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
2017-06-17陈爱华
感恩美德古已有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礼尚往来”的感恩德性,而对于忘恩负义者或恩将仇报者深恶痛绝。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的感恩美德,不仅有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感恩美德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知恩、尊恩、敬恩、报恩等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伦理机制。
一、知恩是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认知机制
知恩是培育感恩美德的首要环节,亦是其认知机制。知恩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了解恩之源,换言之,须知道恩从何来;其二是了解恩的内容和本质(恩之内涵)以及类型(恩之外延)。恩之源包括多重维度,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是自然、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社会(各类组织)等。
首先,了解恩之源,就是弄清一个人为何需要感恩。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长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大环境,即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次,了解恩之内涵与类型。就自然环境而言,主要关涉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将其称之为“天人关系”。如荀子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天人关系”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伦理关系。因为我们衣食住行的原始素材均来源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如果没有与自然的交往,人类便无法生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在实践上,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与此同时,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和艺术的对象,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须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就家庭环境而言,主要关涉的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在我国传统“五伦十教”的文化中,有三个方面与之相关,“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父母之所以是子女的恩源之一,不仅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且在于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这种养育之恩,不仅指孩子出生以后,也包含生命的孕育过程。实际上,母亲不仅有生理方面的孕育,更有心灵的胎教与呵护;父亲亦担当着关心母亲身心健康的重任;与之相关的有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对其正在孕育下一代的子女的关心、呵护等等。这是一条家庭的恩之链。在孩子出生以后,既有婴儿期精心备至的喂养呵护、幼儿期循循善诱的启蒙、少儿期无微不至的关心引领、又有青少年期的潜心倾力的关爱呵护等等。诚然,子女亦是父母的恩源之一。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从嗷嗷待哺到自主饮食,从哇哇啼哭、牙牙学语到流利地表达,从翻身爬行、蹒跚学步到自由行走……这一切都给父母带来无限的惊喜、欢乐与希望。
就社会环境而言,主要有学校、社区、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等人与环境的关系。其中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机构,主要关涉的是学生(包括家长)与教师的伦理关系。教师之所以是学生(包括家长)的恩源之一,不仅因为教师给学生 “传道、授业、解惑”,而且通过传承人类文明帮助学生从家庭成员向社会成员转化,实现其社会化。诚然,在这一意义上,学生(包括家长)亦是教师的恩源之一。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各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在参加各类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不仅为学校争光,也实现了老师的人生价值。然而,与老师的付出相比,后者需要长期积淀,所谓给学生一杯水,需要准备一桶水,甚至更多。而社区环境与公共体制(社保系统、医保系统等)、设施环境的规划与建设,直接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这些保障系统,人就无法生存。而为了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也是恩源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试想人从还未出生开始,定期的产前检查直到生育,以及后来的成长直至一生的医疗保健都离不开医护人员;人们的终身学习离不开教育体系;人们居有定所,出行交往离不开建筑与交通体系;人们穿有衣、饮有食,离不开相关的工农业发展及工人农民的奉献;人们的通讯娱乐离不开网络与信息系统;国稳民安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和法制体系等等。总之,人们安居乐业都离不开祖国的繁荣昌盛。
二、尊恩是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情感机制
所谓尊恩是感恩主体对恩源等施恩者们的人格以及施恩者们为其的付出在知恩的基础上,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珍视、尊重的情感。那么,如何养成尊恩的伦理情感呢?可以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相关的思想。
首先,在尊自然之恩,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对自然少了敬畏与感恩,多了一些掠夺与控制,导致人生存的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导致各类环境污染,与此同时,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而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倡导“天人合一”的伦理境界。《周易·乾》强调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即须体天意、循天理、遵天命。与此同时,还将对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行为纳入孝道的道德规范之中,如《礼记·祭义》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以此制约人们滥杀生灵、滥伐树木的行为。荀子则进一步指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伦》)可见,我们倡导尊自然之恩,不仅表现了人类对于自然掠夺与控制行为的反思,而且是人类重新认识其在自然中的位置,自觉与自然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尊父母之恩,即在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方面,如何养成子女尊恩的伦理情感,不仅关系到子女感恩美德的生成,而且关系到子女道德人格的完善。因此,养成子女尊恩的伦理情感,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同樣,父母对子女也应该有尊恩的伦理情感,尊重和珍视子女在成长中的进步与取得的成绩,尊重子女正当的兴趣与合理的选择,既不要对子女正当的兴趣与合理的选择横加干涉,也不要对子女不正当的兴趣与不合理的选择百般护短、溺爱有加。
再者,在尊社会之恩,即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如前所述,在学校教育伦理关系中,主要凸显为学生与老师的伦理关系。作为学生应该有尊师之恩,尊重老师的劳动;作为教师亦须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鼓励和引领学生积极探索,并且适时给予学生方法上的引领。另外,个体或者社会群体(组织)在尊社会之恩,即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应该尊重各类个体或者群体为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出的贡献,须爱护公共设施、公共财物,积极维护公共秩序,以形成一定社会的尊恩伦理文化氛围。
三、敬恩是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意志机制
所谓敬恩是指在知恩、尊恩的基础上,感恩主体对恩源等施恩者的人格以及施恩者为其所做的付出产生了心灵的震憾,生出敬仰之心和崇敬之意。那么,敬恩何以是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意志机制,其与作为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情感机制的尊恩有何区别呢?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孝道”较能体现尊恩、敬恩及报恩之间的区别。孔子将孝道归结为三个依次递进的环节:无违—能养—有敬,并认为三者缺一就不能称之为孝。其中“无违”即是尊重、遵从父母的意愿,这既不是一时的服从,也不是盲从,而是合于礼的长久尊重;“能养”则是赡养父母,这不仅是子女应尽的伦理与法律义务,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但是在孔子看来,仅是“能养”远远不够,因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若“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因此,只有对父母“有敬”,才是人有别于犬马及其他動物的独特之处。所谓“有敬”就是要尊敬父母,而这里的“敬”不仅是外在的礼貌,而且是指子女对父母具有一种真心诚意的敬仰,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感激,继而转化为对父母持久的爱戴和关切。这样才能使“能养”“报恩”出于本心并持之以恒。
由此可见,在“尊恩”中,是将“恩”作为他者加以尊重、珍视;而在“敬恩”中,不仅将“恩”作为他者加以真心诚意地敬仰,而且将“恩”作为“有敬”的持久动力,如同朱熹曰: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因此,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朱子语类辑录》。
然而,从现状来看,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成果的运用,自然奥秘的揭示不断增多,敬畏自然之心锐减,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从人们之间的交往来看,一方面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岗位竞争的激烈,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运作诱使人们精于利益的计较,以致于由钱钱交易,陷入钱权交易,甚至权权交易,进而导致社会的腐败之风。这样,不仅“尊恩”不足,“敬恩”更是少见。因而营造“敬恩”之意的社会伦理文化氛围,培养和磨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敬恩”之意,感化人们冷漠、麻木的情感,显得尤为重要。
四、报恩是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行为机制
生成感恩美德,最后须转化为报恩之行。这里的报恩之行不仅包括了感恩主体的报恩信念与理想,而且包括了报恩实施过程。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报恩之行,不是一种狭隘的“投桃报李”,也不是某种“作秀”,而是感恩主体依据一定的报恩信念与理想所作的努力,不仅体现了感恩主体的知恩之识、尊恩之情、敬恩之意,而且是三者的聚合与升华,蕴涵了感恩主体的报恩之信与报恩之行。
所谓报恩之信是感恩主体对前面所说的自然—家庭—社会恩源的深刻体悟,进而形成相应的报恩理想,在此基础上,产生为实现报恩的理想而发自内心的真诚承诺,并确立为人做事的理想目标。所谓报恩之行包括感恩主体为履践报恩之信而做出的努力,由此展现感恩主体由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转化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等具体的报恩之行,进而升华为对于祖国—集体(工作)—家庭—自然等的道德使命感与道德责任感以及勇于拼搏、积极探索等德性精神。
总之,感恩美德的生成离不开感恩美德伦理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制定一定的政策、制度,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与奖惩激励机制,同时也离不开感恩主体的努力与奉献。促进人—社会—自然伦理关系的和谐,推进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亟须进一步提升人们感恩心态、感恩境界和感恩美德,使人与人之间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使人与自然之间少一些紧张,多一些协调,让感恩美德不仅积淀于人们的心田,更能见之于行动,让感恩美德蔚然成风、惠及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
【陈爱华,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马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