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身“下水”知深浅

2017-06-18黄翠萍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初中语文

黄翠萍

摘 要:亲身“下水”知深浅,教师的“下水作文”在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黏合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写下水作文势在必行。

关键词:下水作文;初中语文;师生关系

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问题,教师怕教,学生厌写,布置学生写作文时教室里往往是一片唉声叹气,结果是学生胡乱应付,或者是乱写一气,或者是网上抄抄,书上摘摘,同学的借鉴借鉴,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犬。实践证明,教师的“下水作文”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以往作文教学中教师只会指手画脚的现象,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写下水作文势在必行。

一、下水作文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现在,网上的作文铺天盖地,很多教师就在网上查找优秀范文,稍作修改就当作模板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这样的粗劣“创作”无法提高写作水平,那些优秀范文毕竟不是自己的,很难吸取其中的精华。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老师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并把这种写作体验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适时地给他们点拨写作技巧方法,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很多教师都发出怨言:学生作文写得太差、难改。换位思考,教师自己来写作文,该如何写呢?你能不能寫出得到老师好评的作文呢?一次,我和学生赏析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后,我让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结尾,学生经过构思想象,各抒己见,编写了一个个内容各异的结尾。但是在批阅时,我明显感到学生习作的不足:语句不通顺,前后颠三倒四等。于是,我根据某些学生编写的内容,也写了一篇《皇帝的新装》续写。学生在讨论我的“下水文”时,提出了一些十分中肯的意见,既有利于我对文章的修改,也让他们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我想,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并运用到教学中,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发生可喜变化。

在作文教学改革之中,教师勤于动笔不仅是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下水”文,教师能真正体验写作规律,在教学中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还能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二、下水作文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代沟,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在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太多了,课堂听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甚至不是主要的部分,师生之间因年龄、身份、文化背景等差异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距离。教师的“下水作文”,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共同的习作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有了这种心灵的碰撞和契合,才有可能实现教和学之间的零距离。学生看到自己尊敬的老师为自己付出的劳动,心里一定有许多感慨,而这种感慨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产,是可以取得巨大的感情回报的。每次我读自己的“下水作文”学生都很期待,也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听完后学生还会讨论点评,指出我作文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每当这时我们师生就会互相探讨,共同提高。我在写《诱惑》的时候,专门向学生请教他们所热衷的网络游戏知识。有的学生不了解,就热心向我推荐“内行”的人,发现有的学生居然是网络高手,在圈子里小有名气。我虚心学习游戏的有关知识,并以平等的身份直率地对他们的游戏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学生大多能和我敞开心扉,友好而真诚。这是写下水作文的意外收获。教师经常下水,确实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喜欢平易近人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当今时代,如果谁还是摆着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在学生面前颐指气使,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你肯定是个怪物,他们会讨厌你,甚至恨屋及乌,不听你的课,厌恶你所教的学科。下水作文可以填补师生因年龄、身份等形成的沟壑,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我坚持“下水”练笔,我写完之后就和学生交换阅读,而他们听了、看了我的作文,觉得真实、亲切,兴趣倍增。这种“下水文”,不仅对学生写作有借鉴作用,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以教师的文章为榜样,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如在指导学生写《愚公移山》读后感时,我将下水作文《愚公很愚,智者不智》交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上,学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兴趣,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毫无顾忌。学生享受了民主、平等、自由地探讨作文写法的权利,当然,作文兴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来学生写成的读后感有好几篇很有新意。我及时把他们的文章登上学校的橱窗,加上简评,让全校师生欣赏。这样学生写作时的畏惧心理慢慢消失了。相反,如果教师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写作文,还要求写出新意,学生看到作文就发愁,学生也有怨言:老师自己不写,只会命令我们写,不公平。是的,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学生没道理不写,怨言也就不复存在了。看到老师写得那么好,那么新奇,学生紧跟其后,试图把作文写好,达到老师的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了老师的作文,慢慢地,学生也就爱上写作了。

综上所述,教师的“下水作文”有利于作文教学。这种言传身教胜过任何空洞无力的说教。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激励和引导,对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文化素养的提升,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张春霞.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教师如何“下水”尝试写作[J].课外语文,2016(5).

[2]史云霞.作文教学不能忽视下水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6).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