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悲剧命运

2017-06-17邓婷婷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武方方武汉

作者简介:邓婷婷(1985-),女,重庆人,陕西师范大学2009级文学硕士,西安外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1

在中国当代文坛,有一支力量非常强大的队伍,以方方、池莉、林白等女性作家为代表,在她们的作品里,以武汉为背景,展开故事叙述,为都市文学筑起了一道优美靓丽的风景线。这些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性别优势和女性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女性的形象。读者们可以从女作家笔下的武汉女子的成长、爱情、婚姻以及事业等方面,透视出武汉的民生百态。其中,方方在200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万箭穿心》在2012年被搬上大荧幕,反响热烈,她用地道的武汉方言写作,把武汉人的性格塑造得淋漓尽致。

一、女主角李宝莉所生活的地域背景

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武汉,年近不惑之年的售货员李宝莉,和丈夫马学武住进了新房,俯瞰居住的环境,形成了“万箭穿心”的格局,也为李宝莉的人生走向埋下了伏笔。当李宝莉发现丈夫有了外遇,伤心欲绝的她打电话报警说有人卖淫,丈夫因此丢了名誉地位,当他得知举报人是自己的妻子,生性寡言的他选择了跳河自杀,儿子因此对她心存怨恨,婆婆和公公也对她充满了敌意。为了维持生计,供儿子上学,使一个家庭继续存在下去,生性骄傲个性倔强的李宝莉放下所有怨恨与伤痛,毅然决然去市场做了“女扁担”。十年艰辛的扁担生活,得到的却是儿子的埋怨和疏远,让她“万箭穿心”。小说中,方方对李宝莉买袜子和挑扁担的汉正街铺陈了大量的笔墨,让一位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女性融合在车马喧嚣的市井生活中,显得平淡如水而又活色生香。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位于长江中游。长江和汉江将这座城市的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力的格局。武汉也是中国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温润的气候,便利的交通,悠久的文化积淀,也使得武汉在改革开放之后成为了长江中游的工业重镇。因此,武汉这座城市,也养育了大批都市工人。上个世纪90年代的武汉,作为一个老商业城市,加上国企的改革,使得这座城市的大量女工批量下岗,其中的一部分女人选择在当地做些小生意。她们像男人一样,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节奏快捷而又市场纷乱的时代艰难地讨一份生活。方方笔下的李宝莉便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丈夫马学武是一名国企厂主任,新房子是丈夫单位分配的,搬新家时,只有小学学历的李宝莉已经是一名下岗女工。即便如此,李宝莉却仗着自己漂亮能干以及武汉城市人的身份,处处凌驾于曾苦苦求婚的丈夫马学武之上,马学武在李宝莉面前是处于低一等的地位。当岁月磨光了马学武对妻子的耐性,他移情于别的女人,也是导致李宝莉悲剧人生的直接原因。

二、女主角李宝莉的人物性格

方方视角里的李宝莉不讲究生活品位,脾气火爆,没有文化教养,喜欢在丈夫面前颐指气使,是一个平凡且庸俗的市井女人。但同时,她也热心豪爽,是面对变故,她甚至能够忍辱负重,面对公公婆婆的刁难,她咬着牙把眼泪往肚子吞,面对儿子的指责和嫌弃,她选择忍让妥协,一个年轻时漂亮时髦的都市女性,在生活重担砸到肩上的时刻,没有被击垮,相反,她义无反顾地扛着,靠自己的双肩支撑着家人蹒跚前行。这是作者方方所熟知的武汉女人的典型形象。走到街上,坐上公汽,进到菜场,在武汉,她们的影子随时都在身边晃动,她们的声音也几乎无处不在。方方描绘这样一个群体,应该是因为她相信她们中的许多人都遭遇过人生的大劳累和大苦痛,但你看到她们的时候,却很少像小女子一样哭哭啼啼,也没有时时露一副苦瓜脸,更不会像祥林嫂般逢人便痛诉自己的遭遇。她们常常用大笑把自己内心的痛楚掩盖起来,把委屈掩埋在内心深处,最终靠辛勤的劳动赢得报酬,在岁月里挥洒汗水和泪水。

李宝莉不太敏锐,面对家庭,表现上看去高高在上的她,内里却是非常迟钝的,她的性格过分直接,缺乏有深度的思考。本来傻人有傻福,但是她凌驾于丈夫之上的优越感导致了丈夫的背叛,丈夫的自杀又导致了儿子对自己的仇恨。生活给了她一个沉重的玩笑,她却放下自尊,收起锋芒,与苦难斗争,与世界和解。李宝莉是那种底层的武汉女人,粗蛮、泼辣、简单、强韧,会冲动的犯错,能坚忍的担责,活得浑浑噩噩却干干脆脆。

李宝莉苦命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即使她性格粗糙也不能构成丈夫外遇的正当理由。方方质朴的语言下是很大一部分女性的真实写照,人到中年,处于社会底层,文化层次不高,面对生活琐事喋喋不休,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但李宝莉又是特殊的,丈夫自杀、儿子怪责,放下身段,坚强隐忍,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这是她最大的闪光之处。正如她的人生感悟:“这个世上没道理的事比有道理的事要多,而且各人都有各人的道理。人活着,不用去想什么道理不道理,人生蛮多事,其实根本就没道理好讲。”就像方方在《祖父在父亲心中》写道的那样:“活着本身就是收获。”

三、小结

当今社会,人们忙着挣钱维持体面的生活,小人物的小故事如沧海一粟,淹没于时代洪流之中。生活的苦难,与个人而言,万箭穿心。如同方方笔下的小说,扁担已从名词变成动词,一头挑着责任,一头挑着仁爱。面对生活,大家各有各的活法。人生有多少快乐、幸福和温暖,就会有多少辛苦、苦痛和残酷。在书中,方方借李宝莉之口说道:“儿孙满堂也好,孤家寡人也好,你都得自己把人生走完。生活就是这样的。”

参考文献:

[1]杨立元,世纪之交语境中的新现实主義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武方方武汉
幸福的“中暑”
绝妙的减肥计划
让你更美
早知道这样
无线仿真在基站搬迁评估中的应用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柳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