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多元化课堂评价,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017-06-18高素娟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鼠妇多元化探究

高素娟

基础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新课程评价观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性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样、更开放、更恰当。

教师应认真学习课程评价理念,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努力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在评价教学实效时,不仅有老师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评价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在实际评价中,根据评价的内容要有所侧重。知识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完成,情感、价值方面的评价则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完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调查当地环境破坏实例,并和父母一起分析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当地两大河流“潴泷河、孝义河”水质以及我县空气质量现状如何?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方法来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网络、环保、环卫部门查找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并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在实践活动中,由家长对孩子的调查态度、调查方法和能力等进行简要的评价,回到课堂还要自评、互评,谈收获。实施多元化的评价策略,不仅让学生在家长的提醒和指导下了解到我们身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的问题,更让学生从一个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在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成为环保的自觉行动者。

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的主体由原来单一的教师,扩展为学生、家长、教师等多个评价者。使传统的被评价者——学生也成为评价中的一员,在平等、民主的自评互评中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長。

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重视学生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我尝试构建了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着眼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

在形成性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求知、探究、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等方面。形成性评价占20%,以成长记录袋为基础,封面上有班级、姓名等信息,由学生个人收集的测试卷、错题积累本、创新型笔记、小论文、实践报告、收集的生物图片、照片、获奖证书等放入档案袋。每学期分两次进行展评,并由个人自评、小组评定、教师复评,兼顾作业完成情况(10%)、上课情况(10%)确定每个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主要对学生在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以纸笔的方法考查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占生物学业成绩的60%。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纸笔式测评与非纸笔式测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传统的评价内容只注重学生对概念与事实的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评价内容应从学生对概念与事实的理解,扩展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方法与能力的评价。例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我评价学生实验内容的标准为:(1)评价实验材料的采集:是否积极地去寻找并采集鼠妇?是否认真地观察了鼠妇的生活环境?(2)探究过程:①提出问题:是否针对其生活环境提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②作出假设:是否依据捕捉到鼠妇的环境特点,对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因素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能否利用提供的器具和自己准备的器具,制定出可以验证自己假设的实验方案?制定的计划是否考虑到了对照的原则?④实施计划:是否认真地观察发鼠妇在实验装置中的行为?是否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鼠妇进行了认真的记录?⑤得出结论:能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当实验结论与假设不同时,能否认真地分析原因?⑥表达与交流:是否积极地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探究过程?当本组与其他组结果和结论不一致时,是否认真分析了原因?或如进一步探究,你们确定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能制定出探究方案吗?⑦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通过丰富的评价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外,注意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还必须关注评价结果的人性化,进行发展性评价,关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总之,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深化素质教育和推行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命题。

猜你喜欢

鼠妇多元化探究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捉鼠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探秘虫子大家族——鼠妇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