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17-06-18薛世英赵永刚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于勒童趣课文

薛世英+赵永刚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许多新的教学观念。“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首先他是一个独立个体,具有独特个性。学生同样如此,是一个个性丰富的人,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教师,也是社会中一个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尊重受教育的人,意识到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切实做到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为了理清教与学的关系,把自己切换到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促进教学的高效率。换位思考要求教师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分析、看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好地运用这一思维方法,许多时候就会柳暗花明,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许多工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告诫我们教师,传授学习方法永远要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一堂课絮絮叨叨讲了45分钟,本以为给了学生很多,学生却不买账,只学到一少部分。在人际交往中,当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常用“换位思考”去教育双方,让一方站在另一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换位思考。这样,生活才会和谐,方便他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

初中生理解能力较弱是广大教师的切身体会。同时,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知识,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为将来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笔者试着把“换位思考”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换位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语文课堂,课堂效率也是随之高涨。

下面笔者用教学中的案例,谈一下“换位思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同频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课文中的内容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许多课文的内容同学生存在明显的距离,学生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和感受文章情趣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本角色”。

教学《童趣》时,因为文章为文言文,作者生活的年代同学生生活的时代有较远距离,而且学生更多是生活在比较封闭的圈子内,在自学课文后很难感受到童年趣味,针对这些情况,我搜集了有关蚊虫、蚂蚁和蟋蟀等小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动物那种可爱的、动感的形态,让学生知道了观察也是童趣的一部分,从而能够理解作者的童趣,并從中找到快乐。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再结合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与文本角色的“换位”奠定了基础。

二、换位思考,诱导学生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换位”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是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包括学生与主要人物之间、学生与次要人物之间、学生与四周环境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等各个角度的换位。这样学生才能全方位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甚至通过课文这扇窗户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在学生了解课文故事,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我便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对待叔叔于勒?”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中,换位到文本中的人物,进行问题思考,深刻理解文章。具体可以有下面两个维度的换位:

1.与文本主人公之间的换位

文本中的主人公往往是文本矛盾的集中体,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是作者所要表达情感的化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换位同主人公进行思想交流和对话。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于勒见到了自己的弟弟菲利普,会有什么表情,会对他们说什么?请你们想象一下。”引导学生走进于勒的思想世界,开拓思路,换位思考。

2.与作者之间的换位

文章是作者心灵表达的一种方式,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深刻理解作者,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文本。如只有理解莫泊桑的写作风格,我们才能深刻领会《我的叔叔于勒》的主旨。

三、总结收益,巩固方法

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临下课,笔者的一句“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阅读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阅读时要能进入角色,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就阅读方法而言,不管学生怎么概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理解了换位思考的本质。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结构中掌握好一门新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与学相长的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题,学会了“换位思考”,就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未知欲,从而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

猜你喜欢

于勒童趣课文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童趣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背课文的小偷
童趣照相薄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