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二意”:音乐课堂的教学原点
2017-06-18薛芝菁
薛芝菁
摘要:音乐课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喜爱音乐,深受音乐美的感染和熏陶,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是每个音乐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音乐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音乐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让音乐回归生活,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教学;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回归生活;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A-0095-05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的课题下方摘录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育人箴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的大意是:学“诗”能使人的思想受到启迪,学“礼”能使人掌握做人和做事的规范,学“乐”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完善。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教育从远古走向现代。音乐课堂应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总结下来,觉得万变不离其宗,音樂课堂教学还是要从音乐课的教学原点出发。
一、指向学科属性:设计音乐课教学要注重“三性”
(一)注重音乐的人文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音乐教育作为人文教育范畴,它的本质是育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那种过于注重音乐知识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使音乐课程失去了人文内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和关注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因素,通过音乐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1.关注音乐的历史背景
一般来说,世界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创作背景,并产生过一定的时代效应和社会影响。在教学中,结合这些人文知识来欣赏音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举世闻名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首作品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四百多首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于1867年,现在人们常听到的是管弦乐曲。其实,这个曲子当初是作为一首男声合唱曲写成的。1867年初,维也纳一片悲哀、沉闷的气氛,人们还未从一年前惨败给普鲁士的战争中缓过气来。为了使人们重新振作,作者接受了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请求,创作一首充满生命活力和爱国热情的合唱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合唱圆舞曲问世之后,一开始听众的反应并不强烈,直到作曲家把它改编成管弦乐曲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越来越受欢迎。有人把《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比作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在欣赏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把这些相关的内容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了解作品具体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对作者创作的意图、作品的情感内涵、风格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2.关注音乐的文学内涵
音乐与文学的天然血缘关系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和诗歌几乎都是结伴而生的,有着密切的联系。诗歌诗歌,诗是文学,歌是音乐。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地方民歌,“雅”主要是朝廷乐歌,“颂”则是宗庙乐歌,所以说《诗经》中的诗,都是能演唱的歌词。在我国近现代的音乐作品中也有许多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成功典范,例如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伤逝》等。世界上一切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都是音乐创作的重要载体。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音乐家柏辽兹,他非常热衷于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生不断地从中寻求创作灵感,创作出了管弦乐序曲《李尔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名曲。有“钢琴之王”美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他首创了交响诗这一重要的音乐体裁,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创作出了《前奏曲》《塔索》等举世闻名的交响诗作品。
音乐和文学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姊妹艺术,它俩的结合互相完善,相得益彰,文学拓展和深化了音乐的内涵,音乐也使文学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音乐中的文学内涵,让学生在文学与音乐融合的艺术氛围中,陶冶性情,提升品位。
3.关注音乐的地域特色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也各有不同。以民歌为例,全国就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八大民歌区域。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在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会对民歌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南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山清水秀,那里的人们细腻含蓄,音乐风格多委婉秀丽;西北地区多高原,气候寒冷,山石峥嵘,黄土地一望无垠,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和大自然做斗争,所以便形成了高亢嘹亮,悠长质朴的民歌风格。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由《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醇厚的中原韵》《飘逸的南国风》这风格迥异的四节内容组成,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挖掘歌曲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特征、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来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让他们在聆听中产生美的体验。
(二)注重音乐的审美性,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审美”和“审美教育”是在音乐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他的代表作《音乐教育的哲学》前言中讲到:“音乐教育正朝着我和其他人定义为审美教育的那个方向迈进”[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2]音乐课应该从各个层面体现美,营造美,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1.创设美的教学环境,未有曲调先有境
音乐是审美的教育,审美教育需要美的氛围,一个优雅、整齐、艺术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一步入教室就受到美的感染,心情愉悦,给学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例如:音樂教室里可用音乐专用的凳子代替传统的桌椅,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灵活地摆放各种不同的形状。教室两侧的墙上可以布置一些音乐家的肖像图片,上面带有相关的名人名言或音乐家的简介,以音乐家的故事感染人,以音乐家的名言激励人,营造音乐学习的氛围。教室后面的墙上可设计一个音乐专栏,上面展示的内容可定期更新,大致可分为这几个板块:音乐小常识、音乐名家介绍、音乐时事播报、音乐经典作品赏析,让这个音乐专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钢琴、讲台、墙角附近可以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条件允许还可铺上地板或地毯,挂上淡雅的窗帘,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的氛围。这样的教室一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欲望。
2.挖掘美的音乐内涵,音乐本体美触发主体感悟美
音乐课程实施必须以音乐为本,如果脱离了音乐这个载体,让其他的学科喧宾夺主,那么音乐教学也就变了味道。有些音乐教师为了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和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偏离了新课程的轨道,陷入了音乐课综合的误区:有的文字创编过了头,音乐课上成了语文课。有的教师介绍过了头,音乐课变成了历史课。音乐课应该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探究音乐艺术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和主要过程。比如《鼓乐铿锵》一课,在欣赏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时,笔者设计了“视频导入—游戏激趣—完整欣赏—对比欣赏—模拟演奏—合作表现”五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各项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感受、体验《滚核桃》这首音乐作品而展开,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探究,循序渐进地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作品的地方特色,并逐渐对它产生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本体的美是音乐审美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我们应带领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并关注音乐本体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3.营造美的课堂对话,从音乐的抽象走向形象的对话
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教学语言是对话的重要载体。教学语言美的水平,对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音乐教学语言有其独特的艺术性。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它需要教师借助于美的语言来传递美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知、体验、鉴别和创造能力。
音乐给人带来的美感,主要是通过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音乐语言来传递的。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特别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果教师的语言老是保持同一个速度和调调,学生很容易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学效果肯定不佳。但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把握语言的节奏感与韵律感,那么定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说,讲到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或重难点时,应该放慢速度,适当提高音量,突出重点词句。对于过渡性的语言,可以用一般的音量,轻松自然的口吻。另外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肢体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对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延伸。教师的眼神、手势及形体动作等同样蕴含着大量美的信息,可以在特定的时机配合教师的有声语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例如在解决音准问题时,教师可以用柯达伊手势来表示音高,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唱准音调。在欣赏教学中,可带着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击拍、踏脚、画旋律线、做各种即兴动作,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去,更生动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4.设计美的教学方式,适合的教法诱发情感的共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得法。教学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是否合适,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教学对象本身,是否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符合了便是有效的,能提升音乐课堂的美感,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例如在赏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时,教师可使用故事导入法。在欣赏之前,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完成了合唱交响曲创作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陈述,激发起学生欣赏作品的欲望。在学习《非洲歌舞音乐》一课时,由于非洲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较难产生共鸣,这里可以使用情境创设法。教师先播放一段非常有特色的非洲歌舞表演,黑非洲人民舞蹈时,洋溢着热情奔放和激情澎湃的情绪,他们夸张的表演,奇特的服饰与造型,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消除了他们对非洲音乐的距离感,渲染了浓郁的非洲音乐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进一步体验探究非洲音乐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音乐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我们选择教学方法要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美”的,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
(三)注重音乐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新课程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性学习,倡导“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3]。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适合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创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在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去创新,这对于学生深化已学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并运用知识进行迁移大有益处,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短曲创编
在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从《沂蒙山小调》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中,同学们了解了民歌中常用的一些创作方法,例如鱼咬尾的创作方法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两种创作手法的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类方法来写一首短曲。又如第二十三节爵士乐,在欣赏了经典的爵士乐作品和了解了相关的爵士乐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布鲁斯的特色音阶和拉格泰姆的代表性节奏来创编一小段音乐。不管学生创作水平如何,关键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对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能够进一步加以巩固,并能做到活学活用。
2.即兴填词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通过本节课的欣赏,学生们了解到了学堂乐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的歌曲都是在已有的曲调上填上新词而成。在课的尾声部分,教师可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曲调,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新的歌词。这对于高中生来说并非困难的事情,这个活动的意义是学生们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了歌曲的创作,又更进一步掌握了学堂乐歌的特点,对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命题创作
命题创作可由教师命题,或由学生自主命题,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并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学生合作完成。例如高中音乐鉴赏第六节《鼓乐铿锵》,学生们在欣赏山西、湖南、北京等地各具特色的鼓乐作品的过程中,大开眼界,了解了打击乐器丰富多样的敲击技法,感受到了节奏、音色、力度、速度对于塑造音乐形象和情境的重要性。于是笔者顺势而为,设计了一个“实践体验,建构创新”的环节:请学生们也来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运用刚才欣赏的作品中的一些演奏手法,创编一小段打击乐合奏。除了使用老师提供的一些打击乐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能敲击发声的物品,包括自己的身体。笔者出示了几个选题供学生参考:(1)龟兔赛跑,(2)雨天,(3)自选题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积极参与,创作出了一些质量较高的作品。
二、音乐教学的根本意义:回归生活和提升审美素养
(一)回归生活的意义:音乐教学的价值取向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与人类的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湖南土家族的代表性民间器乐形式“打溜子”,它的乐曲内容大多是描绘动物形象和表现劳动生活場景的,代表曲目就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八哥洗澡》《扭插秧》《鹊桥会》等。又比如爵士乐,它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来源于黑人的“布鲁斯”。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的黑人贩卖到美洲,他们被迫为奴,受尽折磨和欺凌,生活在绝望里。黑奴们怀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常常会唱一些忧伤的歌曲来抒发自己痛苦的心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在美国,蓝色被看作忧郁的色彩,所以人们就把这种悲伤的歌曲称为“布鲁斯”。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克拉克曾说:“想把学习热情注入孩子的心灵深处,那就把学习带入孩子们的生活里吧!”[4]由此可见,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回归生活的最终目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脱离不了生活,生活是孕育音乐的土壤。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把音乐作品还原到它产生的生活背景中去,并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把音乐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音乐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提升审美素养的意义:音乐教学的最高追求
音乐教学绝不是单纯教会学生几首歌曲,而是透过跳跃的音符,让人们感受到人性之美、生活之美、大自然之美,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远在我国西周时期,官学就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合称为“六艺”。其中的“乐”,就包含了音乐。中国古代将“琴、棋、书、画”作为读书人的四项基本素养,其中琴就是指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我国中小学也一直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对学生优良素质的基本评定准则,其中“美”指“美育”,音乐就包含在里面,它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美妙的旋律和音响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我国,许多成功人士热爱音乐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据统计,世界各大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性。我们音乐教师必须准确地理解音乐教育理念,遵循音乐课堂“三性二意”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们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乐地学习,高效地学习,让音乐伴随学生的生命成长,让音乐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之一,使其诗意地畅游于音乐编织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1.
[2][3]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4][美]罗恩·克拉克.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M].李文英,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95.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