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2017-06-17刘倩
刘倩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它以学科美和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美激发人的审美情感。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新课程
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普通高中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能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虽是语言艺术,但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的可感性。荷塘月色的恬淡幽美、大好秋色的绚丽灿烂、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泰山雨景的迷蒙磅礴,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祖国农村的美丽富饶。课文中刘和珍、白求恩等人物形象,无不充满着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学要抓住形象进行分析,进行感情熏陶,在作品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知美、热爱美,从而激发其审美情趣。
中学课本中这样美的形态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激发审美情感因素,调动审美想象,在课文间接表现的自然物的优美欣赏中,唤起并加强他们内心的审美愉悦,这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情趣才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二、挖掘作品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文章语言的欣赏与品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形象、凝练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可以创设出优美的意境。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当我们朗朗上口地读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时,虽然遥隔几百年,作者所描述的画面依然能够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人能在阅读词语的同时不自觉地描绘傍晚时分江南古镇小桥流水图。再如《再别康桥》,文章的语言清新秀丽,委婉轻柔的节奏让人如同听到一曲悦耳徐缓的快板,犹如清新悦耳的钢琴曲,在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耐人回味。
对于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也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解析“字、词、句”丰富内涵的基础上,还要教学生体验感受它的整体美,感受文章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之美。
三、剖析作品语言,培养学生美的感知力
作品的语言是审美教育的源泉,学生通过剖析作品语言,可以获取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和情感美。例如,《风景谈》中,开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沙漠驼铃”的景象,一望无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长方形猩红的大旗”和“苍茫”“寂静”的沙漠在颜色和状态上构成鲜明的对比。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覺油然而生。我们可以从词语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色彩、感情、声音和动静的角度去感知大自然,真正触碰到大自然的阳刚,感受到大自然的真实,以及生发出对人类战胜自然威力的由衷赞叹。教师要正确把握语言文字,让学生既能从零散的角度,又能从整体上把握审美对象。
四、创设课堂语境,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比如,《荷塘月色》中的“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教师可以找出其他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
五、延伸阅读教学,深化学生审美体验
想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地涉猎课外读物,这不仅是对学生知识面与视野的一种拓宽,这个过程中也能很好地让学生从更多的阅读素材中积累认知与情感,是深化学生审美体验的有效模式。
《我与地坛》是一篇很深邃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在面对腿部疾病时思想感情经历的一次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含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心灵以强烈的震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不少学生在读完这篇文章后都深深被触动,文章中蕴含的那种重获生机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带给人希望,这种深厚的情感中也蕴藏着很值得挖掘的审美价值。学完节选部分后,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全文,这对于让学生获得更为完整与深刻的审美体验将会很有帮助。
总之,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是多样的,如何有机将语言学习与审美教育结合,正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课题。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