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轨迹

2017-06-16张莹

魅力中国 2017年21期
关键词:青春艺术文化

张莹

摘要:“青春电影”是根据美国校园电影的演变而来。70年代末,日本影评人才首次提出了“青春片”的概念,此类电影早在国外就已经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直到1994年,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才使中国在真正意义上正式踏上了“青春电影”的道路,这些影片不仅记录着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还反映出了大时代背景下人生价值观的趋向。

关键字:青春校园;电影类型;多元化发展,台湾电影

一、中国青春电影在大陆的多元化发展

大陆电影史上有这样一个划分,第一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每代导演都有各自不同的辉煌,近二十年来,都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引领风骚的时代。新世纪2000年的到来是大陆“青春电影”的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了更加繁冗复杂的局面。主要集中表现在第六代导演的兴起,由地下转入到地上,这样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进行电影的创作。一批年轻的导演如贾樟柯、王小帅以及顾长卫、徐静蕾等在不同领域发展的导演的加入,给大陆的“青春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因为网络的发展迅速,也加速推动了如《青春期》、《老男孩》这些青春系列的微电影的发展,这些因素同样也使得从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的“青春电影”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青春电影在台湾迅的迅速发展

台湾电影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孙蔚川在《当代台湾电影》一书中说到, 1982——1986年的新电影运动,是台湾电影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笔,当时台湾的一群年轻的电影导演为了挽救低迷的电影市场做出来很大的努力,他们向西方学习现代电影,在艺术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从这个时候开始台湾电影渐渐的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品格。

进入21世纪以后,台湾电影还是延续这上个世纪90年代的低迷状态,时光追溯到2002年,随着电影《蓝色大门》的上映,许多人从此爱上了青春电影,这部电影的上映被称为台湾“青春电影”蓬勃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也帮助台湾电影行业逐渐从九十年代的低估中恢复过来。随着2006年由陈正道导演的青春电影《盛夏光年》的成功上映,台湾电影行业出现重大转折,帮助台湾电影行业正式进入了“青春电影”时代,而在2008年底在全国上映的《海角七号》被称之为是台湾电影复苏的标志。近几年随着电影《我的少女时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艋胛》等这些青春电影上映以及上亿的票房,台湾电影的市场开始回暖,2015年《七月与安生》诞生两个金马奖影后,至此“青春电影”开始成为了台湾电影标志性的影片类型。

三、青春电影的创作差异

(一)叙述策略的不同

近十年以来,青春类型的电影一跃变成我国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始终占据电影行业的最高点。当代的青春电影所选择的题材往往都是从大家都喜爱的小说中取材的。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便是辛夷坞的小说,电影《致青春》将文学与影视相结合,大部分观众都是之前就已经读过小说,因此在还未上映之前,观众对它就有着超高的期盼。

小说的文学画面与电影的紧密结合,就像柳鸣九说的:“传统的关于不同体裁形式中有不同的美学原则,艺术规律与技巧方法的条律已被打破,空间艺术的造型方法被引进了小说这种时间艺术部类,在现代小说中出现了绘画化与影视化的艺术现象。”

(二)青春电影的成长背景与文化

麦茨以前说过:“电影与生活的形似性,不是建立在影像与原物之间,而是建立在影像与早已建成的文化范本之间,观众对电影的感知本身便包含着文化的符码,过去被看作是‘自然的真是的形似性,实际上是依附于文化常规的。”对现代人而言,了解一部电影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将电影带入一个与之对应的年代,通过领略当时的历史和文化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它。

从2000年以来,在青春电影方面,出现了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以及一部份新晋的年轻导演共同编导出了繁荣而又复杂的局面。第六代导演大多出生在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他们年轻的时候却正好是国家经济复苏的改革开放时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祖国新旧体制以及新旧观念的转折,这些经历或多或少的对他们在未来创作的取向有一些影響。 出生在80后的新生代导演也是特殊的一代,他们的成长见证了祖国从贫困落后发展到如今的经济大国。他们以青年的状态率先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前沿,率先接触到新事物,因此他们的作品表达得更具有自己的个性。青春的气息、私人情感、都市文化以及流行的网络文化都是他们的表达重点,商业化的意图比较偏重,这种在商业上的成功使许多人都认为他们的作品缺少了艺术的味道和一些文化的担当,对他们产生了质疑。

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台湾中影公司与一部分的民办的电影企业开启了一个称之为“新锐导演”的合作项目,培养了四批具有潜力的年轻导演。这四批导演基本上都是出生于70年代,拥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和历史背景。随着1987年国民党允许探亲之后,台湾的社会风气逐渐好转,民风逐渐改善,越来越民主化,这段时期政府的转变帮助台湾的民主化程度达到顶峰。而经历过这些变革的年轻导演,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帮助台湾电影逐渐摆脱泥潭走出困境。通过描绘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将年轻人青春的一面展示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银幕来了解更多的流行文化、青春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的互相糅合。

青春类型的电影自从被成功拍摄之后逐渐被人们广泛关注,这种类型的电影别具一格的对成长和叛逆进行充分的辨析,帮助青少年正确的去索求自己想要的青春。不仅能让正值青春或者已经经历过青春的受众能在影片中看到曾经的自己,同时期待有更多的电影人去书写海峡两岸的青春影像。

猜你喜欢

青春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