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017-06-17王尔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学生

王尔光

摘要:落实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应放在科学文化素质之前。而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主要的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学习课文表达形式,感受语言的意蕴美的同时,也会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熏陶。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13

語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出发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份内的责任。所以,我们理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落实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应放在科学文化素质之前。而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主要的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学习课文表达形式,感受语言的意蕴美的同时,也会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熏陶。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感情容易激发的时期,最容易受到阅读材料思想内容的感染。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对学生需要怎样的道德素质了然于胸,对实际操作程序要有全盘的计划。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讲解和训练。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有其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具有博大深挚的仁爱心胸

爱是人类的美德。爱心是一切善行的基础。二十一世纪尽管是电脑时代,人机对话也许比人际交往更为频繁,但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情感,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缺少的。当然,爱心的培养不可操之过急,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前苏联巴甫洛夫中学的大门口立着这样一座校训碑,上面写着“请爱你的妈妈”。有人不理解地问当时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呢?”苏霍姆林斯基反问道:“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一语道破真谛——爱心是从他最亲的人开始培养的。

例如:冰心的写的《纸船》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作者在简洁朴素的行文中,始终渗透着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与此相类似的文章还有朱自清的《背影》;泰戈尔的《金色花》。教师在教此类文章时,不仅要领着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更主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然而,仅仅培养对亲人的爱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更广博的爱心。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感悟:家庭中的关爱《散步》,对祖国的热爱《黄河颂》,对故乡的热爱《乡愁》,懂得他人给予自己的一份爱心,进而引导学生尊重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好人。让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培养学生具有求知成才的伟大志向

在通过爱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把这种责任感转化为求知成才的原动力。如: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因为生活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大同”成了他不懈的追求。这样伟大的志向,促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殚精竭虑,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更应该树立成才的远大志向,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与建设努力奋斗。

有志于成才,必须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要求知成才,必须端正态度,善于学习。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的学习,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和学习方法。如《论语十则》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方面有所收益;再如《理想》《走一步,再走一步》等一系列的文章,都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方法上有所收获。

三、培养学生具有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信念

这一代青少年由于多属于独生子女,宠爱多于严教,享受多于磨难。往往不思进取,不图报国,不愿拼搏,怕苦怕累,怯于竞争,情感脆弱,意志软弱。鉴于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结合课文内容,注重强化挫折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

例如:在教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总结出,宋濂为什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同舍生却不能。是因为宋濂“以中有足乐者”的追求。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思想教育,只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实现理想。我们的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生动鲜活的例子。如《愚公移山》《在山的那边》《谈生命》这些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无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具备了自强不息,还应有坚忍不拔之志作为保证,因为想得到,还要做得到,做得到还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因此,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势在必行。这方面的阅读材料很多,比如《夸父逐日》。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材料,还要帮助学生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方便学生阅读。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复国,司马迁困境奋斗历经数十载著成《史记》,陈景润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潜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姚雪垠毕生精力研究明史,呕心沥血创作《李自成》……他们的成功都在于自强不息的努力奋斗中。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我们的语文教师能秉承这一崇高的教育理念,去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这一代青年人就具备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斗不懈、进取不止、百折不挠的超人品质,这个世纪的中国就大有希望,不可限量了!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六中学 017000)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学生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