、钻、长、顶、穿、伸。

师: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生:悄悄地长出来,害羞的样子;很快地长出来;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高兴的心情;激动的心情;欢天喜地的心情;迫不急待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心花怒放地长出来;快快乐乐地长出来;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这样一来,还怕学生读不出来,读不起来吗?

以上是笔者对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粗浅认识,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不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真正做到以读促讲,以讲助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从读中悟。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學思想与经典课堂[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07-01.

[2]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07-01.

猜你喜欢

范读角色想象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快乐的想象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