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教学论》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
2017-06-17张雪飞
张雪飞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
摘 要:夸美纽斯经典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及的整体性原则、一般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对提升当今中学历史教育水平具有启发意义。了解夸美纽斯对上述教学原则的阐述并将其辩证地运用于中学历史教育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关键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学历史;教学原则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在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用相当长的篇幅阐述了教育教学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虽经三个多世纪,但对当下的中学历史教育仍大有裨益。
一、整体性原则
夸美纽斯说:“不先把整个知识领域的一般轮廓放在学生眼前就去详细教授科学的各个部门是错误的,谁也不应该这样受到教导去精通知识的某一个部门,而没有彻底懂得它与其余一切部门的关系。”任何学科都有其知识体系,而学生在接触这门学科的具体内容之前就要先明白其框架结构。具体到中学历史教育,教师应在讲授具体历史问题前先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与阶段分期,课后还要及时帮助学生梳理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使学生能够以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比如,讲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应在学生的脑子里先搭起这样一个框架: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的整体社会状况是什么?学生在有了一个清晰的“近代史”概念和时间分期后才便于理解接下来的新知识以及接受更多的历史信息。而在整段历史时期讲完后,教师应再与学生回顾这一框架,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为什么这一阶段被称为“中国近代史”?有哪些重要事件在中国近代发生,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如此,学生就会整体而非片段、综合而非单一、运动而非静止地看待历史。
二、一般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一般性”更侧重于学科的内在规律与一般方法。按照夸美纽斯的观点,教师应该把有价值、根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认为“假如我们人人都从本源,从事物本身而不从其他来源去获得知识,我们就可以步随古代智者的后尘了”。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不应是单纯的学科知识,更应教会他们该学科的一般规律与研究它的基本思路。对历史教学而言,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过程如此之长,要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告诉学生是不可能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会历史呢?无疑要向学生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当然,教学时也要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能只讲规律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是必要的。
三、直观性原则
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形象、具体的内容来理解。夸美纽斯说:“教导应该尽可能通过感官去进行,使它能费较少的劳力被记住。”然而,历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不能重现,我们既不能重现事件发生时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让学生去分析那个时期的社会特征,这就给其理解历史造成很大困难,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实,历史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是可能的,只不过方式需稍作改变。如某一教师在讲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地域变化时就“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通商口岸图示法”,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视觉直观地理解较为复杂的历史变化过程。同样,教师还可通过在课上播放教学视频、课后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总而言之,历史教师的任务是要尽可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历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
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就是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夸美纽斯反复强调的“遵循自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因材施教”。一是遵照人类生理发展規律分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夸美纽斯将0~24岁需要接受教育的人按照年龄大小分为婴儿、儿童、少年和青年四个时期,而这四个时期又分别对应着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以及大学这四种不同的学校教育,这即因不同年龄的“材”施不同内容的“教”的体现。二是针对同年龄段人不同能力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他们在他所教的实际语言或艺术方面的进步,去得到指导或去指导他们。笔者以为,如果将“因材施教”的原则应用于历史教学,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到历史教师都应当有所作为。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而言,要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他们现有的能力与水平需编写;而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双管齐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整体性、一般性、直观性与因材施教这四条原则是夸美纽斯部分教学理念的体现,对中学历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教师应尊重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与学科的知识架构,注意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在努力构建一个历史场景的同时结合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将诸多因素科学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周研纯.高中历史教学法[J].考试周报,2009(41).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